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庸》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及其间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庸》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及其间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庸》意蕴丰富,提出多个核心概念,例如,“中和”;“慎独”;“知、仁、勇”;“诚”等等。这些概念彼此之间并非孤立,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中庸之道。《中庸》全篇以“诚”为枢纽,将“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内涵贯穿始终。

关键词:“天人合一”;“慎独”;“知、仁、勇”;“中和”;“诚”

我们经常会问《中庸》说的到底是什么?总是期待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究竟哪一种道是中庸之道。但实际上,《中庸》的名篇方式是撮举文章的内容核心。应该说它能提纲挈领的概括大道所蕴含的内容,却不能仅仅从这两个字就参透《中庸》的真谛。中庸一词的意蕴必然包含在中庸之道的涵义里,但也要结合其它概念,例如,“和”;“慎独”;“知、仁、勇”;“诚”等等才能全面展现中庸之道。因为这些概念彼此之间并非孤立,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共同构成中庸之道。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中庸》所涉及的关键概念及其彼此间的联系。

一、 “天人合一”概念的引出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首章的这三句话是全篇的总括,是理解《中庸》核心思想内涵的关键。其实,这三句话说得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庸整篇都是在论述这一核心思想内涵。“天人合一”是一种和谐的状态,就必然是正确的、值得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实现呢?当然必须按照天人和一的要求: 从天命本性出发去修道,这一过程就是教化的过程。竭尽全力去修道,进而达道,实现了道,就是成功地遵循了本性,合乎了天命,这样就与天融为一体,实现了和谐的状态。所以,“天人合一”既是实践的根据,是方法,也是最终的目标。从天命本性出发去修道,达道就必然会成功地遵循本性,遵循了本性就是顺应了天。由此,从天命本性出发去修道,达道是又回归了本性,天人实在是一体。“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须臾不可离,无处不在,君子当时刻持守之。“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说的就是,戒慎恐惧于即便其所不睹不闻之事。不闻不睹的就是那既隐又微的事情,之所以要戒慎恐惧,就是因为越是幽暗处、越是细微事反而越容易表露和彰显。越是隐微,越是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忽视不得。想想鬼神的德行,循之无迹、听之无声,却十分盛大,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不得见闻的鬼神之德体现在万物之中而无法离开,所以能“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由此可见,“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朱熹注:“诚者,真实无妄之谓。阴阳合散,无非实者。”意思就是,从细微到显著,真实的东西就是像这一样,无法遮掩。“故君子慎其独也”。为什么呢?“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和慎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朱熹解释道:“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天下之事无有着见明显而过于此者。”这就从道是什么,修道又是什么,道有多么重要,一步步引出修道的方法:由慎独而修道。于隐微处慎独的具体表现就是控制情感。

二、 “中和”的提出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露出来的时候,内心虚静淡然,不偏不倚,这就是“中”,是人最本真的状态,本当如此,即人的天赋本性。人的情感表露出来以后要符合常理,像亚里氏多德所主张的那样:“在应该的时间,据应该的情况,对应该的人,为应该的目的,以应该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情感。”才能够中正和谐。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就与《中庸》首章中的“性”“道”相呼应,因为,“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所以,“中”与“和”的关系就如朱熹在《中庸首章说》中指出的“天命之性,浑然而已。以其体而言之,则曰‘中’;以其用而言之,则曰‘和’。”“是其一体一用虽有动静之殊,然必立其体而后用以行,则其实非有两事也。”推中和而极之才能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 虽然《中庸》已经具有了形而上的层面, 但中庸还是一部儒家文献,所以,它永远不会偏离对日常实践的关注。其表现之一就是政治实践。

三、 《中庸》之“知、仁、勇”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朱熹注解道:“知,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勇,所以强此也;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一则诚而已矣。达道虽人所共由,然无是三德,则无以行之;达德虽人所同得,然一有不诚,则人欲间之,而德非其德矣。”所以应该从诚出发,才有可能达德,进而达道。朱熹还特别强调了“所谓诚者,止是诚实此三者。三者之外,更别无诚。”可见“诚”与“知、仁、勇”紧密联系。那么如何做到知、仁、勇呢?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一方面,君主修身才能得贤人,另一方面,臣子要成为贤臣才能得到君主的信任,否则就无法参与到治理百姓当中,那么如何才能得到君主的认可?“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这就正式引出了《中庸》思想里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诚”。

四、 《中庸》之“诚”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用朱熹的话解释就是,“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 在这里“诚”不仅自然蕴含着真实、真诚的意思,还上升到天道的高度,和《中庸》首章遥相呼应。所以,朱熹总结到:“盖自然而实者,天也,必期于实者,人而天也。”因此,“诚”沟通了天道和人道。天生就诚的人,“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圣人生来不用勉强,不用思考就能从容不迫的达到中庸之道,可见诚能致中。 更多的人虽然也有天赋本性,但是必须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发掘并进而发挥之,“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说的就是普通人要做到诚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坚定不渝的实行。具体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样去努力就是明晓了道理,所以,《中庸》进一步总结:“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明晓道理就是在实践人之道,天性原本就诚,诚则自然而明,通过教化,可以由明而诚。这样一来,诚明相通,天人合一,与《中庸》首章接洽的天衣无缝。

五、结语

《中庸》里“诚”的概念虽然是后面才提出来的,但因为与其它概念紧密联系,其实是贯穿全文的。《中庸》蕴含极为丰富的道理,所有这些大道一起构成中庸之道,所以,我们不应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应该期望仅仅从中庸一词就分析出所有的道理,不要试着为《中庸》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它里面包含很多美好的德行,对其中任何一种德行的践履都是在接近中庸之道。正如朱熹曰:“ 如何说晓得一理了,万事都在里面?天下万事万物都要你逐一理会过,方得。所谓‘中散为万事’,便是中庸。”①《中庸》意蕴悠远而深邃,并无确定的所指,但这种不确定性同时也是其高度所在,这也是为什么《中庸》会被认为是儒家著作当中最具哲学意味的。②总之,中庸之道“无声无臭”,至矣!(《中庸》第三十三章)(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朱熹.《四书或问》[M]//朱子全书: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第595页.

[4]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M].四部丛刊初编本.

注解:

①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1483页。

②Wing-tist Chan. 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