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比萨斜塔经历“时光倒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比萨斜塔经历“时光倒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相传1590年,伟大的意大利科学家伽俐略曾在比萨斜塔的顶层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从此,人们同时记住了伽俐略和壮观且“斜而不倒”的比萨斜塔。然而,时间却使这座斜塔越来越斜了。20世纪80年代初,曾有人预言,此萨斜塔将在2003~2004年间轰然倒榻,这使所有关心比萨斜塔的人心急如焚,意大利专门成立了斜塔拯救委员会,向全世界的建筑学家和纠偏技术专家征集办法,并展开了12年之久的“纠偏扶正”拯救工程。

直到2005年2月,意大利才正式向外界宣布,现在的比萨斜塔已回归到200年前的状态,而且将在300年内矗立不倒,看来时光似乎在比萨斜塔实现了倒流。

比萨斜塔其实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确切地说,它本该只是个“配角”,但由于在修建过程中地基沉陷而发生倾斜,却数个世纪以来斜而不倒,结果“喧宾夺主”,引来无数只为一睹它“斜劲”的游客。

比萨斜塔始建于1174年,建到第3层时人们就发现塔身向南侧倾斜,建塔工程被迫停止。重新开工后,在建完第7层时再度停了下来。到1350年完工之时,塔顶中心点已偏离垂直中心线2.1米。

应该说,比萨斜塔的扶正工程早在修建过程中就已开始。当时的工匠为了纠偏,减薄了塔身南面的大理石厚度,后来在塔顶上还加上一个钟楼,使钟楼略微向北倾斜来纠偏,但由于不得要领,这些方法并不管用。到了20世纪30年代,墨索里尼下令矫正比萨塔。工程师们在地基上钻了好几百个洞眼,灌注了80多吨水泥浆,非但未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塔身进一步倾斜。

虽然有句俗话说::“比萨斜塔像比萨人一样结实健壮,永远不会倒下。”但事实是,从1918年开始测量以来,塔身每年平均向南倾斜约1毫米,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的距离曾达到5.2米,而发生在1972年的地震,更使得比萨斜塔岌岌可危,拯救工程迫在眉睫。

为了游客的安全和延长斜塔的寿命,意大利有关部门从1990年1月起全面关闭斜塔,对其进行拯救性维修纠偏。

负责拯救工程的意大利灵大学教授米凯.亚米尔乌科夫斯基在当初刚刚领导比萨斜塔拯救委员会的工作时,摆在他和同事们面前的有成千上万种五花八门的方案,无谓无奇不有。有建议说,先将斜塔分解拆除后,保存好,待夯实地基土层后再重新“组装起来”。有人则认为,应设计一个透明的巨大罩子,将斜塔笼住。还有人提出,干脆在斜塔的南侧与斜塔并排再建一塔,抵住可能倒榻的斜塔。另外,全世界的“毛遂自荐”者也不断地前往委员会献计献策。

最后,经过反复论证,拯救委员会选择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纠偏办法,那就是从比萨斜塔的北侧地基下抽出部分渣土使斜塔的倾斜自然北移。这一办法是一位意大利人1961年就已提出的,当时由于其原理过于简单和浅显,一直没有引起专家的重视。但此人后来到了墨西哥,并用这一方法将出现倾斜的墨西哥大教堂“扶正”了。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约翰.比兰教授在抽土纠偏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兰认为,比萨斜塔倾斜不止的关键在于它的造基不是建在石头上,而是在软土上。由于塔是向南倾斜,因此抽土纠偏主要是通过向北侧地基打洞、抽出部分淤泥而进行人工沉降,从而扭转斜塔向南倾斜的角度。比兰为此还设计了一种特殊的钻管,其中有个类似开酒瓶塞子的钻头,能够在深入地下抽出软土。

在整个拯救工程中,工作人员在斜塔北侧的塔基下码放了数百吨重的铅块,并使用钢丝绳从斜塔的腰部向北侧拽住,还抽走了斜塔北侧的许多淤泥,并在塔基地下打入10根50米长的钢柱。

2001年12月15日,随着7声清脆洪亮的钟声,关闭了长达4359天的比萨斜塔重新正式向游客开放。人们终于可以沿着近300层螺旋状的楼梯,再次登上54.4米高的塔顶,这标志着耗时近12年,耗资2500万美元的拯救工程顺利结束。

从那一天起到目前3年多的时间里,人工沉降的拯救方法达到了预期效果。比萨斜塔不仅停止向南倾斜,而且慢慢被“扳正”43.8厘米。

据专家们介绍,斜塔还有一种独特的现象,就是每天在日出之后,温度升高,比萨斜塔会缓缓向西方移动。随着太阳位置和温度的变化,比萨斜塔会在人们察觉不到的情况下进行相应运动。并最终回到原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