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被遗忘的雕版印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被遗忘的雕版印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为人类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印刷术由唐至清,遥遥领先世界。曾远传亚非各国的雕版印刷,更是开世界印刷术之先河。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古镇四堡,就是现在唯一活着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见证者。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那个福建省文化最落后的蛮荒之地,曾出现过兴盛了两个半世纪的四堡印刷业,并成为帝国晚年社会文化的最真实反映。

边缘中的边缘兴起出版业

乍一看,四堡的确不像印刷业繁荣之地。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把印刷业与人口密集、文化发达的中心城市,如北京、南京等联系起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闽西乃“蛮荒之地,河流交错,群山环绕”,是福建省文化最落后的地方,也是福建省四个片区中迄今最少为人研究的地方。然而,正是这片“贫瘠之地”,造就了中国最著名、最重要的印刷基地之一――繁荣了两个半世纪的四堡。

在清代及更早,就在偏僻且贫穷的闽西中,由七十多个小村庄组成的四堡,集中于一个狭小的盆地,远离府城及闽西主要乡镇。即便对地处边缘的闽西而言,四堡也远离中心,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单元而存在。这就是四堡图书出版销售业兴起的环境――“边缘中的边缘”。 四堡的雕版印刷,和它所处的地域一样,长期被中国出版业遗忘,但却在帝国晚期真实地影响着中国的社会文化。

在晚明和清代,马屋和雾阁这两个村庄是四堡的主要居民区和墟市所在。尽管一些更小的村庄,也略微参与四堡的印刷贸易,但这两个毗邻的大居民区,无疑是印刷业的中心。它们都是单姓村,马屋姓马,雾阁姓邹。和整个闽西相比,邹氏、马氏商业的所在地也同样萧条。

但在这文化落后之地,怎么就兴起了“最有文化”的印刷业呢?

邹氏传说认为,邹学圣是四堡印刷业真正的创始人。他曾任杭州仓大使,万历八年(1580年)回到家乡四堡,侍奉年迈的父亲和体弱的母亲,但遭其妻反对,她担心四堡落后的文化会影响儿子的教育和前途。直到丈夫允诺,掌握雕版印刷术,并将刻版带回四堡,为他们的儿子印刷课本。但直到邹孟纯(1619~1672年)这一代,文献才对四堡印刷业的兴起有明确记载。

马屋印刷业的起源同样模糊不清。马氏认为,明代早期进士和官员马驯,将雕版印刷引进故里,以发展当地教育,确保本族在科举考试中继续取得好成绩。如果这个说法属实,四堡印刷业的起源就要上溯到15世纪晚期。虽有文献表明马氏家族在明末就有人经商,但直到清代早期,才开始出现从事贩书业或印刷业的证据。

如果抛开邹学圣、马驯的传说,四堡出版业的最初,应该是一些行商在广东兴宁和潮州涉足印刷贩书业。16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行商大批回到四堡,其中原因除了尽孝道,可能还因为康熙朝早期困扰广东的经济萧条与贸易失衡。印刷贩书行业的观念、雕版印刷技术,也随着这些行商的回归,被引入四堡村。

尽管族谱在叙述早期出版商在文化和教育上的贡献时,多有溢美之词,但对这些早期书坊来说,最有利可图的市场可能就是地方私塾,其产品主要就是蒙书和经书。且不论这些书籍对地方文化有何贡献,只要朝廷继续开科取士,这些书籍就肯定能售出。在四堡这样经济不稳定的地方,专门刊印这些书籍,能避免残酷的竞争,加上没有外地商人竞争,他们从当地新兴宗族和新建书院对教科书日益增长的需求中,获得丰厚利润。

从一开始,四堡书商几乎都遵守这样一套图书贸易模式――学习图书贸易,积累资本,利用资本在四堡建立书坊,这一资本化的方法在出版业漫长的历史中被持续使用。

从18世纪到19世纪早期,四堡建立了46家新书坊。作为建阳(明代最大出版中心之一)当地最多产的余氏家族,在明嘉靖朝到明末(1522~1644),现存坊刻本为371种。而四堡书坊分家时,兹堂有107种书的雕版,湘山堂有87种,文海楼书账上的书目更惊人,有251种书(共8840册)。同时,这些数字只代表家庭书坊在某特定历史时期的产量(不是至少持续150年的好几辈世业的总产量),而且,仅有少数书坊和书店的分家文书、账本被保存至今。更何况,当时的出版业正处于衰落时期,四堡实际的坊刻本数量显然更多,这更突显了这些数字的惊人之处,也说明,四堡出版业至少是个大规模的区域性生意。

四堡出版的家庭生意

四堡图书贸易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投入科考教育。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只要还有科考,四堡的图书贸易就有巨大市场。而要做科考的生意,书商们必须熟谙学者、文人的兴趣和需求。所以他们走访主要出版中心及学校,以“儒之风”和文人交谈,判断哪些新书最有出版价值,还借此与作者洽谈,请他们撰写书稿或序文。由此,这些商人身上带着很强的“儒风”,有些出版商甚至能利用他们的学识,撰写、编纂或刊行自己的书籍,或出版旧书的改编本和增订本,其中一些本子还很受欢迎。

其次,家庭间、书坊间的合作,也是四堡出版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四堡制定了一套规则,既可以降低风险,也有其灵活性。邹氏、马氏根据规则共享信息和资源:交流书籍贸易信息;监督已出版书籍“藏版所有”的非正式“版权”;出租或交换雕版;把过量生意转给本家成员;在雇佣他族工人时进行合作等。这些措施使小规模的书坊更易生存,同时,在繁忙季节还能为规模更大、生意更兴隆的书坊提供劳动力。四堡商店的互相依赖,也使他们更易于承担损失。

再一个成功因素就是,四堡家庭出版业的运作极少采取公司模式,而是以宗族为基础,以家庭为中心。所有利润均用于改善整个家庭的社会经济水平,家庭成员没有股份,但共同拥有经营所得。只有分家才会使投入生意的资金分开,但这种分家会产生新的、独立的家庭单位。每个家庭单位都分得原来大家庭财产的一部分,并重新作为一个共有的家庭生意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