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D―二聚体测定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D―二聚体测定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D-二聚体对于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的诊断与鉴别价值及意义。方法:从2011年7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中选取80例肝炎后(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A组,选取同期治疗的80例酒精性肝硬化病例作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3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测定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A、B组的D-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构成为酒精性肝硬化的观察B组其D-二聚体则高于构成为肝炎后肝硬化的观察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D-二聚体在酒精性及肝炎后肝硬化的病人中表现突出,而其作为体内继发性纤溶主要特异性指标,在酒精肝硬化的患者中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肝炎后的肝硬化患者,由此可见酒精性肝硬化的纤溶亢进更为显著。

【关键词】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D-二聚体;测定

肝硬化可由不同病因引发,临床中常见肝炎后肝硬化,而随着我国百姓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酒精性肝硬化病例也随之增多【1】。相关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肝硬化患者D-二聚体存在差异【2】,因此为观察D-二聚体对于肝炎后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的诊断与鉴别价值及意义,本次研究选取我院80例肝炎后肝硬化病例作为观察A组,选取同期治疗的80例酒精性肝硬化病例作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3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测定进行比较观察,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1年7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中选取80例肝炎后(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A组,选取同期治疗的80例酒精性肝硬化病例作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A组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为(56.44±4.17)岁,child pugh分级为:A级4例,B级21例,C级55例。观察B组男性54例,女性26例,年龄为(55.19±3.62)岁,child pugh分级为:A级5例,B级19例,C级56例。对照组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为(52.87±2.92)岁。肝硬化患者均满足以下指标:①肝炎后致肝硬化患者存在慢性乙肝史,抗原抗体或DNA检测为阳性,存在肝功能减退及门脉高压等临床表现,医学影像显示为肝硬化改变。②酒精肝硬化满足中华医学会最新制定的酒精性肝病诊治标准,医学影像显示为肝硬化改变。以上三组均排出严重心、肺、脑、肾等器官疾病,且各组性别构成与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显示具均衡性,可比较(P>0.05)。

1.2检测方法

3组240例对象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5ml静脉血,以枸缘酸钠抗凝,离心设置为3000r/min,离心15min,血清分离后置于-80℃的冷藏器中保存,以美国库尔特ACLELTTE Pro血凝分析检测仪进行血清D-二聚体测定。

1.3观察指标

选取我院8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A组,选取同期治疗的80例酒精性肝硬化病例作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3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测定进行比较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A、B组的D-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构成为酒精性肝硬化的观察B组其D-二聚体则高于构成为肝炎后肝硬化的观察A组,差异显著(p<0.05)。测定数据见表1。

表1 3组病例D-二聚体测定结果比较

组别

总例数(n)

D-二聚体(ng/ml)

观察A组

80

156.9±31.7

观察B组

80

228.7±31.8

对照组

80

51.8±20.6

注:观察A、B组与对照组在D-二聚体水平的比较中,p<0.05; 观察A组与观察B组在D-二聚体水平的比较中p<0.05。

3讨论

D-二聚体为交联纤维蛋白在降解时所生成,可于纤维蛋白降解的早期阶段检测出来【3】,因此可作为纤维蛋白降解的主要特异性标志。当患者肝功能受到严重损伤且出现肝硬化时,其干细胞所生成的凝血因子大幅减少,同时患者体内的肝炎病毒与(或)抗体复合物对血管内皮造成刺激,使细胞受损,并激活内外源的凝血机制,刺激纤溶系统。而患者肝细胞受损使肝功能降低,无法合成足够的纤溶抑制物,使患者体内出现继发性纤溶并可能同时有原发性纤溶,使D-二聚体升高。本次研究中观察A、B组的D-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构成为酒精性肝硬化的观察B组其D-二聚体则高于构成为肝炎后肝硬化的观察A组,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D-二聚体在酒精性及肝炎后肝硬化病人中表现突出,而其作为体内继发性纤溶主要特异性指标,在酒精肝硬化的患者中升高幅度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由此可见酒精性肝硬化的纤溶亢进更为显著,这可能因为肝炎病毒可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抑制作用,而酒精性肝硬化则不能产生造血抑制,且酒精可使机体出现应激反应,并导致患者巨核细胞释放大量血小板,当患者具有低蛋白血症时,会结合血小板中的纤维蛋白原,使单位破裂的血小板将更多的纤维蛋白原释放出来,从而产生大量纤维蛋白。

总而言之,D-二聚体于肝硬化人群中显著升高,特别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最为明显,因此可作为肝炎后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鉴别与诊断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参考文献

[1]江宏峰,吴金明,金颖,等.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间临床特征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1,26(1):88-90.

[2] Takahiro Ueki,Tadamichi Hirano , et al. Treating liver cirrhosis in dogs with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gene therapy via the hepatic artery[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urg 2011,16(02):171-177.

[3]周水莉,段志军.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及防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18(31):3313-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