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配合新课改的实施,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课程在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与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能否快速进行角色转换、促进专业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文章希望通过对教师角色定位与专业发展的探讨,为新课改的实施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角色;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一次重大变革,在课程教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理念上不再局限于单一知识的传授,更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课程内容要求体现时代性,倡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等。面对这些变化,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角色转换,怎样进行专业发展,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将当前中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归纳为以下几点:

1.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这是就管理方式而言。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在课程、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课程的从属品,没有自主发挥的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看似永远是一对矛盾体。而新课标强调教学方式上的改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采取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一个组织者的作用。

2.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1]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的参与。教师参与其中,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拉近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改进。

3.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样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适时引导,让学生体会自身价值,明确学习目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并且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对学生的评价贯穿于整个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4.由“教书匠”变为“教育家”。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全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提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要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学者型教师过渡,从“教书匠”变为“教育家”。新课程要求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从单一的依赖教材,向图书、影像、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介获取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这些要求是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不断学习来丰富自身学术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与调研能力,向学者型教师靠近。

任何事物只有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才能促进自身的成长,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与内容,中学语文教师只有适应这些变化,努力调整自身角色的转变,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实现自我的发展。

二.中学语文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措施

面对新课程改革在教学领域带来的新变化,中学教师不仅要对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位,而且需要在转变角色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结合中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将提升中学语文教师自身发展的措施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知识结构。新课程在语文课程设置上体现出综合化、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特点,即课程内容上体现多学科的综合交叉、教学载体的多样化与授课方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方法的因材施教,这对语文教师提供更大自由发挥空间的同时,在知识结构上透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教师的知识结构中,能够与时代精神相通,体现未来教师创造性和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明显不足”[2]现实情况与理想状态总会出现差异,因此语文教师需要调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同时要具备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以及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并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适应教学需求。

2.落实新课程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比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教育教学的育人功能等等,但是受升学、学业评比与考核等的压力,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教育理念的落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新课程改革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这些新的教育理念要想全面落实,也非一日之功,只能循序渐进的慢慢落实。一线中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领悟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内涵,并将这些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实际教学中去。

3.丰富教学技能。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参与,因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要想将教学过程进行的顺利完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中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多媒体的音视频技术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采用何种形式需要根据现实情况灵活处理。

4.加强教育调研,提高学术素养。“教育科研是教师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保障。如果把教师的专业发展比作宝藏,那么教育科研就是打开宝藏之门的金钥匙。”[3]根据中学语文教师由“教书匠”变为“教育家”的角色定位,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加强教育科研能力。

当前许多中学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重视科学调研,不会在教学过程运用新理论与新成果,教研意识不强。因此,增强中学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首先要增强他们重视教育科研的意识,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才会把时间与精力在教育科研方面倾斜。同时要时刻关注教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参与教育调研。理论结合实践,在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不断开发新的教学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课程的实施更加适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使教学的效果更加完美。

5.强化教育信念,增强职业道德。“教育信念是人们对教育理想、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的确认和坚信。它是教师生活中的精神向导,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和发展方向。”[4]教学工作做好的一个前提是教师本人必须要热爱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教育信念,只有在教育信念的引导下教师本人才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具备较高的师德也是做好一名教师的必备条件,高尚师德所形成的人格魅力会拉近师生距离,营造良好师生关系,对教学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面对新课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上的新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的进行角色转变,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能在教学工作中获得突破,实现教师的职业追求与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宛容.试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行为的变化.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2):84-86.

[2]黄红师.教师专业化发展之我见[J].基础教育研究,2005(6):12-14.

[3]郭勤学.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4]宋宏福.论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培[J].现代大学教育,2004(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