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中西古典诗学的差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中西古典诗学的差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诗学》是中国古典诗学、比较文学领域的杰出的理论家叶维廉先生的经典代表作,该书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中西古典诗学进行比较阐释,揭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奥妙与玄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诗学》中西比较研究艺术价值

《中国诗学》是中国古典诗学、比较文学领域的杰出的理论家叶维廉先生的经典代表作。作者用通透、空灵、诗意之笔,超越中西视界,揭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现代诗歌、道家美学的奥妙与机枢。为中国诗学和比较文学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独到的一份见解,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本文就中西古典诗学的差异进行重点阐释,以揭示中国古典诗歌奥妙与玄机。

在古典诗歌部分,作者对中西诗学进行比较,着重论述了中西诗学在活动程序上呈现的差异:

首先在批评模式上,西洋批评言繁而意简的特点,与之相对,中国诗学则以“言简而意繁”见著,点到即止,“它只如火光一闪,使你瞥见‘境界之门’,你还需跨过门槛去领会。”叶先生认为,从《文心雕龙》到《沧浪诗话》,在方法上常用“境界重造”,用感觉、意象来印证批评中“无迹可求”的境界。

其次在美学特征上,中国诗学如叶燮所说“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空灵飘逸。这种美感经验的形成过程是直觉的,而非演绎的,着眼的是直觉得来的浑然的灵感经验,在乎的是“自然”“自得”“天趣”的手段。叶先生指出,这一方面不同于西方诗学,即相信诗有“逻辑的结构”,它只提供与诗“本身”的艺术,与其‘内心机枢’有所了悟的文字,是属于美学的批评,它直接与创作经营及其达成的趣味有关”;另一方面,它又有异于“近代西洋批评欲取代作品而称霸的咄咄逼人的作风,”也不依循西洋批评中那种“始、叙、证、辨、结”的辩证修辞程序,中国诗学不是浪费笔墨在“东家一笔大胆假设,西家一笔小心求证”的累积详举,不是“虽由作品出发而结果离作品本身的艺术性相去十万八千里的辩证批评”而是有赖于“机遇”的“点悟式”批评,它是诗的传达,“确乎比演绎、辩证的传达丰富的多”。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完美的批评家(理论家)必须要对一个作品的艺术性,对诗人由感悟到表达之间所牵涉的许多美学上的问题有明澈的识见和掌握,不管你用的是‘点悟’的方式还是辩证的程序。所谓明澈的识见不指死学而来的‘抛书包’,而是活学而得的对美感视境的诸貌,风格的蜕变之历史识见。”

最后,在接受模式上,叶先生指出:“中国古典诗里,利用未定位关系或关系模棱的词法语法,使读者获致一种自由的观、感、解读的空间,在物象与物象之间作若即若离的指义活动”。这种接受的自由空间,相异于西方传统单线的、限指的、定位的接受过程(先“感”后“思”),因此,中国诗学才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在言外”的说法,而西方诗学因“太涉理路”,在某些“机要”的层面上,就难以有缘进入某种境界了。在实证的基础上,叶先生表明自己的观点:“假如我们说‘意在言外’是作者传意的方式,那么‘言在意中’便是读者接受的状况。这是中国古典诗中与众不同的说明方式。”正因为如此,所以要一面占有读者(观众)美感关注的主位,一面让读者(观众)移入,去感受这些活动所同时提供的多重暗示与意绪,我们的解读活动,应该避免“以思代感来简化、单一化读者应有的感印权利,而要设法重建作者由印认到传意的策略,好让读者得以比较全面的意绪的感印。”

在揭示了这种差异后,叶先生进而分析了这种差异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亦即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哲学背景。在展开这一论题时,他选择了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王国维与华兹华斯的诗观作比较,然后得出结论:“王国维的诗,景物自然兴发与演出,作者不以主观的情绪或知性的逻辑介入去扰乱眼前景物内在生命的生长和变化的姿态;景物直观读者面前,但华氏的诗中,景物的具体性渐因作者介入的调停和辩解而丧失其直接性。”同样是诗,却有如此差异,其根本的原因不在于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创作和审美取向,而在于不同文化生发的哲学观与思想观的渗透下所呈现的必然分野。叶先生认为:由庄子的“道无所不在”,经晋宋间的“山水是道”到宋朝的“目击道存”及至理学家邵雍由老子引发出来的“以物观物”,无一不是中国传统生活、思想、艺术风范的反映。”正因为如此,中国诗学的运思和表达心态,完全不为形而上的问题而困惑,所以能物物无碍,事事无碍的任物自由兴观。而西方受制于理性思维,注重思辨,故“以我观物”,在作品中便表现为不断的介入。这种深层的原因,不仅导致了中西观物感应方式的不同,而且在诗所着意表现的境界和语言风格上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中国诗的语言与西方比较很有特色,诸如自给自足的意象而无主词时态,欠知性而重视视觉性等等。此外作者还追溯了这种自然美学观的形成过程,它是在诗学史上自皎然到司空图,历经严羽、王渔洋等人的阐发,而成为诗评的主流,其思想哲学依据是道家与禅宗,从而确认了中国诗学的特质,这是与西方诗学的理性、思辩性、形而上、唯体系而体系所能直接对应的底蕴。

《中国诗学》以其作者丰富的的经历,渊博的知识,融会贯通的思维,再现出中西美学自有的基础,发现各自在东西文化与美学传统中深层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从哲学层面和审美意识,对中国诗学进行审视和总结,为中国诗学和比较文学的发展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具有极高的的艺术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广田.诗的艺术.

[2]钱钟书.谈艺录.

[3]朱自清.新诗杂谈.

[4]王力.汉语诗律学.

[5]严羽.沧浪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