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福斯特《印度之行》的艺术手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福斯特《印度之行》的艺术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印度之行》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后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传统小说,同时也是成功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的一部具有浓厚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品,因而它也确定了福斯特在英国小说界的重要地位。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用优雅、纤细和富有喜剧色彩的语言来描写人际关系的关键问题,并善于借助节奏,意象,象征和神秘气氛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故事的氛围和小说人物的情绪,这些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为小说的成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拟从小说的象征、结构和语言方面做下简要的分析,从而为人们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提供一孔之见。

关键词:象征意义 结构 语言

《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最成熟、最出色的作品。它探讨了英国与它的殖民地印度两个民族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印度之行》中,代表两个对立世界的是英国殖民者与殖民地印度的居民;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一座印度城市,这里的英国人以治安法官希思洛普及其他官吏为代表,对当地的印度人充满了无知、偏见、傲慢与歧视。在殖民者和殖民地居民这两股势力之间,一名英国校长菲尔丁与印度医生阿齐兹试图找到沟通双方的道路和桥梁。两个人摆脱了种种偏见,忍受了种种压力,希望建立起一种真诚的谅解与友谊。但是他们的努力失败了。结论只能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没有通向印度的道路,英、印两国之间的冲突与仇视是无法克服的。在小说末章,福斯特通过阿齐兹之口说:“只有到英国人被赶出印度时,只有到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帝国主义统治的基础上时,他们才可能成为朋友。”小说充满了辛辣的讽刺,优美的抒情,含义深刻的象征与富于哲理的预见。

《印度之行》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历史含义。然而作品的成功与其艺术表现手法是不可分。尤其是印度之行的艺术手法为这部小说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作者拟从象征手法、结构和语言三个方面对印度之行的艺术手法加以分析和阐述。

《印度之行》在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清真寺”,初步揭示英、印两方的对立情绪;第二部分“岩洞”,通过岩洞事件和法庭审讯将对立仇视情绪推向高潮;第三部分“寺庙”,以印度教的庆典为背景,重申为什么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不可能达成谅解和友谊。这三部分的标题构成了本书三个最主要的象征。清真寺的象征意义最清楚地体现在希思洛普的母亲和阿齐兹医生在清真寺初遇的场面里。希思洛普的母亲摩尔太太是个宽厚仁慈的人。她在寺庙里虔诚地按照伊斯兰风俗脱掉鞋子,很快便与阿齐兹取得了了解。阿齐兹称她为“东方人”。“在这种场合及类似场合,清真寺象征英国人与印度人之间交流的可能性,以及推而广之,象征任何两人之间达成了解,结成联系的可能性。”清真寺也代表着阿齐兹和菲尔丁之间的友谊。在小说第二部分里,岩洞的象征意义却截然相反。这些史前的山洞像古老的印度一样神秘,因此,当阿德拉要“真正地”了解印度时,阿齐兹提议带领她们参观岩洞。然而,岩洞的昏暗、闷热和阵阵回声先试使摩尔太太头晕目眩,继而使阿德拉感到受了阿齐兹的。岩洞事件标志着由清真寺开始的英,印谅解友好代表已经失败。第三部分的寺庙时印度教庆祝佛圣降爱于人世的地方。但是,在庆典之后,当菲尔丁和阿齐兹并辔走出山谷时,山下那些庙宇和蓄水池、监狱、兵营仿佛一起高呼彼时彼地它们都不需要友谊。这里庙宇以及蓄水池、监狱乃至飞鸟、岩石都成了不祥之兆。与小说三个象征相应的是印度的凉季、热季与雨季三个季节,它们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象征性的环境,起了烘云托月,讽喻暗示的作用。在第一部分“清真寺”中凉爽的气候与相对的清醒和克制相吻合。在第二部分里,炎热逼人的气候和理想的丧失、梦呓、幻觉和广泛的动乱相呼应。最后“寺庙”一部分发生于雨季,阿齐兹和菲尔丁乘船观看庆典,在水中相撞,造成覆舟之祸。然而,伴随雨季而来的是更新与焕发,是大地与生活的复苏,这样,对英、印关系的未来,作者又透露一丝希望。自然界的气候和故事的气氛、人物的情绪自然地融为一体,足见福斯特对象征技巧的运用十分出色。福斯特还对某些细节赋予象征意义。摩尔太太在清真寺初遇阿齐兹后回到家里,在更衣时,她发现衣帽架上有一只黄蜂,这种黄蜂是印度特有的昆虫。摩尔太太对这只小虫充满爱怜的神态是颇为发人深思的:

“可爱的小家伙”,摩尔太太对那只黄蜂说。小黄蜂并没有醒来,但摩尔太太的声音却飘逸出去,扩散到不安的夜空中去。

联想到这位太太谆谆告诫儿子说上帝即是仁爱和爱你的邻居,她那副对弱小生命亦爱亦怜的形象不觉跃然纸上。黄蜂和摩尔太太在小说第三部分还一再被提到,这个细节的象征意义也就更加为人注意了。福斯特因为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因而,他被某些评论家称为象征主义者。

《印度之行》除给人视觉美感之外,还具有音乐美,可以给读者以听觉美感的享受。全书很象一首沉郁,响亮,动人的交响乐曲, “马拉巴山”便是这交响乐的主旋律。它在序曲(第一章)中确定了全曲的基调,回环变换,直至尾声。它时而远,时而清晰,时而朦胧,时而端庄美丽,时而粗狂丑陋。这主旋律的变化使读者感情激荡起伏,心中充满惊奇,新颖和希望,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得到美的享受和人生力量的启迪。

我们在关注其象征手法,独具匠心的结构的同时,更应关心这部小说的语言特色。福斯特是一位语言大师,它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入木三分,人物对话风趣幽默,辛辣中不失诙谐,幽默中闪烁着机智,充分显示出福斯特驾驭语言的能力。他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描绘简洁、优美、生动、富有浓厚的抒彩,这种高超的艺术技巧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尤其是小说中声音、沉默、关键词及否定形式的运用在这部小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上所述,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用优雅,纤细和富有喜剧色彩的语言来描写人际关系的关键问题,并善于借助节奏、意象、象征和神秘气氛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故事的氛围和小说人物的情绪。这些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为小说的成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在作品之外给读者创造出一个更高的意境,让读者去想象、品评。

参考文献:

1.Beer,John.“A Passage to India”:Essays in Interpretation. London:Macmillan Press,1987.

2.Bradbury,Malcolm,ed. Forster: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1966.

3.Forster,E.M.A Passage to India.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2.

4.Wilde,Alan,ed.Critical Essays on E.M Forster.Boston:G.K.Hall,1985.

曲茁,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