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胸骨后隐痛6个月,进食后加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胸骨后隐痛6个月,进食后加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病历摘要

患者,女,40岁,6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胸骨后疼痛,为持续痛,进食加剧,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口腔溃疡,无胸闷、气喘,无反酸、胃灼热等症状,先就诊于某医院,行胃镜等相关检查后,诊断为食管溃疡,给予对症治疗,效果差。后就诊于某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为白塞病,给予免疫抑制、改善循环、调节代谢等治疗,症状稍减轻,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病程中饮食、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

入院查体 T36,7℃,P80次/min,R26次/min,BP122/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语明,自主,呼吸平稳,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黏膜无黄染,颈部未触及肿大浅表淋巴结。头形大小如常,发黑,头发分布不均匀。双眼睑无水肿,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心律规整,心音有力,胆囊区无压痛,Murphy征阴性,余阴性。

辅助检查 入院时胃镜(外院)示食管溃疡性质待定、浅表性胃炎,胃镜病理示食管溃疡。血沉、尿常规、血生化、血常规、肝功、抗核抗体谱、免疫球蛋白、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胸部CT(外院)示双肺、纵隔及心脏CT平扫未见异常。上腹部MRI(外院)肝左叶近肝门区异常信号,血管及肝管影示左肾上腺异常信号,考虑囊肿;胰尾部与肝脏之间类圆形异常信号,建议增强。腹部强化CT(外院)示符合左肾囊肿。

胃镜(本院)示食管溃疡性质待诊、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理诊断:(食管)黏膜慢性炎症伴鳞状上皮增生及溃疡坏死、肉芽组织形成。

入院诊断 食管溃疡性质待诊,胆汁反流性胃炎,左肾囊肿。第1次查房(入院第1天)

实习医师 汇报病历如上。

住院医师 综合上述病史、症状、体征,该患者以食管溃疡性质待诊,胆汁反流性胃炎,左肾囊肿收入院。暂给予泮托拉唑抑酸、替普瑞酮保护胃黏膜、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对症及支持治疗。待主治医生查房后再制定下一步诊疗计划。

主治医师 支持住院医师的初步诊断,并继续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对症及支持治疗,患者食管溃疡在外院治疗疗程较长,但恢复差,建议患者携我院病理切片至上级医院,待病理切片会诊意见反馈后进一步协助诊治,必要时行超声内镜进一步检查。

第2次查房(入院第3天)

住院医师 患者自述进食后仍胸骨后疼痛,无胸闷、气喘,无反酸、胃灼热,无恶心、呕吐,精神一般。查体:腹部平坦,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胆未触及,肠鸣音正常。患者上级医院病理科会诊意见:(食管)黏膜慢性炎症并溃疡坏死。超声胃镜示食管黏膜粗糙,粉红色,距门齿30~35cm见不连续性、不规则片状溃疡性病灶,周边黏膜隆起增生,最大截面约占管腔2/3,NBI示部分黏膜下血管不规则。取组织6枚,组织弹性可。超声所见:食管病灶处黏膜层消失,黏膜下层明显增厚,最厚处约4.5mm,大部分与固有肌层分界不清,部分回声偏低。

检查诊断:食管溃疡性质待诊(炎性增生,癌性待排)。

主治医师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发病过程及超声内镜结果,食管溃疡性质诊断不明,考虑食管克罗恩病可能性大。克罗恩病是一种胃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的全壁层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可累及从口腔到整个消化道的一段或可同时侵犯若干段。病变部位分布中小肠、回肠末端约占90%,食管发生率

主任医师 结合患者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该患者疑诊食管克罗恩病,但需进一步排除贝赫切特综合征、食管结核、食管癌。

贝赫切特综合征 又称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慢性疾病,基本病理改变为血管炎。临床上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和眼部病变最为常见,全身各脏器均可受累,可行皮肤刺激试验、病理学检查及血沉。结合患者病史诊断,只有口腔溃疡表现,而无其他眼部及关节等临床表现,且血常规示血沉正常,基本可排除该病的可能性。

食管结核 食管结核患者多有肺结核病史或结核接触史,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部有陈旧性结核或有活动性结核病灶。食管结核临床症状轻,由于结核性食管狭窄引起的吞咽困难进展较缓慢,常表现为非进行性吞咽困难,实验室检查食管结核皮肤结核菌素试验(PPD皮试)及血清结核抗体结果常阳性。结合患者既往无结核病史,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排除结核。

食管癌 食管癌患者常以吞咽困难或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但病程进展较快,短期内体重明显减轻。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及内镜检查可确诊。结合患者胃镜及多次病理活检,患者食管肿瘤依据不足。

下一步诊治方案 ①抽血化验结核菌素试验以进一步排除结核;②完善胶囊内镜检查以明确小肠有无溃疡进一步病变,如存在多发溃疡(周边红晕、中间坏死)可进一步支持克罗恩病诊断;③请病理科协助再次阅片,有无肉芽肿存在;④因克罗恩病确诊需病理存在非干酪样肉芽肿,但常规内镜病理组织阳性率较低。如上述则排除结核病,临床诊断克罗恩病。

食管克罗恩病的治疗目标是及时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疾病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基本采用内科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皮质类固醇、氨基水杨酸、免疫抑制药等药物的应用和营养支持治疗。在征得家属同意下,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并定期复查胃镜,观察治疗效果。

第3次查房(入院第5天)

主治医师 患者结核斑点试验阴性,胶囊内镜检查示小肠息肉,结肠镜示结肠炎(轻度)。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并同意诊治方案,目前考虑疑诊食管克罗恩病,可应用泼尼松及硫唑嘌呤治疗,但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程长、不良反应大,家属表示知情理解。嘱患者泼尼松37.5mg联合硫唑嘌呤50mg治疗,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及血常规,复查胃镜观察治疗效果。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大致正常,复查胃镜食管病变较前明显好转,结合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诊断食管克罗恩病成立。嘱患者出院,激素定期减量,并复查血化验结果及胃镜。

后记

本例患者有食管溃疡表现,经抑酸、抗感染治疗无明显缓解,基本排除食管反流引起的食管溃疡;患者多次活检均未见肿瘤细胞,可排除食管癌、食管淋巴瘤;患者既往无结核病史,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排除结核。克罗恩病从口腔至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但病变多位于末端回肠及邻近结肠,食管克罗恩病较少见。内镜诊断阳性率不高,超声内镜可见食管结构、层次破坏。本患者食管结构破坏,经正规抑酸、抗炎、保护食管黏膜等治疗无效,加用硫唑嘌呤、泼尼松后症状明显缓解,口腔、食管溃疡愈合,进一步支持食管克罗恩病的诊断。

食管克罗恩病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或吞咽困难,易误诊为食管溃疡、食管癌、白塞病。应反复行胃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才可确诊。

本例诊疗过程提示:①食管克罗恩病少见,临床医师要对单发、孤立性食管溃疡提高警惕;②该患者缺乏该病的典型镜下特点,需多次复查胃镜并给予多次活检;③需注意单纯食管溃疡、食管癌及食管结核的鉴别。提醒临床医师对正规治疗难以奏效的常见病需及时调整思路,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