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村老区走上小康之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村老区走上小康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阳春市岗美镇黄村是革命老区行政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广东人民抗日第六团经常活动的地方。该村有15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823户、3396人,有耕地面积4500亩。过去,该村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条件都比较差,交通不便,生产用水困难,往往因干旱有种无收;同时,村民受自种自给的小农经济观念束缚,商品意识淡薄,是岗美镇比较贫穷落后的行政村。如今,村民家家种蚕桑,户户养母猪,全村种蚕桑3500亩,人均超过一亩桑,成为阳春市有名的蚕桑专业村;全村养母猪2400头,户均近3头,每年向外销售猪苗超过40000头;年上市商品猪8000多头;养母鹅800只,年上市鹅苗15000多只,上市商品鹅近万只;鱼场养鱼320亩;外出务工420人。去年,该村人均收入7848元,是岗美镇人均收入最高的行政村,比全市人均收入7342元还高。全村农户基本都建起了楼房,人称“蚕桑楼”。

过去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今天能走上致富路,主要是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村民不断更新观念、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结果。

黄村在岗美镇西北方向的漠阳江边,是一个比较偏僻的老区村,距阳春市区15公里、镇13公里,村版图是三角形状,北面是山,西南面是漠阳江,唯一的通道在东边直通春城街道办的七星村委会接春江公路,是一个交通死角。路通财通,2001年开始,村党支部、村委会把工作重点放在道路上,至2009年,连续9年,共筹集资金240万元(交通部门补贴除外),铺设硬底化水泥路17.5公里,其中通村委会的公路6公里,自然村道11.5公里,实现了寨寨通硬底化水泥路。该村彻底改变了过去运输靠肩挑的状况,大大方便了村民的耕作和生产资料、农产品的运输。如今每天阳春市车站有两班公共汽车到村委会,村民出入很方便。

该村积雨面积少,水源全靠在漠阳江抽水。过去的渠道全是土渠,渗漏水严重,同时因土地全是沙质土,地下渗水也相当严重,日夜抽水都无法满足灌溉用水。村民辛辛苦苦种下的农作物往往因缺水失收,甚至颗粒无收,过去曾出现过村民因争水打架事件。为解决这一难题。2003年,村委会采取有关部门支持一点、村民捐一点的办法,筹得资金30万元,在邻村七星河建一水陂,开挖渠道3公里引水到黄村,解决了部分的耕作用水。近两年,村委会又争取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共筹得资金240万元,把原在漠阳江抽水灌溉的主渠、支渠全部建成三面光渠道,全长8.2公里,从而解决了耕作用水难问题。

种桑养蚕,收入可观,一亩桑年收入5000元到6000元,比种其它作物合算。但由于村民商品经济意识淡薄,加上村民生活所需购买不方便,在2005年前,每家每户都要留出1-2亩地种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村委会在村办公楼侧建起了12间商铺和一个600平方的肉菜市场,如今近100米长的小小商业街道已形成,除家电和大件百货、成衣等外,其它与小小的圩镇一样,生产资料、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村民也自觉地把自己土地全部种上了蚕桑。

黄村每年都有近14000担的蚕茧销售,过去,村民售茧要到距村13公里的岗美圩,而且整个岗美只有一个蚕茧收购站,售茧村民较多。为了方便村民售茧,村委会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筹集20多万元,购买了烘干等设备,建起了占地600平方米的蚕茧收购站,村民有茧当天可以销售,大大减少了售茧人力。

2005年5月,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杨大欢参加了阳江市在岗美镇召开的沼气工作现场会后,考虑到黄村家家户户养母猪、养蚕,发展沼气非常切合黄村的实际,于是发动村民建造沼气池。不到三年,全村800多户村民家家都用上了沼气,改变了烧柴草的传统,既省了打柴割草的人力,又保护了本村的生态环境。

十多年来,黄村党支部、村委会不但为村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做出了成绩,而且也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该村小学如今已是全阳春市村一级小学。该村450平方米的科技推广综合楼和老人活动中心250平方米的活动室主体工程已建好,宜居村庄的整治工作和深圳富通集团在该村投资建设五星级的国际养生温泉度假村正在施工中。

“我原来是外出搞小工程建筑的,村民信任我,1998年投票选举我当上村委会主任,至今已十多年了。”杨大欢表示,不会辜负村民的信任和期望,今后还会继续努力,把黄村建成一个规划科学、环境整洁、村民富裕、和谐稳定、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