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繁华”回归“简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而言,应该摒弃那些花哨、形式化的东西,还学生一片安静的天空。静并不是尴尬的沉默,静并不是思维停滞的沉寂。静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它的本质是求真、务实。还“静”于课堂,是对课堂的净化。“静”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静”能引导学生品出真味,“静”能激发学生无尽的想象,“静”能孕育学生丰富的情感,安安静静的课堂中,学生的智慧在萌芽,思维在发展,情感在升华。
【关键词】 静;思维;真味;想象;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从《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的确发生了新变化,有了新气象,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但有的老师为了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一味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于是课堂上花样百出,学生活跃兴奋,课堂热热闹闹,繁华似锦,但在这热闹繁华的背后,我们是否该静下来想一想,学生真的懂了吗?这热闹的交流,真的是学生情感的流露吗?这踊跃的发言就是课堂的最高境界吗?我认为,在我们小学的语文课堂,急需还学生一片安静的天空。
一、“静”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古人言:“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虑”。只有在“静”中学生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思维才能自由辐射。从这个角度来说,给学生一点静思默想的时间的确十分必要。如果教师能换成“现在大家先静静地想一下”这样的话,在讨论之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先产生出来,相信讨论的效果定会大不相同。“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学生暂时的凝神静思决不是枯死的沉寂,恰是为了形成新的高潮而蓄势。有时,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再相机点拨、引导,往往会引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趣。有时,对文章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地方,如果能让学生反复思考品味,教师再适时点拨和组织讨论,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语文教学绝不能以紧锣密鼓地快速讨论、旋即点拨代替思想的产生。
二、“静”读――引导学生品出真味
语文学习需要“品”,需要“悟”,而“品”和“悟”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这种境界不是光靠教师的讲解和“热闹”的课堂能达到的,必须给学生创设一种安静的学习氛围,要求语文课在适当的时候能静下来。
只有在“静”中学生才能用心去品味、感悟作品的意蕴和情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而只有在“静”中,对作品中人物的个性解读才能生成,我们所期待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才不是一句空话。因为静读中的静谧是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外静内动的过程是真正的自主阅读。在一些教师的教学中,教师忙于让学生“合作探究”,没能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领悟作品的内涵”、“品位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等揭示语文教学本质的话语。教师即使给学生时间读书,许多情况下也只是追求“放声读”,忙与展开名目繁多的“齐声读”,或者忙于指导学生“如何读”。殊不知,少了潜心静读这一环,学生就无法去贴近、融合、揣摩文本,更无法把作品的感悟内化到心灵。当然,这里并不否认出生吟读之效,而是提出给学生适度的“静”的时空,让学生托手凝思,一任思绪飞扬,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本的内涵,更好地理解“如何读”。
三、“静”思――激发学生无尽的想象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或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或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或讲述了一件件感人的事情……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心灵的对话和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有着丰富的形象感、意蕴感、情趣感,而这样的一些感觉,并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正所谓“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言由尽意无穷”,讲的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情境。而对于这样情境的体会是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我们的语文课堂需要静默。
例如,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学习,我伴着轻柔的音乐朗读诗歌,学生闭着眼睛沉浸在想象的海洋中,学生忽而看到了那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的美景,忽而又看见了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这样的意境又怎是用几个简单的“美妙”、“人间仙境”之类的语词所能表达的呢。而这样的想象正缘于课堂的静默,缘于学生心灵的沉浸。可惜的是,在现今的课堂中,教师们往往抛弃了对语言本质的品位,折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而代之以繁复的漂亮的媒体再现。
四、“静”品――孕育学生丰富的情感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情感”和“情感体验”是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即说明了它对语文教学的深刻影响,也说明了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有所知,而且要使学生有所感,已成为指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呢?我觉得给学生创设一个“静”的氛围是很重要的。
在上《掌声》这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首先轻声朗读英子来信中说的话:“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学生读完以后,我创设了一个给英子回信的情境。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会怎样回信,请同学们想一想。此时教室里一片沉默。在一片寂静中,孩子们的表情开始丰富起来,他们的眼睛开始发亮。我发现我们语文课堂,缺少的不是热闹,而是静默!我和学生没有任何一个动作或者语言的交流,但是可以断定学生这表面的沉默并不代表他们内心的沉寂。课后从同学们那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回信中,我知道了正是我毫无作为的课堂静默,学生才得以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真正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了掌声的魔力和魅力。
“静”,是一种境界。它可能是一种净化,让语文教学逐渐从繁华走向简约,走向真实;它可能是一种象征,标志着语文课上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宁静以致远”,语文究竟在学生身上、心灵上打下了多深的烙印,能对生活、世界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还不得而知。从“静”做起,期待语文教师多一份潜心思考的平静,盼望学生多一份善听善思的宁静,憧憬语文教学多一份和谐平衡的安静。从“繁华”回归“简约”,让我们共同打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静”界吧!
参考文献
[1]陈爱琴.让语文课堂宁静而致远[J].教育教学研究,2010.
[2]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5.
[3]汪潮.语文教学专论[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1.
[4]范志燕.沉默言语交际[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9.
[5]袁渊泉.静默语的跨文化差异及社会语用功能[J].和田师范学校学报,199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