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说文解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起“说文解字”,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语文教学,其实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也离不开它。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数学水平低下的学生,对数学文本的敏感度差、理解慢,常常是一知半解,进而养成机械地、呆板地解答问题的习惯。比如,有些低年级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见到“多”就用加法解,看到“少”就用减法做,求长方形的周长,必用“(长+宽)×2”来计算,假如你用“长+宽+长+宽”来求解,他还会认为你的解法另类,甚至于认为是错误的!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学生对数学文本中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不透彻,或者认识上有偏差,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适度地、适时地、恰当地说字、解词和释句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此举例谈谈小学数学课说文解字的几个方法。
一、联系生活,解析词句
数学语言虽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但经过了多次的抽象与概括,形成了简要、精练的风格,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距离还是较远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而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生活语言来阐述数学概念或术语,使学生感到亲近,也容易理解。
还以教学“周长”为例,上课时,教师提出“什么叫周长?”后,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可先带学生到教室外面实地体验,比如沿着学校教学楼四周走一圈,或沿着多边形花坛走等,再让每位学生任意选择一片树叶带回教室,在纸上用铅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教师阐述:物体的边线可直可曲,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教学楼和花坛的边线总长度分别是它们的周长。通过对“周长”一词这样的体悟、解读,领会“周长”的实质含义,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然会明白长方形的周长有多种求法。
再如,学生开始接触“速度”这个概念时有些茫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教学环节。第一步,让两名同学从同一地点出发,以不同的速度朝同一方向行走,并提出问题“他们谁快?”,学生一定能够回答。第二步,提问“如果把两个人放在不同的地方行走,你能说出谁快吗?”,这就不好回答了,教师点拨:“为了便于比较,我们需要对两人行走的快慢程度进行度量。”第三步,提问:“汽车和自行车哪个快?”,学生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汽车快,教师不作评价,提出假设:“汽车一小时行了20公里,自行车一小时行了21公里,谁快?汽车站汽车一小时行了45公里,自行车5小时行了50公里,谁快?”学生感觉到这类问题并不那么简单。教师说明:“要准确地回答到底谁快,须设置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行驶的路程一样,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第二种情况:时间相同,谁行驶的路程远谁快。”为了便于比较,一般都约定成第二种情况,即时间相同,根据行驶路程的远近来定快慢,通常把时间定为单位时间,即1小时、1分钟或1秒钟等,进而推出“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行驶的路程,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重点是使儿童的感觉转化为概念。”在上述例子中,对概念词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并对学生进行多感观的刺激,促其领悟概念的内涵,有效地沟通了数学文本与生活感觉之间的联系,学生所学到的结论就不单只是文字的结论,而是对概念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创造了条件。
二、循序渐进,稳步提高
对数学文本当中字词句意义的理解,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通过长期循序渐进地训练,促成学生养成敏锐的直觉,这种直觉逐渐内化成能力,从而有效地、稳步地提高数学素养。
例如,“差”这个数学概念,一开始,学生对它很陌生,老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差”的认识。起始阶段,让学生比较两个物品,自主找出物品差别,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颜色、形状、大小等存在的不同。第二阶段,可从长度、质量等物理属性进行数学思考,如拿出两支铅笔,让学生比较它们的长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支铅笔的长度的差距,这个差距要么是零(等长的),要么有一个差值。接下来的阶段,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两个数的差就是把两个数拿来比较,“差”仅仅反映的是它们之间不同的部分,即差距,这个“差”可以理解为长的比短的多的部分或短的比长的少的部分(有时为零)。那么怎样求出差距呢?去掉或抵消两个数相同的部分即可得到。通过层层推进,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对“差”的意义有了深刻的感悟,也对“比多”“比少”类题型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后学习相关的文字题和应用题就会得心应手。
任何数学文本很难在经历一次接触后就能正确认识,特别是小学生认知水平不高,需要通过长期地、循序渐进地渗透培养,不断地巩固提高,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程度。
三、潜移默化,增强语感
语感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是思维活动经验的结晶。站在数学的角度,语感表现在审题时敏锐、快速地排除无关字词的干扰,把握题目的本质。语感的生成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平时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对关键字词句加以点拨、分析,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感受力。
有这样一道应用题:“爸爸今年48岁,比儿子的年龄大1/3,儿子今年多少岁?”这一题中的第二个条件“比儿子年龄大1/3”较难理解。教学时可先把它翻译成:(48岁的爸爸)比儿子年龄多儿子年龄的1/3。接着把它变换成:(48岁的爸爸)相当于儿子年龄加上儿子年龄的1/3。再变换成:48岁的爸爸的年龄=儿子的年龄+儿子年龄的1/3,到此,此题的数量关系一目了然,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教学“梯形定义”的时候,在学生初步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出示如下三个判断让学生辨析:①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着梯形。②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着梯形。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总结得出:第一句话不准确,因为平行四边形也满足条件;第二句话仅多了一个“只”字,可它恰当地对梯形应具备的对边关系进行了界定;第三句话也能对梯形下定义,但不如第二句话精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文本解读时,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数学语感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遇到数学问题能很快地抓住文字的本质,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形成良好的数学语感,从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做到联系生活说字明义,解词辨惑,释句知理,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长期的积累,形成一定的数学语感后,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同时也要注意,在平时的解题训练中,我们可以把关键字、词、句加以扩展、补充、演变,解析成容易理解的生活语言,这是学习过程的需要,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判断、空间想象等能力的需要,但最终还要回到书面语言,因为书面语言是标准语言,它精确、简练,是人们在大范围内交流用的共同语言。
(作者单位:安徽省枞阳县义津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