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护理学硕士生心理健康状况释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护理学硕士生心理健康状况释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调查方法与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选定的院校中,通过统一培训的1~2名调查员向本校护理硕士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使用统一指导语,要求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回收后检查,剔除无效问卷。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研究对象中男13名,女260名;年龄22~40岁,平均(25.99±2.73)岁;有工作经验106名,无工作经验167名;城镇135名,农村138名;研一111名,研二99名,研三63名;独生子女69名,非独生子女204名;已婚51名,未婚222名;公费168名,自费105名;父母学历均为高中(含)以上89名,有一人高中(含)以上104名,其他80名。

2.2护理硕士生心理健康状况

2.2.1护理学硕士生心理健康现状正态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显示,护理硕士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均呈偏态分布。与医学硕士等的SCL-90评分比较时使用秩和检验。由于常模是以均数、标准差描述的,所以护理硕士生SCL-90与常模比较时采用单样本t检验。SCL-90总分90~275分;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12.45%。各因子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强迫症状18.68%,抑郁14.65%,人际关系敏感12.45%,焦虑12.45%,敌对11.36%,其他9.16%,偏执6.96%,恐怖6.59%,精神病性6.59%,躯体化5.86%。

2.2.2护理学硕士生心理健康与常模比较护理硕士生SCL-90评分除焦虑因子外,其他8个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全国青年常模[7];所有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3护理学硕士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与非护理医学硕士相比,护理硕士生SCL-90偏执因子评分较高,SCL-90总分及其他9项因子评分较低(P﹤0.05,见表2);与非医学类硕士相比,护理硕士生躯体化、强迫症状因子评分较低,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评分较高(P﹤0.05见表3);与本科护生相比,躯体化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硕士生SCL-90总分及其余8项因子评分均较低(P﹤0.05,见表4)。

2.3护理硕士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对护理硕士生SCL-90总分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组﹥26岁者得分低于≤26岁者,公费者低于自费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CL-90总分为因变量(总分﹤160为检出阴性,赋值为0;≥160为检出阳性,赋值为1),以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年龄组、学费来源、解决问题、自责4项进入回归方程,见表5。

3讨论

3.1护理硕士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调查显示,护理硕士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青年常模、大学生常模,但仍有12.4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几个症状依次为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这与张艳春[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邢海燕等[10]采用SCL-90调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阳性检出率为21.79%。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可能与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有关。随着大学扩招,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的学历要求也逐渐提高,许多职位要求应聘人员有硕士学历;另一方面,经过研究生阶段培养,护理硕士生在人情处理及待人接物上比大学生更成熟稳重,能够很好地利用已有的社会支持网络,对待压力及应激事件能够更好地应对。

3.2年龄与学费来源对护理硕士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242)是护理硕士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学费来源(OR=2.982)是危险因素。与李军[11]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而言26岁以上的研究生心理及人格发育基本已经成熟,且部分已婚,当他们遇到学业、就业、生活中的压力时,能够寻求到的帮助比较多,有心理问题时也能找到更多的对象去疏泄,采用多种方式去解决问题。随着自费生比例的增加,每年学费和每月的生活费已成为他们沉重的负担,而国家及学校的奖、助、贷系统主要面向本科生,研究生获得资助的机会非常少,加上部分高校已经取消研究生的研究经费,这些费用主要靠研究生兼职解决。成年人的消费水平与学生的生产能力之间很难平衡。

3.3应对方式对护理硕士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3.1解决问题对护理硕士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届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它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重点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个体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进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12]。解决问题和求助是积极的、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的应对方式,本研究中解决问题(OR=0.357)是保护因素,与刘寒等[1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当个体面对应激的时候,能够积极地面对和解决,主动寻求外界的帮助,有利于发掘自身的潜能,而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成功地解决问题,从而起到平衡心理、保护心理健康的作用。为此,应加强护理硕士生应对能力与技巧的训练,注意引导和鼓励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来面对问题,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3.3.2护理硕士生强迫症状以强迫人格为突出代表,表现为:对自己要求极严格,力求完美。本研究中95.00%以上为女研究生,女性性格细腻,考虑事情面面俱到,这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她们的学业,而成功又进一步强化她们的个性,给她们带来压力,使她们很难对自己做的事情感到满意,稍有不足就归咎于自身的欠缺。当个体自责的时候,会一味放大自己的缺点或做错的事情,只一味的沉浸在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检讨中,以至于忘记去做面对问题时应该做的事情。这些负面的情绪虽然能给人分期的动力,但过多的负面情绪会使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综上所述,护理学硕士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仍存在一定心理问题。护理硕士生教育者应该关注年龄较小、自费研究生群体,在护理学硕士生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其解决问题的成熟应对方式,从而帮助护理硕士生调节心理状态、维护其身心健康。

作者:刘素花 刘桂萍 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