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世界本质与人类本质的哲学观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世界本质与人类本质的哲学观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关于世界本质人类本质的一般认知定理是建立在物质一意识“两元素论”基础上的。现代信息社会背景下,意识和物质将融合形成第三个基本元素一“精神体”,并由此构成物质一意识一精神体“三元素论”的哲学观,“三元素论”的哲学观对理解世界本质和人类本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世界本质;人类本质;哲学观;精神体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1-0072-02

现代信息社会引致的多种变化,给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讨论增加了许多未知领域和挑战。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和虚拟化认知空间的演进,一种“物质一意识一精神体”的“三元素论”哲学观应运而生,深入阐析其内在特征尤其是“精神体”这一“三元素论”哲学观核心理念的属性,对推动关于哲学本质和人类本质的探讨,进而正确地认知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人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索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在农业社会时代,哲学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是一元要素的“自然神体论”,西方社会将之归结为“上帝创造世界”,东方社会将之概括为“神灵造物”。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哲学成就,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感性。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哲学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开始升华到两元要素的“主体客体论”阶段。这一时期的哲学学派以研究人作为主体与自然界作为客体的关系为主题,并将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物质对意识的世界本源问题。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哲学成就,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理性。按照这一时期主导学派的观点,世界首先是物质的,世界的物质属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却又是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类的意识来源于对物质的认知。但是,关于物质―意识的认知理性是建立在人类科学发展的一定时代基础之上的,它具有时代的正确性亦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常常受制于一定时代的认知模式和认知工具局限,需要随着科技进步尤其是认知工具和认知模式的变革而不断深化,这已经被无数的实践活动反复证明。因而,当以互联网为标志的虚拟交流日渐普及、影响日益广泛,并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或者说,当现代科学技术将人类社会送入信息时代以后,随着社会联系的日益广泛和认知模式的持续演进,关于世界本质的认识同样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关于哲学基本命题的阐释需要与对当代信息社会的再认识联系起来,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二、关于“精神体”的属性及其认知

关于世界本源的基本定律告知我们,物质是意识的本原,意识来源于对物质的认知和反映,就世界的本源而言,物质是第一性的,但人们却常常不恰当地把哲学意义上的意识等同于精神,走向认知论的另一个误区。实际上,精神不同于意识,意识是对物质认知和反映的结果,而精神则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产物,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观念和思想成果。精神是一个联结物质与意识的“中间世界”,或者也可将之定义为一种特定的“场”。在这个“中间世界”或“场”里,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获得了统一存在形态一“精神体”。问题在于,“精神体”作为一个“场”所产生的结果,在人类社会还未达到较高的认识水平之前,很容易与由物质世界感知为意识的过程混淆,因此,必须借助专门的科学工具,进行专门的说明,才能被人们所认知和把握。

从哲学的视野看,“精神体”实际上是一个认知过程的结果,或者说,是反映物质存在的无形化的物态,如同“场”的存在一样,这种无形化的物态,是一种通过感知来形成的意识流。由于从物质世界获得的认知,无论是感性反映还是理性反映都会有一种表现形式,当这种表现形式与其依存的无形化的物态融为一体的时候,就构成了一个“精神体”。

在信息社会到来之前,因为这种“精神体”依赖于物质体的形态而存在,不易被独立认识,如同甲骨文时代人类对“文字”的认识必须借助骨体,在此之后的“文字”表现形式也都难以脱离竹、纸等有形物质一样,“文字”必然被人类等同于物质本身所认识。换言之,当“文字”的无形之意需要与有形之物“共存”才能被认知、才能形成“识”的时候,“无形”必存于“有形”之中,否则将因无形而遁于无影无踪。这时,人类往往把“文字”这样的无形“精神体”等同于它所依附的有形物体。一个反证是,“光”是一个可以使人有感知的无形之物,它在信息社会的互联网上实现了与“文字”的美妙结合,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了“文字”这一“精神体”的无形存在形态,并切实感受到了“精神存在”,以及类似“场”的“识”的形态。当人类的“精神存在”具有了“场”的形态之后,哲学对主体与客体的认知水平,才有条件地从分离形态上升到联系形态。

在信息社会到来之前,人们很难把握一个独立实在的精神世界的有形存在。互联网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个将物质世界与人类意识融为一体的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原因是,互联网通过信息传输手段的变革成功实现了物质与意识融合的复杂过程,―方面它是智能形态生产力的展现,具有非常突出的精神世界的属性,另外,它又是一种物质的结构形态(表现为实实在在的网络系统)的反映,二者相结合构成的网络信息运行体系,是物质与意识统一于精神世界的一个最为集中的体现。在这里,精神世界作为一个实体形态,体现出一种有型的现实存在,构成了一个融物质与意识为一体的“精神体”,并第一次作为物质世界与人类意识的统一体而被哲学所认知,准确把握物质和意识因融合而形成“精神体”的背景和属性,对于理解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的本质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三、“三元素论”哲学观及其现实意义

世界是由人和自然界(包含其他各类生物体)所构成的。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社会与其说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不如说更是一个“精神体”世界。因为在人类出现之前,物质世界作为自然界已经存在,当物质世界的“人”成为精神世界的“人”之后,才形成了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人之所以不再是原始社会前物质世界意义上的类人猿种,转折点就在于意识的产生。从有意识的人类社会掀开精神世界的第一页一直到今天的现代社会,都是一个“精神体”世界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人之所以区别于地球上的一般动物不在于具有能够使用工具的肢体器官,而在于具有支配肢体器官使用工具的意识,在于人类进行物质生产劳动之时,实现了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统一,在于开创了更有重要标志意义的作为“精神体”创造的过程。这一解释显然不同于以往各种基于二元论哲学观的诠释。

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精神体”世界同样也具有客观性,只有意识才是主观的。但“精神体”世界的客观性不同于物质世界,这种客观性来自其联结物质世界与人类意识的实体性,表现为一种反映物质世界与人类意识之间一体化联系的思维活动的运动过程。这种思维活动运动过程的结果是意识的产生。物质世界的人是主观意识的主体,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来自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具有主观意识的人来自于精神世界的创造过程,是物质世界主体自身的反映,它同样是一个客观过程。在“精神体”世界里,这种反映实际上是主客观之间联系变化的一个过程,是思维活动运行的一个“场”。对于这个过程或“场”的属性的认知,同样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哲学思维过程。农业社会的“一元素论”哲学观认为,上帝(神)是第一实体动因,关于世界本质的物质客观性显然还没有被这一时期的社会所普遍认知。工业社会的“两元素论”哲学观,围绕物质与精神意识的关系问题,划分成“唯心论”和“唯物论”两大阵营。其中,“唯物论”发现了世界本质的物质存在性,并对世界本质给出了物质第一性的基本判断。上述各种哲学观可以说,都是当时的人类社会认知水平的一种普遍反映,他受制于当时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能力,因而都还没有发现客观存在的连接主体与客体之间思维活动的另一类实体形态一“精神体”。

基于现代信息社会的研究认为,世界除了物质和意识两个元素之外,还有一个独立存在的元素,这就是“精神体”,并因此而形成“物质―识―精神体”的“三元素论”哲学观。提出这一新的哲学观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质元素,承认意识是对物质的客观认知和反映,但同时弥补了一个时代性的缺感一确立了“精神体”概念。按照“三元素论”哲学观的解释,“精神体”作为一种思维活动过程或“场”,与作为对世界物质属性进行客观反映结果的“意识”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

从这一新的哲学观出发,人类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将进入由“联系中的实体”所引发的主客体变化过程的转向研究。这种思维过程在工业社会往往被当做物质活动的反映,很容易被等同于意识自身,从而忽视了精神生产和智力劳动的独立性,忽视了价值创造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它既是传统理论仅从体力劳动形态划分劳动阶层和设定分配原则的认识论根源,也是众多学派受传统思维框架束缚,难以对现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动力机制给出科学解释的重要原因。鉴于这一情况,强调“精神体”这一新形态的特殊属性和意义,将会给现代经济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带来一次革命。另外,实现人类社会关于哲学思维的新飞跃,解答人们关于世界本质和人类本质的哲学追问,也都需要首先实现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知突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