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体育课堂中发挥田径运动的科学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体育课堂中发挥田径运动的科学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各种体育教材中,存在着以全面锻炼身体为主,根据人体解剖部位,以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完全按照运动项目,按照发展身体素质的效应,按照发展人体机能的效果和以养生、健身或防止疾病出发为目的的六种教材分类方式。这些分类方式过于突出了技能性的内容,混淆了田径运动与田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弱化了田径健身价值的开发。本文通过对地区教师和学生进行有关田径教学内容方面的问卷调查,说明体育田径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职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

【关键词】体育课堂;田径教学;教学内容;科学性

田径运动的概念是由田赛和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赛组成的运动项目。每当提起田径运动,人们就自然会想到田径赛场上奋力拼搏的激烈竞争场面,就会想到田径健儿叱咤风云的英姿,就会想到闪光的金牌和欢呼的观众。这样人们就把田径场上的比赛看作是田径运动,也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从而错误地认为田径运动就是竞技体育,以田径运动的“竞技属性”代替了整个田径运动。要全面理解田径运动的涵义,不能仅从竞技属性方面来认识,狭义地把它视为田径运动的全部内涵和最终目的,而忽视了田径运动最基本的属性,即田径运动的健身属性。这样会造成田径运动的两种属性发展的不平衡,使田径运动的开展遇到很大阻力,造成人民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若不及时纠正,必将影响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正确认识田径运动全面的健身作用

在学校体育中,田径运动是集走、跑、跳、投为一体的运动,它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以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获得运动技能,培养意志品质。田径运动可以使人体各器官参与运动,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使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对体内、外刺激的反应更迅速、更准确。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和关节三个部分组成,经常从事田径运动可以促进骨质增强,使管状骨变粗,骨质增厚,骨小梁的排列产生适应性变化,使骨骼更加结实,提高了骨骼抵抗损伤的机械性能。同时加快了血液循环,促进了物质代谢,增加了骨骼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对身体的长高能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体的关节由关节囊、韧带和肌肉所包围,韧带具有加固关节的作用,肌肉不仅能加固关节,还能牵引关节运动。

由于参加田径运动,人体肌肉中储存氧气的“肌红蛋白”增加了,储存的营养物质“肌糖元”也相应增加,他们的肌肉比一般人具有更多的物质贮备,能更好地适应运动和工作的需要。同时提高了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使肌肉的反应速度、准确性和协调性提高,肌肉工作时出现能量消耗下降、效率提高的“节省化”现象。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经常参加田径运动的人,由于体内能量消耗增加,代谢产物增多,促进了心脏机能的提高,加快了血液循环,使心肌得到更多的营养物质,改善了心脏结构,使心肌逐渐增强,心壁增厚,心脏容量增加。这样就使田径运动参与者的心脏工作出现“节省化”现象,不易疲劳,而且恢复较快,从而能更好地进行运动和工作。

二、正确掌握田径运动的特点

田径运动的开展与普及具有很多优势,是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是参与人数最多、最普及的运动项目,在社会体育中是最受欢迎、最易被接受的项目,因而具有广泛的普及性。田径运动大部分是个人项目,参加者不受人数的限制,可多可少;机动性较强,规则简单,比赛以时间、距离、高度判断胜负,也可以采用不分胜负的锻炼方式。田径运动所需的场地和器材非常简单,所有的走跑项目都可以在较平坦的道路上进行,强度较小的中长跑项目甚至可以在山路或沙滩上进行;跳跃项目可在一块沙地或松软的土地上进行;投掷项目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田径运动项目的运动负荷可根据参赛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等客观因素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以达到适宜的运动状态,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

三、正确了解田径运动的不同属性与作用

明确田径运动两种属性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弄清两种属性的概念、目的和任务。田径运动的健身属性是指在有关指导人员的指导下应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以及在自然环境中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而进行的身体活动;田径运动的竞技属性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智力、体力与运动才能,为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

田径运动的竞技属性和健身属性在全民健身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服务于全民健身的目的任务,既不能提高或降低它们的作用,又不能扩大或缩小它们的作用,要在增强人民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提高我国竞技水平的前提下,确定两种属性的地位和作用,为全民健身计划良好的贯彻和实施做出贡献。

四、田径运动两种属性的“转化”与“调整”

田径运动两种属性的“转化”与“调整”,国内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国外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全民健身不需要田径运动的竞技属性,提倡快乐体育;另一种认为要严格按照田径运动技术标准选用竞技性属性,更好地提高竞技体育的运动技术水平。而我国在开展田径运动过程中比较重视后一种观点,缺乏一定的趣味性,灵活性相对不足,也是导致田径运动在我国尤其在高校教育领域全面滑坡的原因之一。国内的一种观点是将运动形态分为两种,一种是竞技运动,一种是非竞技运动。竞技运动是严格在竞赛规则的约束下,竞技者是以战胜对手取得优胜为直接目的的运动形态。非竞技运动则不受规则的制约,是运动者以娱乐、健身、康复为目的的较为自由的运动形态。在运动过程中,既有竞技项目也有非竞技的项目,而竞技的项目在实际锻炼过程中非竞技的成分,既可以为全民健身服务,也可以为奥运会争光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素质和技能基础,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五、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

在田径教学这一模块中,教学内容以学生身体的全面实践活动为核心,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锻炼,提高体能与技能,促使学生学会一定的健身知识与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因此,以走、跑、跳、投四大类运动形式为依据进行分类较为合理。

田径教学内容的构建,应以“健康第一”“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面向全体学生”“为终身体育服务”作为基本思想。

关于中职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可以采取以下两点策略。

1.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游戏化、趣味化、简易化)

传统田径教学内容的设计只考虑了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致传统中学田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新型中学田径教学内容在选择和开发上,应极力避免上述问题,要淡化竞技技术体系,把内容的可接受性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情趣,激发学习动机,真正做到为课程服务、为学生服务。基于田径运动的特点、学生的身心特点,田径运动项目游戏化、趣味化、简易化是改革和开发中学田径教学内容的合理举措。

2.教学内容的可拓展性(实用化、生活化)

传统田径教材不为学生和教师认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纲把教学内容统得太多、太死,没有处理好统一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在新的中学田径教学内容选择和开发过程中,应充分挖掘田径运动的特有功能和价值,要与学生的学校生活、社区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真正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实用化,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在中职田径教学内容的改革、开发上,应根据田径运动的基本特性,充分挖掘田径运动特有的内涵与价值,并结合中学生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构建田径教学内容体系,服务于中学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总目标、各学习领域目标与具体的水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