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透析教材、慎用情境、合理板书、精讲多练这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在复习时进行再创造,以达到复习课的最终目的。

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型,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发展”的独特功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但复习课又是一直困扰教师的课型,很多教师都觉得复习课难上,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课堂上经常暴露出“复习味缺乏,有效性缺失”等众多问题。那么复习课为什么难上?难在哪儿?笔者经过反复思索与实践,谈几点体会。

1 复习课难以上好的原因分析

1.1 观念陈旧,重视程度不够

迫于应试教育的无可奈何,到了复习考试阶段,毕竟得以试卷作为教学质量的主要评定手段,于是“为了考试而复习”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对复习课的研讨往往不够重视。

1.2 进度限制,研讨机会不多

复习课必须在单元内容教学之后进行,总复习更要在相应的几个单元都教学过后,所以受教学进度的限制,各级各类的公开课都很少上复习这一课型。而且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也直接影响复习效果,“借班上课”时更无法全面了解学生已学的状况,复习课研讨便难以开展。

1.3 理念肤浅,实践经验不足

虽然教师大都知道复习课应该有“回忆、整理、反思、升华”这四要素,但在实践中理念没有得到内化,无法在课堂中真正地落实,理念成了“纸上谈兵”,实际的教学依旧是穿新鞋走老路,复习课上成了新授课或练习课、讲评课,自然没有了复习的“味道”,又哪来复习的有效性?这也正是复习课难以上好的重要原因。

2 复习课中落实有效性的举措

怎样才能上好复习课?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改变观念,变“为考试而复习”为“为学生发展而复习”,明确上好复习课才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上好复习课正是向40分钟要质量的保证,让学生学得扎实愉快又能取得好成绩,正是有效复习的体现。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复习的有效性都是最终目标,且至关重要。

2.1 透析教材,为有效复习开路

教材处理应突出重点,基于教材,适当改变,适度提高,但都要以透彻理解教材编排意图为前提。例如,复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若只考虑到教材第17题提问题及解决方法都与其他题雷同,而轻易删除此题,那就忽略了教材的编排意图——比较两个问题的异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和与求加数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所以要删除第17题,就必须把这题的复习要点整合到其他题,如改为第18题让学生提问题,但关键是要比较提出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的异同,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哪类问题用哪种方法计算。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地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大部分复习教材都采用题组的形式来编排,有利于分析、比较、归类、辨别,若没有透析教材意图而一味地改编,那真是枉费心思却收效甚微。“在没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改编教材,结果往往是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1]当然,认数、计算及空间与图形这些拓展性、开放性内容在复习教材中缺少时,则有必要适当补充,为有效复习精选素材。

2.2 慎用情境,使复习有效贯通

教育家苏格拉底、卢梭、杜威等都提倡和实践过情境教学。复习课创设好的教学情境,能避免单调地逐题出示、逐题完成的枯燥性,让复习有趣生动,且融会贯通。

例如“计数器创造数宝宝”引出对认数及相关计算的复习,“巧围羊圈”或“镶镜框、配玻璃”引出对周长、面积的复习,在“运动、比赛、购买奖品”的情境串中复习解决问题,在“钻山洞”“玩数字卡片”等游戏中复习口算,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同时切忌情境喧宾夺主、华而无效,要让学生更多地关注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要适度、简明、有针对性,不能过大过泛,要避免过多非数学信息对学生的干扰,防止过分纠缠于数学以外的东西。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亲身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而情境不能追求时髦,必须始终为教与学服务[3]。与学生复习数学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能激活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情境中绽放,改变枯燥乏味的复习状态,促进复习有效性的提高。

2.3 合理板书,让知识网络有效建构

板书对于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知识,使知识结构系统化,突出复习的重难点,有着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运用,传统的板书却经常被忽视,尤其在不少的复习课中,均出现板书随意性很大的问题,不利于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知识网络的建构。主辅板书布局杂乱、随写随擦无条理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复习的有效性。甚至有的列竖式和递等式计算也没板书,让学生看着书本来复习、讲评某某题,绝大部分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或根本不知道教师讲的是哪道题。

好的板书要有计划性、规范性、完整性、针对性和艺术性。如引导学生总结:复习过的数数、读数、写数、比大小、数的组成这些知识都属于认识数,随机完成板书,使板书成为一棵大树,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知识间的联系。又如复习笔算加、减及笔算乘、除法时,板书学生归纳出的笔算注意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算法并整理提高,充分发挥知识网络图的作用。

2.4 精讲多练,留足时间有效提升

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这是一种最自然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被掌握,才可以灵活应用。这就决定了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众所周知,“内容多,时间少”是复习中存在的一大难题,那么如果教师再“垄断”复习课堂,势必造成学生练习仓促,难以查缺补漏、质疑提升,课末总结往往又是教师简短代替而过,课后学生还要在题海中沉浮。因此,复习时不必再把学生一个个“扶过河”,而应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开放思路学会“过河”。针对学生的易错点来设计练习,通过典型题目的讲与练,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复习的积极创造性。

例如,在一节四年级“复习混合运算和运算律”的课上,教师让学生自己出题、计算或考考同桌,以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运算律(如用文字、用数字或用字母),都取得很好的效果。数学练习没有一定的容量,就达不到一定的“度”;但如果超过了这个“度”,就会令学生产生排斥或厌恶心理[4]。可见复习中更要把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精讲多练才能有效提升。

3 结语

总之,上好复习课更彰显数学的条理性、逻辑性和严密性,这也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需要重视复习课的研讨,更全面地把握教材,更全面地关注学生,有效地组织复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留给他们充分展示个性、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他们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爱兵.改编教材应先“吃透”教材[J].小学教学设计,2005(17).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2.

[3]张阳花.创设有效情境 激活数学课堂[J].福建教育,2008(5):53-54.

[4]陈惠芳.如何提升习题价值[J].福建教育,2009(3):56-58.

(作者单位:1 福建省霞浦县西关小学;2 福建省霞浦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