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的数学自主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的数学自主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人本主义视角下的数学自主学习强调学生自身的自我实现,关注学生由传统的“外在学习”转化为“内在学习”。它会使数学的学习不再是无意义的认知,而是有意义的,能引起身心变化的,使人为全人的学习活动。

【关 键 词】人本主义;自我实现;内在学习;数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1-0152-02

数学教育长期以来关注的是课堂教学和教师辅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各类学习模式和方法相继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回头来看,学生在离开学校和教师的情况下,对于数学的学习几乎是零,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力并未在学校内部培养起来,几乎很少有人在学业结束后能够坚持不懈的去自主学习数学知识,这不可谓不是学校教育的一大败笔。本文希望通过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视角来解析自主学习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以期望能较为清楚的给出一些上述问题的答案。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20世纪中期,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开始出现,其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7)。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实现自我。[1]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习者的最高要求是自我的实现。

马斯洛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力。而人的对于自我发挥和完善的欲望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已实现的倾向。当学生有这种自我实现的倾向时会形成内在的驱动力,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是为了达到自我实现依靠内驱力充分的开发潜能,自觉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模式,马斯洛称之为内在学习。

罗杰斯强调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主张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认知上的进步,更应该是认知和情感上的双进步,只有在情感和认知上同时进步才可以实现全人的教育目标,由此演化为教学上不仅应该注重结果,还应该重视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而有情感变化的学习相对于认知学习是有意义的,它强调学生的参与,学生的自发,全面的发展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这种有意义的学习更加接近于自主学习的模式。由此罗杰斯强调在教学中的学生中心原则,进而更加激进的想法是废除教师这一职业,或者是教师改编为学习的促进者这一角色。

二、数学学科自身的独特性

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中学科目,具有更加鲜明的特征。首先数学学科的科学和严谨、规则和程序的明确,使得数学的逻辑性是严谨的,不可更改的。而中学阶段是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关键时期,数学的学习对学生身心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次是中学数学属于初级数学阶段,由具体到抽象的转换是这一时期的难点。数学学科的原则和灵动,是中学数学学习者最为头痛的事情了。对于看似已经掌握的定理概念,换一种具体环境就会出现另一种现象,众多的独特性质使得数学的自主学习变得更加困难。

三、人本主义视角下的数学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者在完全自主的前提下,学习者自己对知识由不知到知之,由知之到完全应用的全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和持续性,强调学生身心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注意使用元认知策略和周围一切有利于自身学习的条件设施,包括图书馆、参考资料、周围同学同事、公开课、教师讲解等等各类因素。

从人本主义的视角来看,数学的自主学习应该关注以下的5个方面:

1. 关注自我实现和数学价值在自我实现中的突出作用。人从自身本能出发,都有自我发挥和完善的欲望,这种欲望是在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下的自我实现,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欲望和要求。自我实现有来自外在的期望和压力,也有内在的自发的期望和压力,我们不便说到底哪一种更好,但不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经过社会规范和约束后的自我实现都是值得肯定的。在这里我们将数学的社会价值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发挥作用的显性作用,应用数学的作用便是如此。另一类是对人类自身思维发挥规范作用的隐形作用。数学的显性作用对不同期望的作用有大有小,不可一概而论。但数学的隐形作用对人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认识数学在自我实现中的关键作用,是数学自主学习的前提。

2. 关注自我实现到内驱力的转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有内因和外因的分类,而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要靠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核心。在自主学习中内驱力是自主学习的内因,通过内驱力的强大的支撑,自我实现才会得已实现,自我实现的欲望或期望只是自主学习的外因。自主学习中要关注自我实现的需要到内驱力的转化,只有将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功转化为内驱力才能够进入真正的自主学习,现实中常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用人本主义来看其实是说有志者的自我实现是明确的,只有明确的自我实现才会产生长久的内驱力,而无志者的自我实现不够明确,造成最后内驱力的不够长久和持续。明确的自我实现是内驱力强劲和持久的前提。

3. 关注数学学习中的知情两者的相互促进。在自主学习中,靠内驱力进行的学习活动是情感和认知同时进行的学习,情感和认知二者的相互促进是自主学习得已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如果在长期的学习中并未充分发挥认知和情感的相互促进,那么这种学习并不是真正的有意义学习,只是知识的灌输,不要以为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自主学习不会出现灌输,其实这种自主学习中的灌输是存在的,只不过这种行为是为了应付某一类考核,这种学习是不会持久的,也是索然无味的。

4. 关注在自主学习中的自我评价和元认知。自主学习的突出特点是评价的自我性,这是在自我实现和持久内驱力的支撑下进行的,人讲“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能够客观公正的看清自己,评价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这个人离成功是不会很远的。自我评价需要有元认知这一自我评价的武器,对元认知有充分的掌握也是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

5. 关注自主学习中的可持续力的养成和保持。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而持续内驱力其实就是内部的驱动力,内心强大的心力,实际上是一种感情状态,而影响人类感情的因素很多,人的感情也会随着许多未知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某个性格平和的人某一天也可能变得暴躁。在自主学习中,内部驱动力是整个自主学习的核心,如何养成和保持一种长久的持续的内部驱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制定适当的中长期目标和短期计划并不折不扣的执行,使之形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自主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尤其重要,我们自主学习的开始就是自我实现的明确,自我实现一旦明确,内驱力自然形成,但内部驱动力作为一种感情的不稳定性是自主学习所面临的最难点,如果能够解决内驱力的持久性问题,加之元认知的辅助和知情二者的相辅,相信自主学习的高效和持久不是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第二版:203-207.

作者简介:杨朝(1988-),男,山东济宁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