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中国人的人生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国人的人生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杨治玉(1987.12-),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济南市,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摘 要:生老是人生旅途的全程。包括从出世、孩提、成年、壮年到老年各阶段的人生礼俗;养生、养性等追求长生长寿,个性修养的习俗。中国人还对人生充满乐感和眷恋,使得中国人在命运维艰处境中,奋发图强,有所作为。

关键词:生老风俗;人生观念;生命价值

中国的生老风俗,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价值观念。

一、天地性,人为贵

在中国生老风俗中,祈子、胎教、悬弧挂、洗三、试儿、冠礼是不可缺少的人生礼仪。出生后,有三日、满月、周岁、生日、祝寿等反复进行的庆贺活动。一个人不仅有姓名,还要有字、号、生肖属相以及界定人生阶段的弱冠、而立、不惑、艾、耆、耄、耋、期颐等多种文化符号。怀孕期间有各种食物禁忌,枣、栗子、钱、葱、长寿面、寿桃等都要为各种人生欲望服务。还有儒、道、医、神仙等各家的养生之道和以座右铭、忍等为代表的养性风俗。这一切,都透露着这样一种人生观念: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是可贵的、庄严的、自豪的,都表现了对人生的高度重视和认真负责精神。

二、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沟通

人生价值可分为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其实,无论单纯强调生命价值的道家、道教、医家,还是强调社会价值的儒家,都是二者的统一。

道家和东汉产生的道教强调人的生命价值,但他们的思想理论对古代的哲学、医学、养生学及科技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已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人生的社会价值。中国的医学家(包括相当一部分道教医学家)具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救死扶伤精神,在创造人的生命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儒家虽然极度强调人的社会价值,但并不否认人的生命价值,只是在二者不能兼存时,要毫不犹豫地“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

中国生老风俗首先表现了对生命的重视,对“活着”的欲求。祝寿、敬老养老、养生之道以及人们常讲的“人命关天”、“人生易老”,甚至是“蝼蚁尚且贪生”,“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俗语,无一不是这样。对人生不吉利的物象和事象,尤其是死,特别忌讳和厌恶,因而存在着许多“逢凶化吉”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参见第八章第五节丧葬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种“重生恶死”的心态,反映了人们对生命价值的珍视。

然而,这个重视、保留下来的生命,又必须具有社会价值。从胎教、试儿到幼学的人生礼俗,无不充满着望子成龙的企盼。成年礼意味着弱冠请缨,建功立业的开端。“强而仕”,“艾服官政”,则给每个人提出了“荷旄仗节镇家邦”的要求。人生要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建功立业,青史留名才有价值。那些毫无意义地活着而丧志的人,向来被人称作是“行尸走肉”。

司马迁讲:“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以说是对古代人生价值观念的概括。

三、人生的乐和福

中国人很早就体验出人生的乐和福。

乐是儒家的处世精神,孔子在体验人生之乐方面可以说影响了2000年来的中国人生风俗。《论语》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饭疏食而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孟子讲,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列子・天瑞》载,孔子游泰山,遇到一个叫荣启期的,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先生所以乐,何也?”荣启期回答说:“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

在诸多的“乐”中,人生本身就是最大的快乐,据此,真可以作到孔子说的“无忧”了。

《尚书・洪范》讲,人有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喜)好德,五曰考终命(长寿善终)。”

《韩非子・解老》称:“全寿富贵之谓福。”

福也是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字眼。能吃点好东西,叫作“口福”,看点好东西,叫“眼福”,甚至有个红颜知己也叫“艳福”。其他像祝福、福相、福气、福星高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等比比皆是。一个人如果不能体验人生的幸福,叫作“生在福中不知福”。中国的许多条屏都写着“福、禄、寿、禧”或者“富、贵、寿、康”四个字,可以说是对福的概括和渴求。

中国的生老风俗,从怀孕到老年庆寿,一直处在不间断的喜庆活动当中。每一项礼仪,又都是对当事人的祝福,充分反映了乐与福的人生观念和人生追求。

四、君子以自强不息

中国的生老风俗不仅充满人生乐趣,使人感到人生是那么充实,那么值得留恋,而且还激励、促进着人们日日上进,召唤着人们自尊、自重,认真执著地对待人生而决不能虚度。它所反映出的种种人生观念,凝聚为中国人的一种可贵的人生精神,那就是积极有为,执著而不放弃,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挑战。《周易・乾卦》叫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种自强不息,首先表现为富有韧性,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对成功的坚定信念。

《荀子・劝学篇》指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yǐn)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列子・汤问》所记载的“愚公移山”的寓言,《潜确类书》卷六十记载的“铁杵成针”的故事,也赞扬了这种毅力和自信。“事在人为”,“功到自然成”,“功夫不负有心人”,“若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成语和谚语,说明中国的老百姓似乎更能理解它的深刻内涵。

西汉刘向《说苑》载春秋师旷曾语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种学无止境的精神后来叫“活到老,学到老”,也反映了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

中国人对人生进取的执著,有方方面面的表现和不同的人生价值选择。大到超越生命,小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都在穷追不舍。讲求信义者,追求“士为知己者死”;追求财富者,讲“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追求功名者尤为痴情,竟使科举制“赚得英雄尽白头”,把一生消磨在寒窗之中还要高唱“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面对旱涝病虫等无数次颗粒不收的挫折,也依旧早出暮入,孜孜不倦。经不起挫折,灰心丧气,不仅是处事态度问题,更是道德意志上的堕落。“君看金尽失颜色,壮士灰心不丈夫”。这种为不同的价值信念百折不挠的追求,也是一种自强不息的表现。(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 《汉书・司马迁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

[2] 《孟子・尽心上》,载《诸子集成》,上海书店影印,1986年版

[3] 《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学问部》引,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