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训方法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训方法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熟练写作应用文已成为是不可缺少的技能,也是中职院校必设课程。而目前教学方法多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也可做到“与时俱进”,对部分内容尝试采取实训式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应用文;教学模式;实训课程;积极性

一、学习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学生毕业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通顺又扎实不可。”叶老的话可谓中肯至极,它反映了一个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中,应用文写作是不可缺少的一项素质。

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应用文写作是人在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它是达成社会活动和沟通人际关系的一种常见路径。掌握了日常应用文写作技能,可以促进自身发展,实现个体和集体、社会的有机融合,也能更好地服务他人和社会。应用文写作发展到今天,社会作用日益彰显,专业化和知识化的趋势日益凸显,它已成为现代社会进行管理和提升效益的重要手段,同时必然要求写作的专业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应用文写作是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非常重要。它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会写、会用的生存技能和本领。特别是在工作岗位上,应用文写作的机会很多。比如单位一般年终要写总结,工作中要写汇报,学习时要写心得,还有开会时要写记录等,没有一定的写作知识能力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例如:有很多人,辛幸苦苦工作一年,工作也非常出色,但是由于写作能力较差,不能很好总结,就不能使自己经验得到传播和借鉴。学生们在毕业时要写论文,找工作时要写求职信和制作个人简历,工作后还要写各种类型的文书,应用文将伴随我们一生。因此中职教育在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中就必须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开设学生们急需、实用、最为基础的写作文化与写作技能课程。

同时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国外毕业生求职的三大利器即是外语、应用文写作和电脑。以美国为例,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从2006年起正式将应用文写作列入必修课程。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都开设应用文写作课,并且建立了写作中心。

二、应用文写作课程现状

(一)课程地位处于边缘化

中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在各个专业培养计划中会开设写作课程。但是从总课时数、师资配备、相关项目立项等方面处于边缘地位。写作课程周课时数偏少,有的学校一周只开设一次写作课程,有的只是在“语文课”中一带而过。因为写作是边缘课程,具有高级职称,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多去选择“热门”课程。与应用文写作相关课题数量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教师的积极性。

(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相对单调

文学作品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创作方式。应用文课程文种繁多,讲述内容主要是各种文体的概念、特点、作用、格式、例文分析、写作要求。体式单一、内容繁多。应用文写作课程大多数学校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上听,听课后做相应练习,常规的方法是“例文+评讲+写作”。应用文写作常常是文种的运动战,一个接一个的文种训练。学生孤立在空洞的思维中,运用苍白的语言,毫无体验内容。考试方式多是传统的试卷。这样很容易使他们陷入单调、枯燥乏味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方法和技能。

(三)学生文字功底薄弱

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的学生从语文基础、学习习惯等各方面能力都比较薄弱。写作方面谋篇布局技巧不娴熟,现有的能力很难写出一篇合格的应用文。薄弱的基础,加上单调的学习内容,枯燥的教学方式,学生在短期内学习很难收到成效,自然对这门课程渐渐丧失了兴趣。

三、应用文写课程作实训方案

(一)实施“实训”模式的必要性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但在传统教学、写作训练模式中,教师往往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只强调教学目的、灌输写作要求;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应用写作如采取实训的教学模式,则是立足于素质教育瞄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重抓写作知识的实用性和写作技能的实训强化。以学生认知水平为起点,注重教师指导、师生合作,多变互动,构建和谐、平等师生关系,使学生主动学习、灵活学习。

此外针对中职院校应用文写作中存在授课方式传统、学生兴趣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如尝试采取实训的教学模式,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并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往单调的学习内容、枯燥的课堂这种局面会有所改观,并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实训方案具体内容

要实现写作课的教改目的,可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系列化“课堂实训”的授课方式:

1.系列化写作流程的训练方式及步骤:

(1)模拟会议:为学生构建会议文化氛围。使学生在熟悉写作环境的基础上,消除空间的陌生感,然后顺利进入思维的创新。

(2)模拟角色:将学生分组,每个组承担一定的写作任务,分担一定的角色,分别写会议通知。会议议程、会议发言稿,然后召开会议。拟写会议记录的同学做全程会议记录写作。

(3)交接工作:会议进行之中或结束,会议简报组开始编制会议简报。

(4)最后总结:会议纪要组结合以上材料,很快写出会议纪要。

整个过程包括了六种文种的训练,且在会议工作中使用,训练完后,学生交流,因为身在其中,所以在写作中比较主动,材料就在身边,随手可取。训练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作为老师如果一味只强调文种知识,强拉学生写作,或者只是孤立地讲会议纪要,这样学生看到的只是一堆“文字模样”的会议纪要。所以作为教师,因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泼的求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会作文的过程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除了专业知识外,这一训练的意义还在于让学生学会合作,通常一项工作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学生在实物训练中可以学会配合与协作,培养合作精神。将来学生走向社会,合作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系列化的写作训练模式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更注重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交流,是以接受者为主体。每一种文种的连续训练都有学生来参与进行,教师起“指导作用”随时了解学生的不同状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允许学生写作失败,甚至出现“病文”;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寻找症结,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和创造,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和创新。

2.场景式模拟表演实训步骤

这种实训适合用于“演讲稿、求职信、求职简历”。

(1)“如何写演讲稿”这一课程内容,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教师可播放一些著名演讲家视频、音频相关资料,营造演讲氛围,让学生有所触动。之后布置演讲内容相关话题,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参加班级演讲活动。课下对准备演讲的学生演讲稿、及演讲过程进行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可请播音主持专业人员进行辅导。可利用写作课、或班会时间进行演讲比赛。对于表现突出,演讲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物质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好将比赛范围扩展到一个年级、或全校范围内。锻炼写作、演讲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演讲比赛的基础上还可筹划举办“辩论赛”。教师选择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辩论主题,选出正反方辩手。辩手们围绕主题准备辩论内容就是实用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们准备过程中教师要将辩论赛相关程序,方法,介绍给学生,学生准备相关材料给予指导,只有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学生们才能在辩论赛中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辩论赛不仅是对学生搜集材料、写作、口才能力训练;更是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

(2)“求职信”、“求职简历”相关课程教学可拓展为“求职与应聘”为主题的活动课。活动课前保证学生已学习、掌握相关知识,选出求职者与面试官。教师指导求职者简历的撰写及面试官将要提出的问题。上活动课时最好选择类似面试场合的活动室。课程开始时,教师利用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将“面试官的问题”与求职者的简历给大家展示出来。之后进行现场模拟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的面试。鼓励现场“观众”进行点评,可采取一边点评一边总结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表演、讨论中得到提高。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找工作时写简历、面试是必备环节。早接触模拟面试这样的授课形式对学生来说是十分有益的,重在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实践能力。

3.深入生活开展实训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发生,写作训练离不开生活事件。在写事件的同时,更要关注事件中主人公的命运。例如:一起交通事故的情况报告,学生寻找多家报纸的报道材料,包括图片材料,然后经过分析,发现大多集中在事件本身,如来自单位的情况概述,包括责任人,处理结果及教训等几个方面,较为理性。而事件中人物的命运和家庭又如何?指导学生去实地观察,了解情况。通过采访收集到许多资料,再进行情况报告的写作,内容会充实很多。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仅把握了写作结构的要求,同时接触到了社会信息的真实情况,真正体验到生活本身。

以校园为单位校园活动策划书写作训练,在拟写策划书的系列训练中,以“献爱心、助学友”为活动宗旨,首先让学生在校园中找到需要帮助的同学,记录下他们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和困难,了解他们的需要;案例找到后进行讨论;观摩活动策划书的样板,熟悉写作框架;确定主要材料及活动形式,进入写作。其次,策划书写完初稿后,再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了解活动场地、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的可操作性,修改策划书。最后进行课堂大辩论,论证活动内容的可行性,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否定、肯定、否定中循环着,他们在训练中既认识、了解了同学中的弱势现象,同时又对现实生活有了深入的思考,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应用文写作”这一传统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可不断改革、创新,相关内容采用“实训”教学方式既可以按照新形势下的教改要求做到“与时俱进”又能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作为教师除了教授课程相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会写作的过程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不仅让学生学到最基本的文体写作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为人、做事之道,这才是教学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张燕婴.论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任鹰.应用文写作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3]武鸿铭.应用文写作[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4]高卫红.高职生应用文写作现状及教学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06(4)106

[5]李伟山.基于专业素质培养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探究[J].高教论坛.2013(2):65-66

[6]梅敬.以能力为本应用写作课程新模式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4(3):60-61

作者简介:

李阳(1986~),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