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江边春水轻推移,斗舰中流自在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江边春水轻推移,斗舰中流自在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已成为常态,但度的把握仍是一个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即计算机辅助教学。辅助是其性质,提高教学质量、使学习者实现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是其目的。多媒体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个工具,任何教学工具都不能代替教学本身。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该持之有度。

一、“度”的准星――多媒体运用的“三性”

要持之有“度”,就要认识多媒体运用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限性。

所谓“针对性”,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用来支持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的,它主要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实际问题。语文学习是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牵涉到整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信息的多元化、丰富性、深刻性可以很好地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地支持教学工作。

比如琦君的《泪珠与珍珠》,教师利用计算机的功能,选择了大量的声像资料为语文教学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旁征博引诗词文赋、传说新闻,拓宽学生视野,有效地解决了课堂教学的难点。当《谁的眼泪在飞》的音乐伴随下课的铃声响起,学生心中回味的是:“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里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人活着,当哭则哭,声音不悲不苦,为国为民啼出血路。人死了,让别人洒下诚实的眼泪。数一数,那是你人生价值的珍珠。”这种教学效果是过去靠语言、图片无法达到的,而这堂课教师运用多媒体主要也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哲理,品味人生的诗意。

再如,曾观摩过一节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马的世界》,这堂课的成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课前分配了学习小组,明确了各自的任务。课堂上则依循“说马―议马―拓展―升华”的过程来进行。“说马”环节是五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各有分工(主持人、解说员、电脑操作员等),各用5分钟用多媒体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关于马的话题”“关于马的俗语”“关于马的故事”“关于马的艺术作品”“关于马的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依照传统教学手段半堂课是无法完成这些内容的。基于这些内容与认识,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了“用3个有关马的成语串一句话”的练习,最终归结到关于马的价值思考。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运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所谓“灵活性”,就是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工具作用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丰富内涵,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且扩大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空间。

既然是工具,就有一个用与不用,多用与少用的问题。这恰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灵活性的体现。

“灵活性”意味着当用则用。当用时,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这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图像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动画功能,还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这一种高度视觉化信息传递工具,可以弥补学生有限的感性认识,拓宽他们的视野,把许多远离学生实际的、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内容,用明白易懂的形式展示在他们眼前。它可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会对语文教学起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效果。

“灵活性”意味着不当用则坚决不用,弃之不惜。因为不当用时,画面的展示、音乐的播放等音像材料的运用表面上看确实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实际上却是学生受到了较之于传统课堂更多的热闹的干扰。以多媒体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也就大,自然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就小,在有限课堂上的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训练也就不可能得到实现。事实上,现在学生上多媒体课有上电影娱乐课的倾向,习惯于轻松地看看画面,听听音乐,等着课件上出现文字抄一抄,而缺乏真正的思考。我想,这绝不是任何一个精心去备一堂多媒体课的教师希望看到的情况。问题就在于,我们自己是不是将多媒体课上成了学生来浏览几幅画面或欣赏几段音乐的一堂课。有人说,我所选择的音像资料当然是与教材有关的,但这里还有一个准确与否、放入教学环节的科学与否的问题。喧宾夺主的多媒体教学不进行也罢,否则因多媒体使用失当会使教师的一场辛苦颗粒无收或是得不偿失。

“灵活性”意味着有的课需要用5分钟,多媒体就只用5分钟,画龙点睛当然胜过画蛇添足。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多媒体是功能强大的教学辅助工具,计算机应用于辅助教学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而课件的演示仅仅是一个方面。微课小单元攻坚克难辅助教学,作文课上利用WPS2000写作文、修改作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图片、音像资料的展示,互联网上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等,都是计算机在辅助教学中的灵活运用。计算机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所有活动都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内。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灵活形式和丰富内涵的再认识,会极大地开阔我们的视野。像北京四中等学校在这个领域就已经有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可资借鉴。

所谓“有限性”,是指在我们看到多媒体技术明显优越性的同时,要清楚技术是永远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的。就如《计算机能思维吗?》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机器的‘思维’本质上是人赋予的,人的思维是自然界、宇宙间最复杂的系统之一。机器固然能具有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但人脑还有意志、灵感、性情和精神,这些却是计算机所无法企及的。”有人曾论断: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教师永远不会失业。我很赞同这种观点。因为机器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很多问题,但永远不能代替人脑。再好的工具要真正发挥其效力也要看人是如何运用的。教师的创造力、教师的激情、教学中师生情感的交流、思维的互动是其他媒介所不可取代的。即使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为教师的教学服务,而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任何时候我们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非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故而,“辅助”决定了多媒体的被支配的地位,是否使用多媒体,用多用少如何用,应取决于教材的内容、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取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言传授的特殊性等都决定了我们要好好把握多媒体使用的度。2004年9月在全国第二届“汉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研讨会”上,一位教师的《雷雨》只用屏幕展示了几段课文,他这堂课就其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活动过程而言,屏幕展示课文环节是可以抽掉的,但他的这堂课无可争议地得了一等奖,理由就是师生及听课者都入境了,进入了曹禺先生的台词魅力世界,进入了周朴园、鲁侍萍的情感世界。“汉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研讨会”展示了一种态度:技术是服务工具,需要就用,不需要就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