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无功利阅读,引领语文“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无功利阅读,引领语文“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无功利阅读则与之相反,将“读权”真正交付给学生,让学生做自己读书的主人,将个性张扬,想读什么就读什么,不再做阅读的奴隶!让学生打开蓄满厚重的文化底蕴的书页,徜徉于油墨清香之中,任思绪流连于文字之间,没有负担,没有分析,没有试题,只管阅读,享受阅读的美丽与舒心。

【关键词】无功利阅读;深度阅读

每次去广州市骏景小学听课,总是被她们的课堂感动着:孩子们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学生广博的阅读、深刻的思考、流畅的表达、精彩的创作、强烈的欲望让人心动,也让人心醉。还记得陈老师的那堂课《鲁迅》:孩子们从《故乡》中的少年闰土、中年闰土,谈到《祝福》里的祥林嫂;从《阿Q正传》里的阿Q,谈到《孔乙己》里的孔乙己;从《伤逝》里的涓生和子君谈到《藤野先生》里的藤野先生……不仅仅这些,他们还聊起了评论家对鲁迅的评价,有的从文本出发,谈到周晔、阿累对鲁迅的评价;有的放眼课外,谈到政治家、文学家对鲁迅的评价;孩子们自己更是头头是道,结合自己读过的鲁迅作品,发表自己赞同的理由。这些评价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现了鲁迅的精神、风骨,鲁迅的形象也一步步在孩子们心中丰满起来。当时就想,这不就是“语文”,真正的“语文”?这一切的“心动”和“心醉”来自何方?就得益于他们学校10年来一直推行的无功利阅读,阅读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与经典对话、与世界对话,与自己对话。阅读从孩子的兴趣点、生长点入手,人人读真正的名家名篇,人人读真正的经典大作,课堂上才能旁征博引,各抒己见,让人赏心悦目,通过大阅读达到“语文”的美好境界!

而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学生基于“考试”的目的,课外阅读活动越来越呈现功利化的倾向。据某阅读研究机构对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在读过课外读物的4-6年级小学生中,有六成(59.6%)的学生是为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乐趣”,有近八成(78.0%)的学生是“为了提高学习水平”而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呈现功利化的倾向,遗憾的是,这种功利化的阅读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反而因为肢解了文本,让学生游离于文章的片言只语和阅读问题的解答之中,去做一些不情愿的分析、推敲,忽略了在阅读中迷醉于文字本身的魅力,也忘却了文章情节赋予的喜、怒、哀、乐,更谈不上享受文学的至情、至善、至美。学生在阅读中看不到文章的本来面目,失去了对文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久而久之,内心的阅读情感得不到宣泄,捧起书本,未曾翻页,已感到三分畏惧,长此以往,何以爱阅读?

更可怕的是,学校现状告诉我们:现在很多学校连这种功利性阅读也越来越淡化,也越来越少,甚至消失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在大量地剥夺,口里喊着要孩子们读书,其实作业一大堆,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读书,也没有读书的兴趣。

无功利阅读则与之相反,将“读权”真正交付给学生,让学生做自己读书的主人,将个性张扬,想读什么就读什么,不再做阅读的奴隶!让学生打开蓄满厚重的文化底蕴的书页,徜徉于油墨清香之中,任思w流连于文字之间,没有负担,没有分析,没有试题,只管阅读,享受阅读的美丽与舒心。

那么如何推进无功利阅读,以成就“语文”二字的价值,引领孩子的阅读心灵“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一、闲书不“闲”,滋养阅读心灵

格雷厄姆・格林在他的《消失的童年与其他散文》中提到“或许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孩子时,所有的书都是预言书,告诉我有关未来的种种,就好像占卜师在纸牌上看到漫长的旅程或经由水见到死亡一样,这些书都影响到未来。”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也在《朗读手册》中提到:“阅读是今日美国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要素。”所以,让孩子读书吧!《一百条裙子》、《第56号教室的奇迹》、《阿笨猫传奇》、《洛克王国》、《香海》、《神奇的校车》、《爱的教育》、《哈佛家训》、《吸血鬼公墓》、《骆驼祥子》《穿越童年的影子》……这一本本,一篇篇,无不让孩子们迷醉主人公喜怒哀乐,无不让孩子们感受到一份真情,也无不让孩子们享受到一次生命历程的洗礼。哪怕是一本《父与子》,也应该让孩子们读个够!大家肯定还记得书中那个慈祥、和蔼、幽默的秃头的大胡子爸爸和那个调皮、聪明、可爱,留着刺猬头的淘气儿子,他们之间发生的无数令我们捧腹大笑的故事,是不是也会在孩子小小的心中镌上一些温暖的唇痕呢?

看闲书不等于真“闲”,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不管是小说还是诗歌,不管是“幻想”还是“穿越”,不管是侦探还是冒险,也不管是绘本还是漫画,只要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就鼓励孩子去读。大家想想,如果能看到一个孩子手里随时随地都捧着一本书的时候,我们还会发愁他不爱阅读,语文成绩不及格吗?

二、入微鼓励,拨动阅读心弦

当然,这种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孩子一出生,父母的熏陶能铸就孩子一生的阅读习惯以外,教师的有效性引导也很重要。

孩子毕竟是孩子,当他的阅读兴趣没养成之前,是会随时偷懒的,只有教师细致入微地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定位,及时引领孩子的阅读方向,孩子才会真正将阅读进行到底。

当其他孩子都在喧哗吵闹,有一个小精灵却专注于他手中的书本,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呀!我们用惟美的语言把画面渲染,其他孩子在下一次课间肯定会效仿。

“刚才下课,老师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大家都在玩耍,可锭蓝却坐在座位上全神贯注地读《世界神秘现象》。”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嘉诚已经看完了《哈利・波特》第二部,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向他表示祝贺!”

“太棒了!刚才下课,老师看到振锟在看《万物简史》,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哟!只有那些有阅读底蕴的孩子才会钟情于它。”

“文锴看《查理九世》的时候多认真呀!眼睛一眨不眨的。”

……

这些表扬性的语言都具有诱导性,既鼓励爱看书的孩子继续前行,又告诉了孩子们哪些书是值得一看的,还能让其他学生能找到模仿的对象,但又绝不具有功利性地为孩子架设了一部通往阅读之门的天梯。

阅读的姿势总是最美的。

三、以读引读,铺设阅读心梯

一些阅读活动,可能有些老套,但如果真正实施好了,效果是明显的。

1.互动型读书交流会(好书推介会)

爱读书的孩子喜欢交流读书的感受和体会。所以读书交流会给了他们一个很大的平台。如果这个读书交流会是孩子们自己组织、主持的,那对他们的诱惑力就更大了。

举行读书交流会,我们要注意一点,孩子之间需要有互动。会前,让四人小组之间互相汇报,互相交流,聊聊自己最近看的最喜欢的书,也可以聊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书。然后选一个代表全班汇报,每一个孩子汇报完,其他孩子立刻跟他(她)进行互动,这样的效果才会更明显,学生阅读的欲望才会充分调动,书籍在孩子们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才会更持久。比如:当一个孩子最近读了《哈利波特》,当他介绍完后,与同学们互动交流时,老师可适时引导孩子们聊一聊哈利波特、赫敏、邓布利多等,也可以聊一聊魔杖,甚至还可以聊一聊魁地奇球。学生的好奇心得到诱发,阅读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2.主题阅读手抄报

读书后,偶尔做做手抄报,展示自己的所读所感,推荐自己喜欢看的书,或者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出版一些主题性的阅读手抄报,如“走近”、“生活启示录”等,让学生的阅读开始走向深入。

3.原生态读书俱乐部

学生自发组织的读书俱乐部对孩子的影响力是最大的。最近,我们班一个家有大量藏书的孩子组织了一个“冰月”读书俱乐部,每天都会带一批书回学校借给她的会员。俱乐部开办才一个多月,但会员已由原来的两三个发展到了二三十个,不但借书的越来越多,奉献书的也越来越多。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孩子带自己的珍藏给会员分享。因为加入了俱乐部,很多原来不愿意借书给同学的孩子也慷慨解囊了,原来不爱读书的孩子也因为同伴的影响或“俱乐部”这个独特的机构的吸引而走进了“小书虫”的行列。

四、深度阅读,碰撞阅读心灵

深度阅读是指有一定层次的阅读,把学生由原来的走马看花式的阅读逐渐带进文本的核心。老师通过平时的读书交流会、好书推介会、读书笔记和平时的阅读交谈中了解到学生近段的阅读取向后,可以开一些主题辩论会或主题阅读交流会。如,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一场辩论会。正方观点:开卷有益;反方观点:开卷未必有益。还比如:发现近段时间孩子都在看《昆虫记》,何不抽一节课时间来聊聊《昆虫记》,聊聊昆x,聊聊法布尔?

或者在学习某一单元课文后,我们也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开一些主题阅读研究会,如学习了第九册第八单元后,我们开个“走近”的主题阅读研究会。可以先让孩子们聊聊:你认为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有什么依据?然后研究的历史贡献、的诗词、的书法作品等,引领学生深入了解。又如,学习完第十一册“鲁迅”单元后,像前面提到的骏景教师上的“鲁迅”主题阅读研究,课堂从“说说喜欢鲁迅的理由”、“交流最喜欢哪个评论家对鲁迅的评论”、“交流最喜欢鲁迅作品中的哪一个人物”、“展示送给鲁迅的话”等几个环节来让学生跟鲁迅、鲁迅的作品面对面交流,引导学生的深度阅读,引领学生的阅读“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五、上不封顶,攀升阅读高度

孩子们爱读什么书,读什么程度的书,由孩子自己决定,“读权”完全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任何人不会干涉,父母和老师最多只作一些技巧性的引导。阅读水平差一些的,读读《皮皮鲁》系列、《笑猫日记》、《查理九世》等;阅读水平高的,愿意读《万物简史》、《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画说汉字》等,我们也不反对,还要大力表扬:老师都很难读懂的书,他居然能看懂,太不了起了!

六、师亦阅读,模范阅读行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要让孩子爱上阅读,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长和教师都爱阅读。教师和家长的示范作用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举足轻重的,尤其是教师,当孩子看到某老师拿着一本书在聚精会神地阅读时,他肯定会走上去询问:“老师,你看的是什么书?”“借给我看看,好不好?”……如果老师欣然割爱或者说一句“好,老师看完借给你看。”孩子将是何等的欢欣,此时此刻,肯定是点燃孩子阅读心灯的最佳契机。

把老师读过的书推荐给学生读,也是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如果一个老师有几本书长期在学生手中转来转去的话,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肯定会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你追我赶抢着读的现象,谁都想快点读到老师的书。某次月底拍卖会上,老师拿出自己心爱的书展示在学生面前,拍卖书的“优先阅读权”。书不能归属学生,只能优先阅读,学生会觉得这本书特别珍贵,阅读的欲望也就会更强。

在阅读的路上,老师只有抛弃功利,领着学生潜入书中,真正享受阅读带给阅读者的乐趣,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越来越浓,阅读水平才会越来越高,阅读底蕴也才会越来越强,将孩子的阅读触角伸向“地球内核”,引领孩子的阅读心灵“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成就“语文”二字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