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水画空间关系的意象性表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水画空间关系的意象性表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山水画是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体现方式,其空间关系的观察与表达具有独特性。作者作为山水画写生的实践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体悟探索中国山水画的写意性及其对人们认识空间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在山水画空间处理中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山水画 写意性 空间层次

一、中国山水画的写意性及其根源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体现,其是在儒、道、禅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发扬光大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根基,对中国画产生了深远且全面的影响,儒学以道德精神为根本,进而追求入世的“仁”。表现在中国画中,即是追求和谐统一和道德劝诫作用,这就导致中国画所描绘的是观念化的、赋有道德使命的自然,从而为中国画的写意性特点提供了思想基础。道家思想与儒学的入仕相反,其追求无欲、无为的清静境界,以及“神游物外”“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这种思想使中国画打破了绘画观察方法的限制,为画者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创造空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把中国画的道德写意性又向前推进一步,到达“写心”的境界。禅宗从印度佛教传入,禅宗与中国画的连接点,在于禅宗的“淡”境界,对于世界采取观照的态度,这正与庄学的不为世俗束缚而追求内在精神寄托相通。在儒、道、禅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画逐渐从“明劝诫、助升沉”的教化之功,转向写心写性,追求平淡天真的精神寄托,同时,中国画的写意性也被一步步强化,并最终成为中国画的主要特质。

山水画作为画者寄托性情的重要途径,其对于形象的意象化处理就更加明显,而山水画的以线写形,正是中国画写意性的具体体现。在写生实践中,我们以写的方式赋予线以韵律节奏和生命,用线的干湿浓淡、粗细缓急的变化,来传达我们所感受到的自然万物。与西画以体面关系来塑造空间不同,中国画的以线造型,更加灵活与生动。例如,我们在画石头的时候,也讲究石分三面的体面感,具体表现的时候我们却能仅用几根线条勾勒轮廓与转折,而让观者产生强烈的立体感,这种方法的运用在山水画中非常常见。这种意象化的处理,与实实在在的物象不同,却能让人们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对象,这就是中国画“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写意性的高妙之处。

二、中国山水画的观察方法

中国画写意性特点的形成,与中国画家特有的意象观察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意象观察方式介于客观观察与主观观察之间,观察者将客观的视觉感受与作者内蕴的情愫结合起来,其既有客观的“应物象形”,又有主观的“悟对通神”;既有宏观的以大观小,又有微观的以小观大。所谓以大观小,就是以宇宙之大,观物之小,虽目之所及有限,却可以在广袤的宇宙世界中尽情游弋,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对象,而且还可以对对象进行长期观察,从而了解对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所谓以小观大,则是物虽小,却要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谨慎,对象的细微之处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两种方法总结起来即“致广大,尽精微”。这种意象的观察方法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使所描绘的物象与描绘者的情感达到了高度统一,从而能更加充分地表达画者的情感,画者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情感愉悦。

山水画作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塑造三维空间的艺术,由于其写意性和抒情性,并不完全受制于视觉所及。而是以一种与自然为善的方式,全面地去体会自然、观察自然,遵循着意在笔先的规律,运用层次的推进来表现空间关系,从而达到抒写胸中逸气的目的。

三、中国山水画的空间表现方法

在山水画的写生过程中,层次的推进主要有3种实现形式,一种是利用不同形式语言的对比,造成层次的变化。在山水画的实践中,主要是利用笔墨的丰富变化和不同的形式语言来实现的。比如在一幅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用墨色由浓到淡的变化来表现由近及远的空间关系,在一棵树上我们可以利用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来表现树的层次关系。第二种是有序地拉开物体之间的距离,利用布白,制造层次的推进。利用布白法,创造空间感觉,在山水画中也比较常见。具体的山水画写生中,我们常常不画水波,只是在空白处,精细地描绘一只小船,却能使人感到碧水接天;我们常常不勾勒云的形状,只是用淡墨局部轻染,就能使人感到云雾缭绕。这种意象的处理方式,不仅调动了观者的想象,而且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画意。第三种是以物隔物,利用叠压和遮挡,营造视觉上的空间关系。这种方法对于表现山、树、房屋等的空间关系都很有效。在表现一棵树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树枝间的相互穿插、叠压,表现树枝的前后关系,为了表现两棵树之间的前后关系,我们可以一棵树的完整形态遮挡住另一棵树的一部分,这样两棵树的前后关系就显而易见了,在利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应该注意树的轮廓与形态,使之更加形象生动。这3种方法的运用,是为了创造出更具空间感的、更符合中国人审美趣味、更能抒发画者内心美好感受的艺术作品,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得到灵活运用。

中国画的写意性特点,给画者在空间处理上创造了极为宽松的环境。这种写意性在山水画的空间处理中的运用,使画者摆脱了视觉形象的束缚和时空观念的限制,而畅游于宇宙的广袤与浩瀚之中,把目之所及作为表达心之所向的媒介,从而更加自由地去追求身心的和谐统一和艺术表现的自在之境。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韩玮.中国画的构图艺术[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

[3]俞剑华.国画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12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