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门脉高压 脾切除加断流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门脉高压 脾切除加断流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门脉高压;脾切除断流术;围手术期;护理

门静脉高压是我国常见病,90%以上是由于肝脏疾病引起,以肝炎肝硬化最为多见,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多采取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及脾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并发症。但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就诊时多数病程已较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肝功能异常,手术切除损伤大、出血较多、肝功能损害严重, 术中、术后并发症多。围手术期的护理对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非常重要。现将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 217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54例,女63例,年龄21-67岁,平均48岁。其中179例为肝炎后肝硬化, 38例为血吸虫肝硬化;94例合并脾亢;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者121例;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70例、b级47例。其中行单纯脾切除术79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38例,均为择期手术。

2结果

本组176例治愈出院,术后并发症61例,其中出血37例,腹水49例,感染11例,胃漏1例,58例经治疗后好转,3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

3 护理方法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术前应耐心安慰开导患者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向其介绍治疗方式、手术的必要性、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疑虑和担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手术。

3.1.2 休息与饮食:患者应充分休息以减少体能消耗,降低肝脏代谢负担,降低门静脉压力,增加肝脏血流量,有利于肝细胞恢复(1)。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细软饮食为基本原则,有肝昏迷先兆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3.1.3术前准备:术前12周予以护肝、补充维生素k1等治疗,术前12小时禁食,常规备皮,留置胃管,导尿,术前晚及术晨用偏酸性溶液灌肠以清理肠道积血,预防肝性脑病。

3.2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有条件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记录24小时出入量。由于门脉高压患者多合并肝功能不良,凝血机制障碍,手术创面大,患者术后易发生出血,术后需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变化,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等症状;注意腹腔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每12小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

3.2.2保护肝脏:术后常规给予氧气吸入;禁用或少用易引起肝功能损害的药物,术后常规给予护肝治疗,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等。

3.2.3 观察和预防并发症 :

(1)肝性脑病 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不良,加上手术创伤,易发生肝功能衰竭。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肝功能,若发现患者有神志淡漠,嗜睡,谵妄,或烦躁不安,双上肢扑翼样震颤,有性格行为的改变等应立即通知医师,遵医嘱测定血氨浓度,对症使用精氨酸、支链氨基酸等降低血氨水平,并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减少血氨的产生[1]。

(2)上消化道出血 断流术后12天内多有轻度的上消化道出血,多为胃粘膜的急性应激所致。若术后活动性出血,则考虑断流不彻底、门脉高压性胃病加剧[2]。术后应密切注意胃管引流物的情况及血压、呼吸、脉搏及尿量变化。若患者胃管引流大量血性液体,出现脉搏细速、四肢湿冷、血压进行性下降,应立即通知医生,并急查血常规、给予补液、输血、输冷沉淀等处理,必要时做好急诊再次手术的准备。

(3)术后感染:脾切除、断流术后患者多有不同程度发热,可持续12周。一般术后一周内出现的不超过38.5℃,多为吸收热,应予以物理降温处理。术后持续高热、有感染中毒症状、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者,应考虑术后感染,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并保持引流管通畅[3]。

3.3 健康宣教: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粘连性肠梗阻等(4),促进术后恢复;注意生活规律,避免劳累;饮食应少食多餐,避免粗糙、辛辣刺激性食物,根据病情分别给予高蛋白或限制蛋白饮食。出院后遵医嘱继续护肝、利尿等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肝胆彩超、乙肝三系、乙肝dna等。

参考文献

[1]李丽凡, 黄向薇.门脉高压症12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9(18):7249

[2]徐均耀, 杨镇, 王雄彪, 等. 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4, 19( 3) : 133

[3]姜景艳, 李文艳, 马威,等. 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医药论坛杂志., 2007, 28 (19): 124

[4]顾玲. 脾切除联合门奇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32例的护理. 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22): 3491-3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