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实现学生的美学素质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各项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阶段,也是进行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美术作为一项开放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好教学规划,从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学氛围的创设、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等几个角度入手,做好学生美术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 美术 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策略

一、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这句话出自于 《学记》,它的意思是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千百年来这句话就像真理一样指导着我们的教学活动,也使教学收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以便能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的有效进行打好基础。小学时期的学生对于教师往往是敬畏的态度,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迫于教师的教学“威严”,在课堂上往往只是做一个“小听众”,很难全面的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多了解一些他们的想法、多走到学生中间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敢于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对于一些有创意的看法,教师也要及时的予以表扬,以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逐步的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意识。

二、其次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都说“环境塑造人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是如此:传统、呆板的教学氛围培养的是只会死读书的人,活跃、民主的教学氛围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也是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与国外教学模式教学结果的直接对比。在新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拥有良好的创造能力是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从小学时期做好他们的创造能力培养,为他们的日后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教师就可以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增强艺术感染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感知度。以学校教育为“大气候”,直接影响学生的艺术创作这个“小气候”。在校园中,不定期地开展儿童画展,使学生的创作体验得到证明,开展较大规模的现场命题作画比赛,积极参加省、市、全国的绘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锻炼,也可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使比赛成为创建学校艺术氛围的粘合剂。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多开设课堂画廊,促进情感交流: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审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的时间内创设学生进行绘画的氛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而开设课堂画廊,是增加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画廊中,先让创作者谈谈自己的感想,然后让学生来欣赏、评估。在评估中,各抒己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课堂画廊也促进了学生的绘画动机,在创作中,他们全神贯注,大胆尝试,并且不时地传出学生的呼叫、哼曲、自言自语、咕哝。这样的创作环境,使学生的思想、情感都熔铸到画面中,使整个创作过程充满着一种激情、愉快、满足,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创作,这对于他们的创造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三、再次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小学时期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学习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加强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以便能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做好铺垫。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不断的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采取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来指导教学活动。

比如教师就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思维的发挥,玩做能使学生的个性在美术创作中得以充分展示的教学途径中,玩做学习法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玩做中锻炼了儿童的手工技巧,逐步发展了儿童的心理活动,并且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我表现的愿望也得以实现。比如教学《美丽的树林》时,教师发给学生很多的彩色纸,让他们撕撕、玩玩,然后再把撕成的各种形状一个个组合起来,形成一幅美丽的树林画,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这样,美丽的树林不再是三角形、圆形呆板组合了。又如教学《纸盒笔筒》时,纸盒的剪裁、粘贴、装饰都是让学生在玩中完成的。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爱幻想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设计“心画学习法”,让学生排除一切外来的干扰,使学生在一种肃静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心画,毫无掩饰地表现出心中的图式。首先教师播放音乐,学生闭目静思,片刻,让学生去看心中的画,看到了心中的画,然后把所看到的图像在画面中表现出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心画越来越丰富,在流畅的线条中领悟到了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在艳丽的色彩中看到了学生的美好愿望。无论通过怎样的教学方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教育的本身促成儿童健康成长。

四、最后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本位”的教学模式,多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体验,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比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能更大程度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以自己特有的速度进行创作,他们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不大,以他们自己的语言和个人方式完成美术作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改变美术中评定好差的衡量标准,提出美术是“无错误学科”,这样能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且可以从儿童的创造中分析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类型和成熟水平,然后在提出作业要求时就应区别对待,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选择途径,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最佳途径。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自身的价值能够得到不同的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这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可塑性较强,正是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打下基础,也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创造,还要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途径,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