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中生语文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中生语文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摒弃课堂上的学术专制主义,创设一个平等的对话教学平台。对于学生阅读中的发现,哪怕是一点点进步和创新,教师都要细心发现,高度重视,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

【关键词】语文创造性阅读能力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进行创造性阅读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的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文本应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的意义”“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做到“有创意的阅读”。提倡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是对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笔者就此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高中学生应当可以掌握多角度和多层面的阅读策略,使自己具有问题意识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创造性阅读发端于问题。能否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衡量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前提。问题意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能力的提高过程,也是思维走向敏捷,思想走向深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于自身的潜能被激发出来而倍感喜悦,也因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而倍感自豪。其余的同学也由于分享别人的喜悦而备受鼓舞。在这种积极情绪的感染之下,整个群体就能够爆发出巨大的学习动力。

在我国,孩子先天的问题意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呵护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很淡薄。面对这种现实,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越发显得重要。每一个有理想的高中学生都应自觉建立问题意识,能深入文本提出问题。从教师这方面来说,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要具有开放性,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广阔的思维空间,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要善于发现文本的创作空白

文本的意义包含着许多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去体验作者的创作意图,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同时对文本叩问、质询、反思、加工,从而重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三、要有颠覆重建的底气和勇气

颠覆重建就是读者以颠覆表达意义的方式,重建自己对于文本意义的理解。以《祝福》主题为例:历来人们认为祥林嫂的悲剧是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残酷迫害造成的。但有的同学却凭着自己的底气和勇气向传统叫板,认为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力量的迫害,包括鲁四老爷、祥林嫂的婆家、包括柳妈在内的鲁镇上的人们;二是自然力量的摧残,不可抗拒的因素。包括两个丈夫的病灾和吃了阿毛的狼灾。上述五条线索切断任何一条,祥林嫂都有活下来的可能,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祥林嫂的死都归结到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迫害上。这就是一次对传统文本意义的成功颠覆,成功重建。

四、创设一个平等的对话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创新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摒弃课堂上的学术专制主义,创设一个平等的对话教学平台。对于学生阅读中的发现,哪怕是一点点进步和创新,教师都要细心发现,高度重视,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当课堂上有不同的声音时,如果专制地否定,我们所培养的就只是一批又一批没有个性却有奴性的模式化的人,学生的创新火花消失殆尽,这实在是课堂上的悲剧,教学中的不幸。要允许有独特不同的观点存在,有时还需采纳学生的建议,大胆变更教学方案。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有学生对经典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质疑:把“荷香”比做“歌声”似乎并不最好,若改为“笛声”可能更符合文中所描绘的宁谧的意境。对这种极具创新特色的“发现”,教师应当即予以表扬,然后原来的教学方案,鼓励全班同学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来改写这个经典名句。赏识是学生质疑、大胆创新的催化剂。学生的创造热情被大大激发,从同学们的口中蹦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句子,像“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天外飘来的悠远的钟声似的”“仿佛摇篮边母亲轻轻的抚拍似的”“仿佛蒙娜丽莎嘴角绵绵的微笑似的”等等。

学生思如泉涌,沉浸在创造的兴奋中。这堂课培养了学生不盲从古人、不盲从名家、不盲从教师的独立精神和主体意识,发现、保护和挖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使学生的真知灼见没有“胎死腹中”,实在是课堂上的幸事,教学中的幸事!

五、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和开放的心态

心理学表明,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自己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和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极大地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但是,创造性阅读也有底线。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不是廉价地认同和赞赏,而是要重视,要严肃对待,要以学生的独特体验作为条件和起点,借助文本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发挥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深广的影响作用。所以当学生的独特体验与作者的生活体验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深研文本,既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又扩展其间接的生活经验,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的独特体验“篡位”,凌驾于作者和作品的意义架构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