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走南闯北的河南坠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南闯北的河南坠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说唱的时间一般选为晚上,大家坐在宽敞的空地上,中间留一个场子,说书人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一盏马灯,后来挂一个电灯泡,就开始了说唱。河南坠子是那时候人们艺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坠子俗称坠子书、简板书或响板书,是发源自河南流行于豫、鲁、皖、京、津等地的一种以坠琴(古称坠子弦)伴奏的说唱艺术。因源自于河南省,演唱语音又是中原官话的河南方言,同时又有坠子弦伴奏,故名河南坠子。

历史脉络

民国初年,河南坠子传入北京,上世纪20年代传入天津、上海、沈阳,30年代传入兰州、西安,40年代传入武汉、重庆,香港等地。辛亥革命后,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河南坠子表演开始出现了女性艺人,已知最早的一批女艺人为从开封相国寺出道登场的张三妞和尹凤宝等。她们的出现及家班的形成,使得河南坠子的表演在通常的自拉自唱之外又出现了男拉女唱或男女对唱的方式。1913年,河南坠子出现了第一个女演员张三妞,随后又出现了乔清秀、程玉兰、董桂枝3位名家。女演员的出现,促使河南坠子扩展了唱腔的音域,改革和丰富了唱腔的旋律,伴奏技巧也有所提高。不久河南坠子即传入京津等大城市,影响也随之不断扩大。

1930年以后,河南坠子进入兴盛时期,在天津形成了乔、程、董三大唱腔流派。乔派以节奏流畅、吐字清脆、唱腔悠扬婉转见长,称为“小口”或“巧口”;程派以曲调朴实明朗、唱腔圆润见长,称为“大口”;董派以板眼规整、唱腔含蓄深沉见长,称为“老口”。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坠子相继传入上海、沈阳、西安、兰州、武汉、重庆和香港等地,成为中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河南坠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1月3日开封市被确认为河南坠子的发源地。

唱腔与早期的演奏形式

河南坠子的唱腔音乐可归纳为起腔、平腔、送腔、尾腔四部分,在主体唱腔进行中,根据唱词中不同句式的格律,使用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巧十字、拙十字、寒韵、滚口白等唱法,产生节奏和旋律上的变异,表现不同的感情。伴奏乐器坠胡独具特色,早期开场时都有即兴演奏的“闹台曲”,热烈火爆,以吸引听众。

河南坠子以走村串巷为特色,从开始的时候,就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也是失目残疾人的求生之道。失目残疾人,自己一个人扛着琴弦,一个人边拉边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上世纪80年代前,给当时的农村文化生活带来了活力。后来也吸收了很多健全艺人,他们的参与,给这个独具特色的说唱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

河南坠子是典型的说唱艺术,整个艺术分为大本书和小段。大本书都是把以前的文学读本演化成说唱脚本,加上艺人的说唱,形成独特的艺术特色。

河南坠子艺人通常是自己拉场子,在乡村的中心地带,失目先生自己扛着箱子,放下来,就开始打板子。打板子是叫人的一种方式。听到板子,大家都会从家里出来,于是艺人就开始说唱。这些艺人说唱的大部分是小段子,比如《罗成算卦》、《李豁子离婚》、《十八数》,这些唱段在民间已经家喻户晓,妇幼皆知,这都是失目人的功劳。后来随着生活的需要,又加入很多新的段子,比如《打扑克》、《马二牛剃头》等富有时代色彩的唱段。

河南坠子的场子有大有小,小的场子就十几个人,那就是失目先生的场子。先生一个人在那里拉唱,周围坐着附近的乡亲们,拉唱完就端给先生一碗饭,或拿给先生一个窝窝头。这就是他们的报酬。

由于形式简单,几乎又没有什么价格,这种说唱艺术很受当地百姓的欢迎,是经济困难时期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

从失目先生到健全人的参与

开始的时候,河南坠子的表演者主要以失目先生为主。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到各个村子走村串巷,为的就是吃饱肚子。在什么地方演唱,就在那个地方吃饭,多余的干粮就拿到自己住的地方(有的是破庙里,有的是生产队的仓库里,有的是一些遗弃麦场里的庵子里)充饥。

发展到后来,失目先生开始收健全人当徒弟,河南坠子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健全艺人的加入使河南坠子的艺术形式有了新的发展。从单独的拉唱,发展到一拉一唱,一拉多唱。自然拉琴弦的还是失目先生,但是说唱的就是健全人了。他们开始加入了表演成分,让这个艺术更深入民心。

这个时候,山东的艺人和黄河南岸的艺人比较多。漂亮女艺人的加入,让这个简单的说唱艺术增加了美感。场子开始扩大,由原来的十几人增加到上百人,多的时候上千人。这时候就开始收费了,听唱的人基本是以村为单位集体包的。这些场子大部分以大本书为主,《刘公案》、《施公案》、《三侠剑》、《小八义》等一些古本唱本在民间广为流传。

说唱的时间一般选为晚上,大家坐在宽敞的空地上,中间留一个场子,说书人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一盏马灯,后来挂一个电灯泡,就开始了说唱。观众很多,那时候没有媒体艺术,河南坠子就成了人们艺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全人的参与,形成了河南坠子多元化的特色,为以后的走上舞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地面艺术到舞台艺术

改革开放后,河南坠子开始进入瓶颈期,一些舞台艺术开始走入普通百姓中间。舞台的背景艺术,演员的表演艺术,舞台的服装艺术,让文化贫乏的老百姓耳目一新,媒体艺术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要求开始提高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失目先生也不再为自己的温饱担心,河南坠子开始脱离自己的辉煌时代,渐渐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为了传承这门本来广受人们喜爱的文化艺术,艺术家们开始自己的探索。他们开始把河南坠子搬到舞台上,自导自演一些知名的剧目。搬到舞台上的河南坠子,已经和以前的说唱艺术有些差别了,肢体语言开始介入这门艺术,只是腔调还保留了原来的腔调。

搬到舞台上的河南坠子的另一个特色,就是表演的随意性,大部分还是以艺人自己的临场发挥为主,一些唱词和动作都是演员们自己创造的。他们还把长篇小说搬到舞台上。不同的是,他们融入了肢体艺术,穿上了戏剧服装,还加入了舞台布景。这个戏种依旧以自然、廉价的特点深受冀鲁豫皖等地百姓的喜爱。

舞台艺术给河南坠子开辟了另一个空间,让这个几乎从人们眼前消失的戏剧又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来了。不断的完善,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了这个曾经给中原大地带来无限乐趣的民间艺术的魅力。

著名的民间艺人

河南坠子有自己著名的民间艺人,他们以自己的独特的表演形式,给人们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最著名艺人要数乔清秀和乔利元,他们夫妻俩,活动在天津一带。其中乔清秀以自己吐字清晰、声调圆柔的喜剧腔调,名噪一声,被称为河南坠子皇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乔派艺术。代表作有《杨家将》、《包公案》等。

卢永爱大老黑夫妻以走茶馆,串戏院为特色。“卢永爱唱做俱佳,身段好看,表情细腻。大老黑(他名叫任永泰)专会抓哏,形容态度,使人解颐。”(见《江湖丛谈》)

女演员姚俊英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嗓音甜润,动作潇洒。“地道的河南滋味,唱一句弦儿跟一句的音韵,令人听了真有绕耳三日不断的妙趣。”(见《人民首都的天桥》)她拿手的段子有《小黑牛》、《刘二姐拴娃娃》、《许仙游湖》、《黛玉悲秋》、《剑阁闻铃》。

郭文秋演唱的河南坠子以“乔派”为基础,并有所发展。她的声音甜美、清脆,吐字清楚,善唱贯口。她演唱的《偷石榴》感情细腻真挚,准确地把握了小女婿与未婚妻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把小女婿的愚顽,未婚妻的恼怒与哀怨,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她更发挥了乔派坠子把乡间曲艺所特有的自然美,与都市曲艺华丽、考究的艺术美相结合的特点,既保持了唱腔浓郁的地方色彩,又唱得酣畅、俏丽,《偷石榴》传唱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是曲艺晚会中的保留节目。

郭永章双目失明,唱坠子时自己拉坠胡伴奏,脚打梆子,唱腔高亢酣畅,声情并茂,乡音如醉。其演唱的《罗成算卦》、《吹牛》、《拉荆笆》、《老来难》、《报母恩》、《十大劝》、《龙三姐拜寿》、《吕洞宾戏牡丹》、《郭巨埋儿》等曲目风靡苏、鲁、豫、皖四省,百听不厌。

郭永章坠子多为劝说世人敬老重义行善,在苏鲁豫皖交接农村城镇都有市场,主要活跃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现在在四省交界地区提起郭永章更是妇孺皆知。

活跃在豫北地区的民间艺人臭妮起初只受当地民众的欢迎,现在他的唱段也被灌注成唱片,最受大家喜欢的是他的《罗成算卦》。

深受中老年人喜欢的河南坠子

虽然现在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冲击着传统艺术,可在河南随处可以看到,一些中老年人手中拿的收音机里,依旧有哪些带着浑厚的河南地方腔调的河南坠子。他们无论是白天走路,还是晚上散步,包括早晨晨练,都不忘听听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以男腔浑厚沧桑,女腔圆滑优美的特色,受到中原地区中老年人的喜爱。有的地方,在广场文化里,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围在一个大大的场子里,聆听民间艺人的说唱。还有的地区,专门开展了河南坠子比赛,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会在这个艺术节上大展身手,喜爱这门艺术的人也可以尽情地感受一番。

河南坠子走南闯北,讲述着自己的江湖故事,把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播撒在民间,这种艺术已经在民间扎根,发芽,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