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余秋雨的丽江情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余秋雨的丽江情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题记:2007年6月,余秋雨和刘墉两位散文大师先后访问丽江,用他们的足迹给丽江留下了典雅的身影。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有幸陪同他们造访丽江诸景点,聆听两位大师在丽江的片言只语,窥到他们人格魅力之一斑,感受颇深。

那日清晨,照例踏着丽江古城的石板路,穿越古城清丽静谧的晨曦,一路顺着依依垂柳逆流踯行,来到办公室。洒扫、烧水、泡茶……日子淡然如茶杯里袅袅升腾的淡淡香气,在空气中只有瞬间便即刻消融殆尽,好似从未曾有过。就在此时,突然听到通知我随领导去接余秋雨先生,刹那间,一种幸福,如同杯子里的片片绿茶,在内心深处渐渐地舒展开来。

坐车去关坡收费站的路上,目睹窗外飞驰而过的夏季郁郁葱葱的绿,高低浓淡深浅连成一条绵延的线,而我的思绪也一路起伏波动,突然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的一句叩问:文人的魅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余秋雨先生正是怀揣着这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情感,用行走的现场体验,在山水与历史之间跋涉,追寻着文人一路走来的脚步与印迹,感受着山重水复、莽莽苍苍大地上的中国历史文化气压,去释放文化历史的生命力量,心灵的文化扣问,现象背后的文化探求来表现自己对历史、对现实、对文化的思考和发现。他用脚步走过每一个文化层层积淀之地、古道驿栈甚至是蛮荒的放逐之地,用心灵体验带着我们去找寻现实的背后,去发现历史的文化内涵,以文化人的视野,文化人的多愁善感,文化人的责任心,还原历史,还原先贤,用凭吊与探求进行着文化传承和记载。这就是我看余秋雨先生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时带来的震憾,也为这种写文化大散文的深邃、厚重、精湛所折服。印象特别深的是在以前教书的山村小学的夜里读《道士塔》,耳边响着大漠风沙中辘辘的车轮声,似乎看见被斯坦因运走那些大箱大车的敦煌文物,“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让我在万籁俱寂的星光下放声痛哭。

在曾经是木土司接圣旨和迎接徐霞客的关坡,余秋雨先生来了,他拱手说着对不起,劳烦大家迎接。谦虚而平和,稍显忧郁的目光,是智者的平实深邃,文静瘦弱,一身深色西装,头发自然弯曲并不张扬。与我心中的印象和看过书上的照片一样,在和他握手的一刹那,我内心感慨不已,原来我和当今文坛争议最大的散文大师只有如此近的距离。同时也感动不已,这就是我心目中真正中国文化学者的形象,一个只能通过文化影响别人的形象,一个孤单但并不孤独的文化行者形象,一个内涵但不张扬的形象。

在接下来的宴请、参观、考察中,余秋雨先生总是认真地倾听着对丽江风光和人文景观的介绍,谨慎地言说。当问到余秋雨先生为什么从来没有到过丽江,写过丽江的文章时,他说:来丽江之前就知道丽江的自然风光是国际级的,人文资源是原生态的,丽江最有理由备受世界的关注,所以是不能随便一抬脚就来,一定要以一种慎重严肃的心情来。在古城游览时,天空居然适逢其时地下起了雨,小桥、流水、烟柳、古朴的楼阁,这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地在蒙蒙雨雾中诗情画意着,我们都打趣说是先生带来了“秋雨”,余秋雨先生说恍惚间真有种来到江南小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