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氟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氟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探讨大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到2013月1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 80mg/d 的氟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 40mg/d 的氟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 TC、LDL-C、HDL-C 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

【关键词】氟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指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它包括除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其他各型心绞痛。但美国著名心脏病专家Braunwald等认为UA不应包括变异型心绞痛。由于其病情变化多端,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进展为AMI甚或猝死[1]。因此,对其正确认识与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选取2011年12月到2013月1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观察组28例进行大剂量氟伐他汀进行治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到2013月1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70.18±12.67)岁;其中高危度患者27例,中危度患者18例,低危度患者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硝酸脂类药物、β受体阻滞类药物以及钙离子拮抗药物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80mg/d的氟伐他汀口服治疗,每晚20:00服用;对照组患者给予40mg/d的氟伐他汀口服治疗。疗程均为30d。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 TC、LDL-C、HDL-C 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8 8(28.57) 16(57.14) 4(14.29) 85.71

观察组 28 9(32.14) 16(57.14) 3(10.72) 29.28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中心绞痛的类型之一。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与下列易患因素有关: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尚有男性、早发的冠心病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中55岁以前有发生肯定心肌梗死或猝死者),HDL胆固醇低(在≥2次测定中,均0.80)、缺乏体力活动、A型行为(争强好胜,对生活不满意,充满敌意等)、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液粘滞度升高等[2]。不稳定型心绞痛多无明显诱因。少数患者可能与某些增加心肌耗氧的诱因有关。常见的诱因为高血压、肺部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贫血、心律失常(快速房颤、心动过缓)、劳力过度、情绪激动、饱餐或突然受冷等[3]。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中间状态。因此临床诊断应结合患者疼痛的性质及频率的近期变化或是否存在休息疼。对于一个星期没有症状而下个星期就可能有症状的稳定型劳累型心绞痛来讲,如何界定其属于哪一型是不容易的。所以,所有稳定型心绞痛在过去可能是不稳定型心绞痛[4]。因此,不稳定型心绞痛应包括目前劳累型及休息型疼痛加重或恶化,及有短暂的症状发作过程,例如,病人演变成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这类病人均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用设计好的一系列分类方法,将病人分成各种类型,以便于评价治疗效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理的最初了解是通过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得到的[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引起临床症状的病变部位有非常明显的形态学特征。这些病变是偏心的,边缘不规则,其边缘影像及腔内充盈性缺损提示有血栓形成。其冠状动脉造影表现与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光滑边缘的狭窄对比是鲜明的。冠状动脉造影的病理性研究,表明引起心脏事件的典型病变部位病理基础是伴有血栓的已破裂的斑块。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 TC、LDL-C、HDL-C 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

参考文献

[1] 张伟杰,唐伟方. 他汀类药物的药动学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J]. 药学进展,2009,33(3):119-124.

[2] 刘红斌. 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与临床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09,7(9):28-29.

[3] 李瑜,张向阳. 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1):127-130.

[4] 马现梅,程宪菊.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早期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09,7(1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