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引领学校内涵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学校内涵发展必须要扎实推进课改。文章从积极营造课改氛围,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合理开发校本课程,优化国家课程资源;均衡各门课程设置,推动特色多元发展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推进;改革;引领;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109-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育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学校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及老师的专业成长。

一、积极营造课改氛围,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第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学校必须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课程实施小组、学分认定小组、选课指导小组,出台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管理制度。规划学校课程体系,制定《新课程实施工作方案》《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学生成长记录袋》和《学生选课指导方案》等措施,确保课改的顺利实施。

第二,学习理论,更新观念。组织老师参加通识培训,学习理论,使老师在思想上接受课改理念。全面落实课程方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将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渗透于教学之中。

第三,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认真落实“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开设校本选修、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注重体育、艺术课程的学时和质量,开设校本选修课,为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提供有力保证。

第四,指导学生,修习课程。按照选课指导意见,提供学生课程设置说明。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要指导学生选课,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为学生选择符合个性特点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必要的帮助,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模块。

二、合理开发校本课程,优化国家课程资源

为促进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和谐发展、整体育人功能,学校要根据校情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发挥校本优势,对国家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和拓展。

第一,二度开发基础课程,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以导学案为载体,实施三步走战略:即教材二次开发,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精心研究每学段的学生,如何围绕主题开发相应的学科校本课程,实现校本课程“生本化”;将校本化的国家课程和“生本化”的校本课程进行科学配置,实现课程设置的多元化、立体化。

第二,建立健全教研制度,达到教学目标校本化。学校必须“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建立符合校情和课标的校本教研制度,达到教学目标校本化。教师备课要认真研讨课标,撰写细化课标、明确教学目标的教案,落实听评课制度,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第三,开辟利用多种渠道,拓展课程资源校本化。教师要分工合作,通过书籍、电视、网络课件、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等渠道搜集课程资源,建设共享资源库,让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宽老师的专业视野,让课堂更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

第四,系统优化教学设计,落实课堂教学校本化。坚持集体备课,集中研讨授课、作业、考试等内容,对教学教研任务做到活动有计划、有主题、有主讲人、有记录,真正落实课堂教学校本化。

第五,认真对照课程标准,追求高效课堂校本化。着重从教材内容整合、教学环节优化,课程标准的高效课堂、生本课堂,以及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等多角度进行尝试,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分组(每组均有优、中、差学生组成)学习,问题自主讨论,结果展示和总结的形式,让中优等生当小助手帮扶后进生,促使学生在彼此合作交流中得到相互帮助,同时在相互竞争里享受学习的成功与乐趣,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中,通过老师适时引导,交流师生彼此之间的经验和认识,分享师生彼此之间的情感和体验,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第六,注重规范作业考试,推动教学评价校本化。认真编写校本作业,及时批改和记录典型,及时选取优秀的作业和典型错误进行讲评,达到作业的有效性。认真探索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提升的评价方式,体现评价的主体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注重考试的规范性,成立考试命题组,严格按照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命题。

第七,营造良好教研氛围,实施教学研究校本化。制定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使校本培训规范化。如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公考周活动、教科研月活动等;开展生态课堂,实施同课异构;开展课改讲坛,研训一体化等校本研修活动。

第八,整合优势社会资源,提升综合实践校本化。开设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课程,让学生走出课堂与实践相结合,到社会大课堂去见识世面、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社会实践可以是军训、企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社区服务可以是敬老服务、扶贫帮困、环保教育、民族教育、科普活动等。还可以结合校内实践活动课程,如德育、体育、艺术、技术、实验、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和心理辅导等;校外实践课程资源,如综合实践基地、自然环境、社区、校外馆室等。研究性学习,可按渗透于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与选修课程教学的要求,建立基于学科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制度,把课本和通用技术知识与应用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的体验,以提升其综合素质。

三、均衡各门课程设置,推动特色多元发展

根据校情生情,发展课程特色,从教育观念、课程规划、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到课程管理来均衡各门课程设置和课程比例,开发校本课程,开展多元开放的综合实践、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努力打造学校课程特色。

第一,探索选修课程方式,选择适合不同学科教学形式的需要。选修课程的实施要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对象灵活选用有效教学方式。从参与程度考虑,要注重教师讲解、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的互补结合;从探究方式角度考虑,要注重科学探究、实验探究、设计探究、问题探究等教学方式的互补结合;从创新教学角度考虑,要注重知识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等教学模式的互补结合;从教学时空开放考虑,要注重课内和课外活动的互补结合。

第二,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促进适合不同学科教师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紧密结合校情,讲究科学、实用,体现学校和地方特色。让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研究能力、教学能力的提高,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开设适合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立足学生的成长规律、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发挥校本优势资源,开拓特色办学思路,为有潜质、有兴趣、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适合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发展,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四,制定选修课程规划,提供适合不同学生潜能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规划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选修I模块按课程计划安排,开发校本特色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采用走班选修校本课程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福建教育学院课题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2).

[2] 吴小鸥.新n程改革教材建设十年回顾及趋势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