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每种语言都有表达准则;每种文化也有不同的交际准则,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是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必经之路。因此,英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将英语教学与文化融入相结合,对提高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语文化教学 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

一、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由于历史发展,民族差异,背景等因素有很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语言为基础进行交流的日常生活词汇交流,习惯差异,文化根基等的不同。例如:在听到别人赞扬时,中国人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而贬低自己一番,而西方人听到赞扬后往往表示高兴并如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一位中国青年妇女在美国,身上穿着一件漂亮的服装,当别人对她说:这件衣服真雅致,颜色美极了。这位中国妇女很高兴,但按中国习惯回答说:“No,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这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在这个例子中,这位青年妇女的回答不能被人理解,别人也许以为青年妇女的回答是对方不识货,对一件普通的衣服如此大惊小怪,可见美国妇女鉴赏能力有问题。再如: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宴席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围坐共享一席。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而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还有,龙在汉语中为图腾与吉利的象征,dragon 在西方文化中却是罪恶、邪恶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 中作为智慧的象征的owl 与汉语中视为坏兆头的猫头鹰。汉语中农民无贬义,而Peasant 则是没有教养,社会地位低的人。红在汉语中常与喜庆相关,而To see red 为“使人生气”,wave a red flag 为“做惹别人生气的事。”

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1.文化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对英语的理解和应用。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败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因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语言。这不仅是现今教材所实施的交际教学原则的要求,而且更是国际交流的迫切要求。缺少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必然会对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造成障碍。语言总是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关注这些差异,有助于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例如:汉语习惯以询问别人到哪里去作为寒喧语,西方则是对于天气的评论和预测。年龄、婚姻、收入等是西方禁忌的话题,属个人隐私,美国人对于称赞语一般坦然接受并回以“Thank you!”,中国人则谦虚地加以否定。再如:对某个场所的表达。美国英语中rest room 是剧院、商店等大建筑物中的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即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并非汉语中的“休息室。”

2.《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品味和体验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英语教学要使学生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人民友好相处, 养成开放合理的跨文化意识。所以,要把平时的英语教学与介绍外国文化结合起来, 让学生放眼世界, 扩大视野。从介绍英语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开始, 逐渐更多地涉及他们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人文地理等。让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运用该门语言的能力和自身文化素养性的加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形式, 注重文化教学, 做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如定期开设中西方文化知识讲座,用媒介语或英语向学生全面介绍英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社会风俗等;以某个西方文化元素为主题开展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选择教材中故事性较强、情景性突出的文章进行情景剧表演等等;扩展交际空间, 与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创造机会参与涉外工作的翻译与服务工作,为学习英语者拓展新的发展方向。

三、跨文化教育融入到英语教学的途径

1.从课文中寻求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信息。英语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它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几乎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这为开展跨文化教育创造了条件。教师结合阅读材料给学生解释语言资料中所涉及的人物、场合、话题等背景信息,逐渐导入文化知识,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可以掌握西方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敏感度,那么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会实现质的飞跃。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些西方文化有的动物及传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圣经中的故事和西方的一些较普及的节日,它们的来历及怎样庆祝,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设定文化情境,确定文化任务,发挥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利用网络、书籍和其他学习资源,独立发现并对比中外文化间的差异。

2.选择原版材料进行补充。选择适量能反映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的视听材料,了解真实语言环境下英语的运用情况,加深对中西文化内涵的理解,积累相关的材料。如体现了社会理念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介绍当前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的报刊,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和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节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英语基础选择部分国外英语电视电台节目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更是展现了英语民族如何进行交际的真实情景和鲜活语言,用电教设备播放一些原版并配有字幕的影碟。电影中的每一个画面、人物的语言、服装道具、故事情节都在向观众传达各种文化信息。学生通过观看英文电影,不仅可以掌握该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政治面貌,而且可以了解其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而丰富的背景知识正是学好语言的保证。

四、小结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学习起着重要作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古迪纳夫在《文化人类与语言》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必须要了解使用该语言的那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如果忽视了语言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统一,不仅影响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交际过程中常常造成语言的误用。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更应注意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2]许 果、梅 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6。

[3]孙姣夏:《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育与职业》,2006.21。

[4]孙秀芝:《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 。

张 莉: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