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在对高校师生关系的概念解析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共进型”高校师生关系的观点,并从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三个主要方面提出了构建这一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高校 和谐共进 师生关系 构建

[作者简介]翟文艳(1983- ),女,江苏无锡人,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高等教育管理;赵海琳(1979- ),男,安徽宿州人,中国矿业大学共青团委员会宣教部部长,助教,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高等教育管理;吴松(1976- ),男,安徽池州人,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徐州 221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资助项目“基于教育视域下的高校新型师生关系建构”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W1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70-03

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等学校是否能够正确履行高等教育的职责,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当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中的矛盾不断凸显,师生关系疏远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个别高校甚至出现师生间严重对抗和激烈冲突的事件。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界定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师生关系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1.“师生关系”的界定。本文在研究中所涉及的“师生关系”概念中的“师”是指在高等学校承担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在范围上涵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干部队伍、专业任课教师和与学生教育培养相关的党政管理工作人员;“生”是指高级中学毕业生中通过国家规定的专门入学考试,并进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本科学历层次的学生。

基于以上的概念基础,本文在研究中将师生关系的界定为:以稳定的教育与教学活动为基础,以具有明确“教师”和“学生”角色或身份的人为主体,以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任务为目标,在知识传授、信息传递、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等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师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包含教学关系、教育关系、社会关系、伦理关系、心理关系和人际关系在内的关系体系。

2.本文研究中“高校师生关系”的界定。本文认为,高校师生关系是指以高等学校的稳定的教育与教学活动为基础,以高等学校中承担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和高级中学毕业生中通过国家规定的专门入学考试并进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为主体,以完成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任务为目标,在课程讲授、实践锻炼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师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包含教学关系、教育关系、社会关系、伦理关系、心理关系和人际关系在内的关系体系。

(二)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和学生对各自的角色定位模糊。(1)教师在自我角色定位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教师的功利性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导致自我角色定位偏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无形中放弃了自身所应当坚守的岗位职责和道德准则,将自己从“教师”这一特定的社会角色转变为普通的社会人的角色。其次,教师科研教学方面的高压力致使其“教书育人”角色扮演中的“不作为”。在李泽民基于广州地区7所高校的调查研究结果中,在回答“您是否有与老师课余交流的时间和机会”的问题时,44.03%的受访学生选择了“有,但是很少”,46.52%的受访学生选了“没有”或者“没有试过,不清楚”。(2)学生在自我角色定位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传统“师尊学卑”观念的解构使学生对自身角色定位相应的产生了偏差。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礼教的影响,教师的思想深处依然存有“师道尊严”“尊师重教”的思想观念;但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学生受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孤立地、片面地、绝对地将师生之间的关系扭曲、异化为教育商品的买卖关系,从思想认识上否定了自身作为受教育者的社会角色。其次,现代“平等交换”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对自身求学角色的僭越。

2.教师和学生传统的“师教生学”的地位失衡。(1)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挑战。首先,经济社会发展促成的知识形成方式多元化消解了教师的知识权威。当前,知识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出现了重大的改变,“高校教师已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了一定的消解,在大学生的求知过程中,教师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其次,信息技术发展提供的多元化的知识传播途径淡化了教师的知识权威。(2)学生“被师教”的地位发生逆转。首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打破了原有的“师教生学”的平衡。在网络信息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的情况下,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教师讲授为基础,以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其次,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平等观念。此外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和自主择业机制的施行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增强了学生的这种意识。

3.师生关系的自主调节机制缺失。(1)教师和学生适应时展自主协调关系的各自道德素质准备不足。首先,部分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降。部分教师热衷于有着丰厚经济收益的科研项目和能带来实际利益的职称评审等功利性的活动,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的求知需求,推卸其所应承担的学生思想教育职责,“极个别教师师德败坏,严重影响了社会对教师集体形象的评价和认可”。其次,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伦理观念淡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考虑。大学的教育被功利主义稀释后,理想信念、道德观念等正逐渐丧失其对学生应有的吸引力。(2)高校未能为师生关系自主调节提供良好的舆论和制度保障。首先,客观的舆论氛围营造不力。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舆论阵地未能形成对师生关系公正、客观和全面的评价,使师生间的矛盾因长期被掩盖而被忽视;而对师生间激烈冲突的危机事件,媒体却又习惯性地将其无端地放大化,从而加剧了师生间的紧张关系和对抗情绪。其次,制度保障性措施不完善。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评价指标过高甚至成为教师考核的决定性因素,使得原有的高校校园权利生态结构就出现了异化。师生间为了在实现各自利益的过程中得到对方在评价中的支持而相互妥协,从而使得师生间形成一种畸形的“和谐关系”。此外,高等学校自身面对全国平均高达17.27U1的生师比,未能有效地减轻教师沉重的教学压力。

二、“和谐共进型”高校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基础

(一)“和谐共进型”高校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1.“和谐”的基本内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和谐”是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基础的,其目标不在于“同”,而在于“和”,“和而不同”即为和谐的本质。和谐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认同和相互接纳的基础上,建立起平等、团结、友善和互助的人际关系。

2.“共进”的基本内涵。共进的本意为共同进步。在本文的研究中,师生间“共进”的内涵是指,师生双方在和谐相处的氛围中,以双方的相互认同和相互尊重为前提,以知识的双向传播为基本途径,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双方各自知识量的增加、学术视野的拓展、实践能力的增强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其核心思想即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教学相长”。

3.“和谐共进型”高校师生关系的内涵。首先,这一形态的高校师生关系以师生双方对“和谐”与“共进”基本内涵的高度认同为基本前提的。其次,“和谐共进型”高校师生关系是要在遵循高等教育基本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按照“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将师生双方的角色特征和群体性特点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有机地融合来形成的。“民主与平等、尊重与理解、互爱与互助、活泼与严谨、创新与共进和感恩与恒久”是这一师生关系类型所营造的高校师生关系状态的基本特征。“师生间的和谐共处和共同进步”是这一师生关系类型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再次,“主体间性”是这一类型师生关系的哲学依据。最后,“和谐共进型”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师生关系类型。它所要实现的和谐共进是以师生双方关系的动态平衡为基础的。

(二)“和谐共进型”高校师生关系的形成基础

1.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师生关系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影响作用虽然无法被量化,但却是可以在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得以体现并为双方所感知。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浓厚学习氛围的营造、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校社会美誉度的提升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2.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指导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在肯定“第一要义是发展”的前提下,明确提出“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在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问题上,一方面,既要将师生的“共进”――即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又一定实现双方之间基于“以人为本”的“和谐”状态。

3.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为这一新型师生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尊师爱生、和谐共处”始终是为诸子百家和历代学者所推崇的。在尊师重道方面,孔子在《学记》中提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的观点;在敬师爱生方面,《吕氏春秋》提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徒同体”“师徒同心”,唯有师生双方同心同德才能促成“学业之章明也,道术之大行也,从此生矣”的局面出现;在师生共进方面,孔子在《学记》中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认为在师生之间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当“当仁,不让于师”,应当用于接受学生的批评指正,提出“丘之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三、“和谐共进型”高校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基本策略

1.在高校师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高校“和谐共进型”师生关系的建立,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在师生的思想观念层面形成科学、统一、明晰的认识,从而为制度建设中形成措施的有效落实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在高校师生中着力加强道德信仰教育。“道德作为规范人行为的一种‘应然’命令,本身就是做人的法则,一旦被奉为信仰,道德的‘应然’要求就内化为主体内在的道德需要,就成为指导人从事社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因此,高校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为基本导向,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道德规范作为对师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促使师生双方将所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内化和升华为自身的信仰,即道德信仰。

3.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理念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既是这一工作的对象,也是这一工作的主体。因此,高校一方面要改变陈旧的以课堂讲授和说教为主的教育方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平台,创新工作形式;另一方面要创新性地将高校教师自身也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工作对象,促进师生双方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素养的共同提升。

(二)在体制机制建设层面的基本策略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体制机制创设。首先,要在高校内部形成符合本学校自身特点和实际的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并以此作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和方案的基本依据。其次,要科学地判断高校自身在全国高校中所处的位置和面临的形势,在自身的发展理念上做到统筹兼顾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走内涵提高式的科学发展之路,为师生关系的改善奠定制度环境基础。

2.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师生双方科学评价体系的设计。一是要在制度设计上降低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价过程中的随意性和虚假性;二是要将教师为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所开展的有效工作给予及时和公正的认可和激励;三是要拓展教师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的范围,努力从更多的角度和层面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效给予尽可能公正、客观和全面的评价;最后,还要将师生关系的基本状况评价指标纳入到师生双方的评价体系中去,促进师生双方对其之间相互关系自我调节的实现。

3.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建立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的制度体系。首先,要将对学生的教育过程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去,形成“教管结合”的教育教学制度。其次,要着眼教师知识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同步提升,建立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培养考评制度,同时辅以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教师知识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的持续提升。

(三)在校园文化建设层面的基本策略

1.以着力开展大学精神教育促进师生双方的角色归位。大学精神是指“赋予大学以生命、活力并积淀了大学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体现大学整体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定势,并引领大学塑造自身独特的气质和风格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高校一方面要真正构建起包含自由精神、批判精神、平等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内的大学精神,并以此来教育和激励师生员工;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高校在大学精神构建和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符合国家、社会和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2.以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实现传承大学精神、弘扬校园文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在活动中对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实现润物无声的思想品格和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开展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此外,高校还要特别注意抵制低俗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渗透,消解不良校园文化对师生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为高校“和谐共进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和保持营造更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丁仲云.平等 民主 合作――高校师生关系转变趋向[DB/OL].http:///kns/request/CustomizeOperate.aspx,2006-11-01.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林兆木.怎样理解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3-10-30.

[4]李泽民.高校师生关系现状与发展研究――基于广州地区7所高校的调查[J].教育导刊,2010(7).

[5]潘莉娜,李艳.当今知识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变化的新趋势[J].消费导刊・教育时空,2008(19).

[6]任建东.道德信仰:道德建设的本质与方法[J].唐都学刊,2006(1).

[7]史湘芸.和谐社会下构建高校师生关系伦理之应当关系探析[J].时代教育,2008(6).

[8]王秀阁.高校师德建设与大学精神弘扬[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9).

[9]杨艳,洪恩强.江西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