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7月23日莱西市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7月23日莱西市暴雨过程诊断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数值模式分析资料、雷达资料等,对2016年7月23日莱西市暴雨^程的高空、地面形势及不稳定条件、垂直速度和雷达资料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主要受高空低槽东移与西太平洋副高北抬影响,副高边缘暖湿气流辐合上升,产生短时强降雨天气,并伴有雷电、大风,降水量级达到暴雨级别。

关键词 雷阵雨;副热带高压;短时强降水;诊断分析;山东莱西;2016年7月23日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237-02

短时强降水具有降水时间短、雨强大、局地性强的特点,易导致城市内涝和山体滑坡等灾害,城市内涝对交通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山体滑坡常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但短时强降水对水库蓄水方面有积极作用,短时强降水由于降水时间短,降水不能完全渗入土壤,有利于水库、河流蓄水。

自2012年开始,莱西市年降水量一直较常年偏少,大型降水天气过程偏少,导致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农田灌溉用水缺乏,生活生产用水紧张。2016年7月23日莱西市日降水量达到56.1 mm,小时雨强最大为45.0 mm,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莱西市的用水压力,水库蓄水增加,为处于拔节期的玉米提供了水分。

这次降水过程从2016年7月22日21:00开始,23日19:00结束,降水以阵雨为主,并伴有雷暴天气,主要降水时段在22日21:00―23:00,其中22:00小时降雨量达到45.0 mm。莱西市各乡镇降雨量分布不均匀,呈现北大南小的趋势,大部分乡镇日降雨量均达到暴雨量级。

1 环流形势分析

1.1 高空形势

从图1可以看出,2016年7月22日8:00,莱西市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88线北侧,随着588线北上,2016年7月22日20:00,莱西市位于588线边缘,同时,500 hPa高空低槽东移,莱西市受高空槽前和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共同作用,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和水汽供应。

从图2可以看出,2016年7月22日20:00高空700 hPa层上,莱西市位于西部低压和东部高压2个系统中间,有明显的低空西南急流,莱西市位于急流出口区左侧,具有气旋性切变,气流辐合,有利于上升运动。高空700 hPa和850 hPa层上,西南气流不断进行水汽输送,高空相对湿度增加,为莱西市带来充沛的水汽,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水汽条件[1-3]。

1.2 地面形势

从图3可以看出,莱西市受低压前部西南气流控制,与高空低槽相配合,具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有利于短时强降水的产生[4]。

1.3 不稳定条件

从图4可以看出,莱西市K指数一直在30 ℃以上,大气层结不稳定,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5-6]。

1.4 垂直速度

从图5可以看出,莱西市处于上升气流中,700 hPa垂直速度自西向东均匀增加,低层暖湿气流上升,低层辐散与高层辐合相配合,抬升力更强,产生强烈的对流天气。

1.5 雷达资料分析

利用雷达资料中组合反射率因子图,可以看到雷达回波自西向东经过莱西市,回波强度较强,且回波高度较高,雷达回波与降水强度、降水落区密切相关,同时可以看出雷电活动的范围[7-8]。

2 气象服务

此次降水过程属于明显的雷阵雨过程,持续时间短、降水强度大、分布范围广,导致部分路段出现明显积水情况,可能导致雷电灾害。为了减少损失,莱西市气象局积极提供气象服务,如7月22日针对雷达资料分析,及时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和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与应急办、水利局、城建局等单位联系,联合开展防御措施,避免损失;通过短信、微信、大喇叭、电视字幕等方式向市区及村镇各种气象信息。

3 结论

此次降水过程属于明显的短时强降水过程,具有降水时间短、雨强大、局地性强等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此次降水过程主要受高空低槽东移与西太平洋副高北抬共同作用影响。低空西南急流对上升气流的建立和对流的触发有重要作用。高空辐散、低空辐合,水汽条件充沛,大气层结不稳定等条件相互配合,有利于暴雨的产生。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及雷达反射率因子等对降水时段和降水强度的预报都具有一定作用。

4 参考文献

[1] 陈红,叶成志,唐明晖.2011年6月湖南两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对比分析[J].气象,2013,39(12):1580-1590.

[2] 廖晓农,倪允琪,何娜,等.导致“7.21”特大暴雨过程水汽异常充沛的天气尺度动力过程分析研究[J].气象学报,2013,71(6):997-1011.

[3] 尹洁,郑婧,张瑛,等.一次梅雨锋特大暴雨过程分析及数值模拟[J].气象,2011,37(7):827-837.

[4] 骆凯,李耀东,秦丽.一次华北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水汽过程分析[J].暴雨灾害,2010,29(4):307-314.

[5] 王婧羽,崔春光,王晓芳,等.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J].气象,2014,40(2):133-145.

[6] 王文,程攀.一次暴雨过程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3,29(1):1-11.

[7] 陈传雷,阎琦,吴艳青,等.2009年7月辽宁3次局地短时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26(4):12-16.

[8]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368-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