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市场:英国投资者的机会与挑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市场:英国投资者的机会与挑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英国艰难地从近年来全球经济衰退中恢复之时,中国面对衰退的严重冲击却几乎毫发无伤——自2007年以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广袤而多样的中国市场英国企业和企业家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自去年10月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访华后,英中两国的年度双边贸易达到创纪录高位(700亿美元),并朝着2015年1000亿美元的目标迈进。

英国投资者如何看待中国市场?

英国招聘与就业联合会(U.K.

Recruitment and Employment Confederation)的数据显示,由于通胀较高且名义工资增长缓慢,英国消费者的实际收入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逐渐下降。相反,中国的工资增长一直在加速,人民币也在逐步升值。中国消费者不仅将拥有更大的实际消费能力,由于社会福利和医疗保健计划的完善,他们的消费倾向也会增加。在英国企业和投资者急需国内经济增长的同时,中国已经爆发了一波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浪潮。赶上这一浪潮已成为如巴宝莉、捷豹和劳斯莱斯等英国消费品公司的焦点。

越来越多的英国企业将业务扩展到了中国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的城市,它们可以在这里获益于低投入成本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对于英国投资者而言,中国的资本市场也适合多样化和增长目标的达成。伦敦证券交易所占中国境外人民币交易的62%以上,但在2014年之前,所有交易行为都需通过香港才能完成。2014年1月9日,伦敦证券交易所启动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交易所交易型基金(ETF)。自此,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投资者首次能够直接通过伦敦证券交易所来投资中国内地地区排名前50的公司,这表明了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增长的信心。

英国投资者能从中国得到什么?

20年前,英国企业与中国做的生意通常都是外包生产,利用中国的低成本原材料和劳动力。随着人民币升值和薪金率增长,中国大城市的生产成本不再像以前那样具有竞争力。然而,英国的企业和机构仍可在中国找到许多新的机会领域。

首先,每年前往英国接受培训和教育的中国学生约有8万名。对英国的大学而言,中国的教育市场非常广阔,因为大多数中国学生仍然在拿中国的学位。宁波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和西交利物浦大学(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是第一代英中合作大学的范本。

其次,不惜一切代价寻求增长的经济模式已经污染了中国大部分的空气、水和土壤。随着中国公民越来越富裕,英国的绿色技术企业可以在中国给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找到越来越多的市场。例如,四川省政府2013年宣布,将在空气污染防治上投资62亿人民币。对于提供英国的专业知识、空气污染控制和机动车排放预防技术、出售脱硫和废水处理设备等服务的英国公司,这里孕育着大量的机会。

第三,中国富裕的中产阶级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英国农民生产的一些牛奶是世界上质量最高但价格最低的。英国最大的乳品公司Dairy Crest最近斥资4000万英镑建设了一个新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工厂,以求进入中国市场。2013年10月,中国国有企业集团接洽了英国奶农,并直接提出希望购买数百万公升牛奶。上述三个领域里的机会不过是冰山一角。其他的机会包括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金融和专业服务、信息通信技术和先进工程技术、生命科学、城市规划等。

在华英国企业面临哪些挑战

“中国人喜欢劳斯莱斯。”劳斯莱斯的首席执行官在去年的上海车展上说。然而,英国品牌不可能仅仅因为它们来自英国就能吸引中国客户。英国企业在中国做生意,会面临来自三个方面的竞争。

首先就是来自其他外国公司的市场竞争。2011年至2013年期间,明略行(Millward Brown)在中国的10个城市进行了一次调查。中国消费者首先会想到的20个国外品牌中,只有奥妙是由英荷合资公司销售的。

其次,除了国外的竞争对手,英国企业还必须与中国国有企业以及一批快速发展的国内创业型企业竞争。大多数中国国有企业都在海外上市了,并且能获得中国政府大规模的财政激励。英国企业无法获得高度管制行业的准入,如银行和电信业。

第三,在其他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中小型企业也开始与英国企业竞争。英国两大零售商乐购(Tesco)和马莎百货已在中国开设了多个门店。在艰难地挤入中国零售市场后,两家零售商在近几年都出现了亏损。它们的市场份额并没有输给其他外国竞争对手,如沃尔玛和家乐福,但却输给了联华等中国连锁店。中国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手段并不仅仅是依靠价格,还依靠产品质量、创新和品牌化。

英国企业要拓展在中国的业务,需要弄清因中国独特历史、政治和文化背景而来的种种复杂因素。对于那些在中国市场苦苦挣扎的英国企业而言,通常我们都会从它们身上发现三个错误。第一,一些企业并没有考虑到当地情况,将经营策略和模式本土化。它们将那些在英国行得通的做法移植到中国,几乎不加以本土化改变。第二,英国企业的管理者常常会忽视中国本地团队负责人的意见,而这些负责人往往更了解当地的情况。第三,一些英国企业没能找到信誉良好的本地合作伙伴,以帮助它们在短时间内渗透当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