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就是“小三”吗?中国不在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就是“小三”吗?中国不在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的外汇储备,终于跌破3万亿美元了。

回想2014年,彼时专家们还在为外汇储备即将涨破4万亿头疼。转眼间,专家们又一次为外储缩水而深深忧虑了。

同感忧虑的还有普通老百姓。自媒体的过度泛滥,使原本具有高度专业性的财经新闻,被解读成了c菜场买菜都相关的家里事,再配以耸人听闻的标题――难怪不少身边的朋友都来问我,这是不是代表要出大事了。其实,这个新闻,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一点上反映出的今年形势,也不比去年差。

为什么这么说?

原因

先看此次外储缩水的原因。

原因之一,人民币贬值带来的藏汇于民和资本外流人人都知道,但中国进出口贸易出现瓶颈这个理由,提的人却不多。事实上,中国的外汇储备,本来就是依靠出口创汇一分一厘积攒起来的,因此其增加减少,和出口贸易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2015年以来,中国的出口业遇到了非常明显的瓶颈。根据海关数据,以人民币计价,2015年中国出口总额出现了1.8%的下降,是2009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而2016年,这个数据续降了2%。出口在中国GDP中的比重,也从2006年38.6%的峰值,下降至20%左右的水平。

由于中国经济还在调结构促消费,而世界贸易大环境又受到反全球化思潮的影响,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里,中国出口都很难重返过去的增长快车道。从这个角度来说,外储的缩水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会持续的。

然而,岛叔个人很认同财政部内控委员会委员张连起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外汇储备的重心应该是生产和发展,也就是外贸和实体经济的振兴程度,而不是外汇储备的规模和数字。”

我们看到,上个月监管层也开始重提久违的“创汇”二字,但这次的重点不是出口创汇,而是“扩流入”,也就是依靠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来吸引外资。如果中国经济能持续增长,改革开放能继续推进,外储自然而然也会因为新的因素而稳定,汇率压力也就迎刃而解。

幅度

那么,缩水的幅度怎么样?

客观来讲,今年1月以来,外储的缩水幅度还是挺大的,至少比表面上看起来的要大。这是因为,外储的变动不仅取决于外汇的流入流出,还取决于自身估值的变动。

1月份,由于美元相对主要货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而外汇储备的货币组成是多元化的,因此折合成美元后,外储理应有250亿美元的增长(数据来自于高盛的研报)。由此看来,一月份的外汇流出量,并非表面上看到的120亿美元,而是370亿美元。这个量超过了去年12月的350亿美元(经过同样调整),也带动外汇储备跌破3万亿整数关口。

当然,严谨的投资者会等待央行月中公布的外汇占款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只有对比这两组数据后,才能排除大部分干扰因素,搞清楚外汇究竟流出了多少。

那么,这个缩水幅度值不值得担忧呢?岛叔个人的意见是值得警惕,毋需担忧。原因有以下几点。

淡定

首先,跌破整数关口这事儿,除了让媒体比较容易写标题之外,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就像2005年股市跌破了1000点这么可怕的整数关口,可事后证明998就是历史大底一样,跌破3万亿美元,只能证明中国之前的外储规模实在是太庞大了。要知道,目前的中国的外储规模,仍然相当于全世界所有国家外汇储备的将近30%,是第二名日本的2.5倍,第三名沙特的5倍。

其次,400亿的缩水幅度有多吓人,要放在整个外储进入下降周期的大背景来看。

自从14年外储规模见顶以来,单月下降幅度超过400亿的有9个月。其中2015年末到2016年初的三个月,更是连续缩水1000亿左右。考虑到年末年初是企业和个人结售汇高峰,今年的春节境外消费高峰又提前到了一月份,应该说,和去年同期的流出速度相比,今年的外储缩水可谓十分“温和”。

这种温和,一方面应该归功于美元回调给人民币喘息空间,1月汇率反而有所升值,从而降低了换汇压力(部分媒体说汇率升值是由于央妈“维稳”,这是不准确的);另一方面,则有赖于外管局愈发严格的外汇管制。

从市场的反应也可以印证,今年形势好于去年。回想去年初,国内股市熔断、海外股市风雨飘摇,汇率则一路贬值,离岸人民币价差一度拉到1000bps;今年的市场则波澜不惊,离岸人民币甚至从一开年就保持了倒挂状态(即相对在岸人民币汇率更强势),即便公布了外储数据后,倒挂幅度仍有400bps。

影响

那么,外储这样持续下降,对咱们老百姓到底有没有影响?

简单说,马照跑舞照跳,直接影响几乎没有。但也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外汇管制,大概率还会从严从紧。从过去几个月的实施情况来看,对个人的外汇管制主要是加强制度执行,而非设立新的关卡,因此只要遵循规则办事即可.

二是市场利率还会继续上行。因为中国传统的货币投放机制由于外储的下降被打破,流动性有天然的收紧要求,加上今年的监管主题是降杠杆控风险,央妈“大水漫灌”成为历史,因此利率的上行是可以预见的,最近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表现已经开始反映。如果手上有些闲钱要买理财,不如扭转过去两年抢长期产品锁定高利率的思路,买成短期等等看,也许会有更好的产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