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仪式角度解读安海龙山寺与台湾交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仪式角度解读安海龙山寺与台湾交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试着分析移居台湾的民众如何将安海龙山寺的信仰,通过分炉或分香仪式的完成,来重拾祭仪和传统生活情境连接的内在象征思维,以维系着母体(大陆)文化的形态。

关键词:龙山寺;台湾交流;仪式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248-02

台湾目前有三百多座龙山寺,大部分是从福建晋江安海龙山寺分炉过去的。从明清时期,移居台湾的民众如何将安海龙山寺的信仰,通过分炉仪式的方式在开发建设台湾的活动中构建着集体的意识,演变一套隐形的文化权力网络,形成了具有强烈寻根意识,维系着母体文化的形态。

中国家族分家时,其内容是将父母家中香炉的香灰拿一些到新成立之分家,以设立一个新的祖先牌位来祭祀。新旧家族之间有香灰作为物质上之连结,才能够一气相同,祖脉相传。而龙山寺正式通过这样类似的仪式,构建的系谱位置,维系民间文化的互动。在人类学看来,“仪式是一种文化建构起来的象征交流的系统。它由一系列模式和序列化的言语和行为组成,往往是借助多重媒介表现出来,其内容和排列特征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礼仪性的(习俗),具有立体的特性(刚性),凝聚的(熔和)和累赘的(重复)特征”。同时,在现在多元化的社会,往往通过记忆重新构建,身份的认同,将个人融入集体,使得整个社会机制得到有效整合。而这过程,仪式起着重要的重要,提升民族认同和增进了向心力。而所谓民族认同,就是“对构成民族与众不同遗产的价值观、象征物、记忆、神话和传统模式持续复制和重新解释,以及对带着那种模式和遗产的其文化成分的个人身份的持续复制和重新解释”。在吉登斯看来,即使是“生活在后传统社会”,“仪式和习惯对社会构架是必不可少的,社会构架赋予传统以完整性,仪式是使传统得以保存的一种实践方式”。

因此安海龙山寺通过分炉或分香仪式的完成,来重拾祭仪和传统生活情境连接的内在象征思维,完成了一连贯系统的族群的记忆。将过去与现在有机的连接起来,形成了强大的情感的向心力。同时通过分炉或分香仪式的完成,使得内在精神气质的到有效的整合。安海龙山寺是闽南千年古刹。根据《晋江县志》及《安海龙山寺志》记载,龙山寺又名天竺寺,为东汉高僧「一粒沙发现某株异树神木,请工匠将其砍伐,雕成一尊千眼千手佛,至隋代越王皇泰年间(六一八~六一九年)才兴建了龙山寺奉祀此佛尊。该寺经历代重修,现存建筑则是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由靖海侯施琅等人捐资大修时的遗物。时遭逢劫难,幸近年又陆续修复。今存寺院,主建筑分为前殿、正殿和后殿。全寺宏敞雄伟,疏落有致。唐宋以来,安海便是重要的通商贸易港口。龙山寺的观音信仰一直伴随着这些商贸往来的商人。从明清时期,大量移民到台湾,很多泉州地区移居台湾。台湾现在祖籍地在福建的占83%左右,其中泉州籍占48%。可以说一部台湾史就是一部移民史。台湾开发过程,移民就把祖籍地的生活习俗和带到台湾。早期龙山寺的信徒,主要是俗称三邑地区,即泉州的地区晋江、惠安、南安等地。虽然观音信仰为普遍性,但明清时期在泉州地区仍然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其它地区如从安溪移民到台湾的信奉清水祖师,同安人移民到台湾的信奉保生大帝。日本学者铃木清一郎:“时至今日,那些当年的移民,仍然供奉他们大陆家乡的保护神,以及奉祀各自信仰的神像与香火。所谓‘香火’,就是从大陆原乡带来的香火袋,用红布做成四角形,里面装的是家乡神龛前的香灰,带到台湾来当神供奉。”移民台湾后,将神像或香灰重新做了个仪式,进行供养。因为早期民众的聚集基本上是按地区来划分的,于是更开垦成功后,便去大陆进行分香或分炉仪式,使得神明在台湾扎根。

从目前台湾分布的龙山寺,比较有影响的有五处,淡水、万华、鹿港、台南、风山。从《安海龙山寺志》看,第三十四传灯肇善和尚来台助郑成功,并有其在台弟子与清雍正12年(1734年)草创台南龙山寺。同时记载,明末清初郑成功抗清复台,助郑十八公,就是安海龙山寺及其分炉共18座寺庙的住持武僧。至今台湾仍奉祀十八公活动。台北万华龙山寺,即艋{龙山寺。移居此地主要是三邑地区,即泉州的地区晋江、惠安、南安等地,其祖籍带来的龙山寺的观音信仰也在此扎根。根据《艋{龙山寺全志》(光绪17年(1891年),龙山寺首次大规模渡海到晋江安海龙山寺竭祖进香。而鹿港龙山寺则与其它地方由三邑(晋江、惠安、南安)人士建造有所不同,它扩大到全泉州地区移民,共同兴建。同时,在建造龙山寺时,请来工匠也是泉州地区人士,如万华龙山寺志记载,聘请的木匠为泉州惠安溪底村人,出身泉州溪底派,是福建有名望的建筑木匠。同时采用的石料,也是惠安运来的。这种独特的文化心态,兼具有海洋性格和封闭性性格,颇耐人寻味。从台湾淡水龙山寺一进门之三川殿虎边墙上便嵌有一龙山寺石碑之碑文:“仝立公人芝兰三堡沪尾街晋、南、惠三邑众首事:黄龙安、纪朝阳等。窃思我三邑人等住淡水以来,前在艋{街创建龙山寺,崇奉佛祖,英灵赫濯,隆福化偕,由来久矣,兹我沪尾三邑众等,意欲就沪尾街重建庙寺,崇祀佛祖,凡捐题庙资,众均乐从……咸丰捌年参月日仝立,公约字人三邑众首事公记。”我们可以看出该寺建设与三邑地区人有关。同时成为了移民的信仰中心和强化了族群的意识。

法国学者古朗士(Fustel De Coulanges)在《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提出希腊罗马古代城邦社会的核心社会组织是氏族,而氏族是依赖祖先崇拜来维系不坠的理论或,古代信仰与仪式的社会功能更备受注意。Robertson Smith 重建古代闪族祭祀并使用牺牲的仪式,认为籍有族人在祭祀后,共食牺牲肉体而与神达到“合一”,并且全族人也达到群体合一。宗教的祭祀仪式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即为创造并维系社会之存在。由于移民新到一个地方,内心的寄托与慰藉往往希望通过神灵庇护。陌生地方复制了故乡的意象。移民开垦稳定成功后,往往回家乡请灵或塑金身,建庙宇。同时早期的庙宇,具有稳定社会的功能,一些社会活动商贸往来、地区治安、文化教育、娱乐无不在庙宇中举行。而且庙宇往往坐落在繁华的街口。影响着台湾移民的众日常生活。正如卓克华《从寺庙发现历史》一书中提到“台湾寺庙除纯粹宗教功能外,尚具有强烈其他世俗之功能与色彩。台湾庙宇不仅是民间信仰中心,同时也成为聚落自治即行会自治中心,兼具自卫、自治、涉外、社交、文化、娱乐、艺术等等多元化的社会功能,举凡地方之治安、产业、交通、教育、联谊、艺文、娱乐……等,莫不透过寺庙加以推行,因此从某一角度来看,台湾寺庙(尤其是公庙或x 港庙)实为台湾基层社会的一个村际组织。”正式有此功能,所以加强分香或分炉的仪式,以示其庙宇的正统性。

移居台湾的民族,通过分香或分炉的仪式,承接了母体的联系。以其得到神灵的保佑。更何况在在一个变动陌生的社会,移居台湾的民众,往往希望能过稳定下来,于是复制与再现了大陆母体文化。因此通过承接母体(大陆)文化,以构建其正统性。这是文化认同的基础,因此台湾各地龙山寺具有强烈的寻根的意识,通过共同的神话基调,构建天朝想象与故乡意象。通过能动性建构,展演与再展演母体文化。便是通过龙山寺分炉仪式完成的过程来完成想象的过程,重拾祭仪和传统生活情境连接的内在象征思维,维系着母体文化的形态。

参考文献:

[1]张.文化妈祖:台湾妈祖信仰研究论文集[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3.

[2]【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78.

[3]【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叶红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87.

[4]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周红云等译.生活在后传统社会:为社会学辩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7.

[5]【日】铃木清一郎.台湾旧惯习俗信仰(中译本)[M].台北:众文图书公司,1984.

[6]李奕兴.台湾的龙山寺[M].台北:远足文化2006

[7]卓克华.从寺庙发现历史[M].台北:杨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