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美佛乐 教化心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美佛乐 教化心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5年11月11日(农历九月三十),药师佛诞日,上午九点,第七届北京传统音乐节“寺院的声音”――佛教音乐学术活动在北京智化寺大悲堂隆重开幕,将本届音乐节推至白热化。此次佛乐学术活动含“佛乐薪传”学术研讨会与佛教音乐会展演,旨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教育。

一、开幕式

开幕式由北京传统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樊祖荫教授主持。樊先生首先揭示了佛教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心理和维系社会人伦等方面的巨大功能,对此次佛教音乐学术活动的意义予以肯定,指出本次学术活动将为下届北京传统音乐节以佛教音乐为主题埋下伏笔,提供有益经验。

北京智化寺博物馆馆长薛俭先生对与会嘉宾、高僧大德与专家学者的光临表示欢迎,并对智化寺的历史与新时期的文化使命作了简要介绍。薛馆长指出,从明初正统八年(1443)建寺始,智化寺几经沧桑。上个世纪初以杨荫浏、查阜西等为首的音乐学者开启了智化寺京音乐的考察与研究工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本届北京传统音乐节设置“寺庙的声音”板块,意义非凡,相信各位专家、学者通过思想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后一定能获益良多。

北京传统音乐节执行艺术总监、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指出,传承文化,莫善于乐,佛教音乐在历史长河中担负着传承华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佛教音乐具有传承与教育的功能,这也是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深刻意义所在。相信今天参加研讨会的各位高僧大德、学者专家的发言一定会非常精彩,为我国的佛教与佛教音乐的发展建言献策。

二、学术研讨会方家荟萃

“佛乐薪传”学术研讨会云集了国内众多高僧大德与专家学者,他们从各自的研究视角阐述佛教音乐的历史发展、传承演变、精神内涵与社会功能。其中涉及“佛教音乐的跨界传播、传承与发展研究”这一议题的有杨民康、佟洵、胡庆学、项阳、李宏锋、王娅蕊等专家,就“新时期语境下佛教音乐的社会功能研究”这一专题展开讨论的有谢嘉幸、释延佛、陈默、张乔等学者与法师,围绕“佛教义理与佛教音乐的风格特征研究”进行探讨的有杜寒风、释永悟、释孝演等专家,关注“佛教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的有董希平、傅利民、张启忠、陈瑜等学者。

1.佛教音乐的跨界传播、传承与发展研究

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的议题为《佛教音乐的艺术化、舞台化和表演化及其文化功能特征》,他指出佛教音乐的艺术化、舞台化或表演化,其目的一是为了供养、二是为了传播。艺术化作为供养和传播手段自古有之,舞台化和表演化则一定程度是学习其他宗教文化的传播观念和方法的结果。过去,日、韩、台、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佛教音乐与中国大陆一样,主要是供养及娱乐性质,后来则出现了舞台化和表演化现象,并且于上世纪末传到了大陆。这一做法既体现了局内人的仪式行为观,又起到了对局外人进行传播的作用。杨教授认为,人为宗教局内人会明确区分传统佛事仪轨音乐和供养娱乐音乐,自然宗教或民间音乐文化与此不同,体现出二者文化自觉程度的不一致。对前者,政府和学界可根据教内人的需求,尊重选择,适当参与;而对于后者,必须在政策和学理的层面上,明确狭义传承与广义传承以及传承与传播之间的关系,然后区别对待。

北京联合大学历史学院佟洵教授的《明代宦官家庙――智化寺刍议》指出,智化寺藏佛教文物十分丰富,除元明清三代的佛经外,京音乐更是誉满京华,轰动海内外。智化寺承载着厚重的北京历史文化,是明清以来北京城历史的缩影。

智化寺京音乐第27代传人、国家级传承人胡庆学提出《让失传古谱重新响起》,他首先介绍了智化寺及其音乐传承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音乐类型、代表性传人、代表曲目及其艺术特征,并向与会学者介绍了智化寺京音乐由史而今稳固不变的师承模式,指出当下智化寺京音乐传承面临的问题。智化寺现存乐谱14套,计乐曲812首,删去重名曲共289首,含打击乐曲85首。由于传统师承方式中师父“留一手”的做法以及工尺谱的简约记谱方式,导致大量古谱绝响,目前只能演奏39首器乐曲和2首打击乐曲。如果不能让失传的乐曲复响,它们只是一些记谱符号,躺在库房书架上沉睡。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值得我们深思。胡师父认为,所谓“礼失求诸于野”,京音乐的艺僧们应该走出寺院,向京、津、冀等地民间古老乐社,如河北音乐会的艺人们学习,因为那些古老的乐社与智化寺京音乐在用乐内容与演奏方式上有着很大的相通性,由彼而此、互为参照,再辅以古谱研习,或可复原失传的京音乐。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项阳研究员的讲题为《永乐钦赐曲牌与当下焰口、宝卷用乐》,文章指出,在佛教进入中土戒律森严的历史阶段,僧尼不得动乐。明代永乐皇帝将世俗为用的三百多个曲牌赐予寺庙使用,在国家层面为寺院使用世俗音声发放了一张通行证,这便是所谓《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所展现的意义。由此,明代以降汉传寺院中一系列音声佛事用乐便可名正言顺地将这些曲牌配上佛经或宝卷进行唱诵,这也是全国多地寺院佛事活动中世俗乐器由僧人所持以及大量同名曲牌的道理。项先生以北派焰口和宝卷为例,辨析仪式中的用乐与永乐钦赐寺庙曲目之关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宏锋副研究员的《从明清黄钟律高与工尺唱名变迁看智化寺京音乐的定调标准――兼谈佛教音乐的礼制与民俗特性》,旨在厘清智化寺京音乐保存的不同时代的乐律系统、定调规范及其历史渊源,为古乐复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作者认为,明代以来智化寺京音乐的乐律实践中,完整保存着两个不同的定调传统,即对明代俗乐黄钟律高和首调唱名的接纳以及清康熙律“合”字配黄钟的固定唱名系统。智化寺京音乐的定调规范与历代黄钟律高变迁和工尺唱名方式密切相关,体现出俗乐宫调形态与官方乐律标准对佛教音乐的深刻影响。将智化寺京音乐“合”字配F的传统追溯到北宋熙宁至元v的教坊律,从宋以来传统乐律实践的变迁情况看,其黄钟律高可能经历了DEF的演变,这与西方音乐标准音逐步升高的事实同理。作者继而对胡庆学师父关于修复智化寺京音乐古谱的提议做出回应,认为将古代乐律学理论研究(律、调、谱、器、曲等)与田野考察、研习探索双轨并行,是修复智化寺古乐的有益路径。

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管理处业务部主任王娅蕊自2004年至今一直从事于智化寺京音乐项目的保护工作,对智化寺京音乐乃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有着切身体会。她在题为《让古乐牵手专业院校,促成两全其美》的发言中提出了当前智化寺京音乐后继乏人的问题,认为智化寺京音乐应该走进专业音乐院校,纳入教学体系,让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包括工尺谱韵唱、乐器演奏、音乐处理等,既可让学生吸收中国传统音乐之精髓,又扩大了智化寺京音乐的传承队伍,助其走出困境。

2.新时期语境下佛教音乐的社会功能研究

第七届北京传统音乐节的主旨为“传承文化,莫善于乐”,佛教音乐作为传统文化中最坚实的机体,社会教化功能尤为显著。谢嘉幸教授以《佛教音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功能与意义》为题介绍了本次“寺庙的声音”及“佛乐薪传”学术研讨会的缘起、背景和面临的问题,指出释、道、儒等传统宗教文化作为国学主干,是完善家国情怀与健全人格的重要利器。事实上,“佛教的本质不是宗教而是教育”(《竞报》),佛教音乐以其特有的根底性和自发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力军。然当前学界和教育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较薄弱,故本届传统音乐节特设“佛教音乐”板块,旨在呼吁各界关注并推进佛教音乐的社会教化功能。基于本次学术活动的成功经验,下届北京传统音乐节将以佛教音乐及其乐教功能为主题,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北京天开寺住持释延佛大和尚认为,传统文化在寺院中保存较好,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是当前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难题。恳请专家学者到寺院多做考察,与僧人们沟通交流,共同推进佛教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一点南方佛乐较之北方发展较好,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且不乏优秀的新创佛乐,年轻受众较多,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功能。当前,国家给予传统文化发展以有利政策和宽松环境,我们应抓住契机,多体验佛教生活,撞击灵感,以资创作更多佛教音乐作品,利益众生。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节目研究所所长陈默教授结合自己常年修禅的体会,阐释了佛教音乐的美学特征、传承方式及其教育功能。他在题为《倾听心灵的声音――佛教音乐是触动心的美妙传播》的发言中指出,佛主有言,人人皆是佛,而佛教音乐意在唤醒每个人的佛性,因此佛教音乐必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比拟的触发灵魂的美妙力量。它能发出当下最鲜活的声音,是闻道的最高境界,也与禅修倡导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旨法一致。从传播学角度讲,音乐的传播模式是圆形立体的,这在现代科技时代尤具优越性。六祖慧能讲,当下即是佛,道出“顿悟”的真实意涵,而音乐恰好具备触动当下灵性,促使众生“顿悟”的方便法门。

中央音乐学院的张乔老师以《浅论弘一法师佛教题材编创歌曲》为题,将佛教题材编创歌曲界定为“以佛教题材为对象创作、改编、移植的,不在佛事仪轨中使用的佛教歌曲”。又通过分析弘一法师佛教编创歌曲的成因与艺术特征,力求还原佛教题材编创歌曲初创期的基本轮廓。作者认为,弘一法师的创作确立了佛教题材编创歌曲通俗性、时代性与传统性的艺术特征,为后世佛乐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佛教义理与佛教音乐的风格特征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宗教学与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杜寒风教授以《佛教思想文化研究与“中国学者音乐”佛教文化系列歌曲创作》为题,阐述了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教音乐是佛教义理与伦理道德的艺术载体,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传统佛教音乐遗产,更应创造新的佛教音乐作品。杜教授以自身佛乐创作的实践经验为例,证实了佛乐创作是建立在研究、阅读基础上,以感性经验和人生体悟为触发器的艺术实践活动。

山东鱼山梵呗寺住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梵呗传承人释永悟法师将梵呗与佛曲做了辨析,介绍了梵呗的含义、历史演变与修行功能,指出唱诵梵呗是禅修三境界口业、身业、意业的首要阶段,最终进入禅定,明心见性。因此梵呗的唱诵自古就持有严格的戒律。佛曲异于梵呗,是历代佛徒创编的宣扬佛法、赞颂佛德的歌(乐)曲,既不唱佛教经文,更不能在传统佛教仪轨中使用。那种将梵呗与佛曲混用的做法,既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不利于修行。

湖北洪恩天台寺广玄艺术团的释孝演法师代表天台寺方丈悟乐长老感谢大会组委会的邀请,并介绍了广玄艺术团的缘起、修行理念、弘法使命、演出实践与成果,阐述了禅乐修行的内在意涵,指出禅乐展示出禅者内心的清净、形式的优雅、戒律的严持,其核心是禅而非技法,让闻听者心生欢喜,最终实现禅乐社会性、方便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功能。

4.佛教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董希平教授的《法曲与宋词演唱》指出,宗教音乐不仅教化信众,更净化俗世人心。宋代法曲介入词曲演唱,相互影响并最终法曲成为提升宋词演唱内容和品格的重要因素。中国音乐学院傅利民教授的《仪式音乐阐释――以佛教音乐为例》对佛教仪式音乐及其意义进行了深入论述,指出了仪式与音乐的关系,论证了佛教仪式中音乐承载着仪式的论点,同时指出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对仪式音乐研究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启忠副教授以《清风、悲怆与俏皮――佛教动画片中的音乐风格评述》为题,阐述了佛教动画的概念、特点及文化功能,并通过相关例证,将佛教动画音乐风格大致分为清风朗月、悲怆雄浑与活泼俏皮三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陈瑜副研究员的《试论北方类属笙管乐种的共性特征――兼谈晋北民间道乐与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关系》将晋北民间道乐与五台山佛乐比而论之,指出二者在用乐方式、乐曲结构、旋律、乐队组合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并就传承方式、宗教仪轨、国家制度以及民间礼俗关系做出探讨,试图揭示这一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原因。

三、佛教音乐会经典新声

深秋的北京寒风瑟瑟,却丝毫抵挡不了众人品赏佛乐的热情。音乐会上,广玄艺术团的艺僧们以禅修的方式演绎了德国作曲家帕卡贝尔(Johann Pachelbel 1653―1706)的《卡农》,西洋弦乐与素布僧尼,异域旋律与庄严古寺,对比鲜明却清新自然,给观众带来别样观感。其另一佛门威仪展示,以禅修方式演绎传统佛门之穿搭衣袍仪轨,清净禅定、超凡脱俗。智化寺京音乐第27代传人表演了笙管乐合奏传统曲牌《小华严》,清幽古朴的曲调展示出京音乐深厚的文化底蕴。另,智化寺佛乐团还在国家级传承人胡庆学的领奏下表演了民族管弦乐合奏《三宝赞》《喜秋风》,二曲皆由王海涛先生改编。此外,京都北韵禅乐社表演了传统北韵禅唱《卫对子》和《金串柳》,慧心女声合唱团演唱了入川法师的无伴奏合唱《我要回到西方》,美妙纯净的和声教人忘却凡尘,仿佛置身虚空净界。最后,中国音乐学院行乐室内乐团表演了民乐合奏《中花六板》。经典佛曲原汁原味、风格纯正,后制新声灵动和雅、意蕴深远,让受众充分感受到佛乐的内在魅力。

结 语

新时期语境下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给佛教文化以新的定义,即佛教不仅是宗教和文化,更是传统和教育。佛教音乐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有的传统和活力折射出巨大的学术价值和乐教功能,在传承华夏优秀传统文化并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征程中大有作为。本届北京传统音乐节重点烘托出“传统与流变”“音乐与教育”两大主题,恰与国家话语体系意合。

[本文系“第5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15M571233)、“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及西南大学学科团队研究项目“西南民族艺术创作与研究项目”(编号2362014xk21)的阶段性成果。]

胡晓东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在站博士后,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