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管理模式不断在诸多高校纷纷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需要学校、老师以及学生三方不断改进思想,协调与配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更加有利开展,促进学生思想觉悟的提升。本文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当前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探讨,将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应用其中,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目标实现,全面提升高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生主体;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管理的重点。高校的学生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这与管理模式的选择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高校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和改进,实践证明,选择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对于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有利。而实际上,大多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多数管理模式仍然是站在学校的角度,以学校为主体,没能上升至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层次上来,这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随着大学生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基础上,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需求,急需不断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

一、高校管理模式的现状

从当前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中的规范制定,属于硬性的固定规定,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考量因素较少。然而也正是由于缺乏弹性和灵活性的管理措施,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具体了解,使得这些管理措施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高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活力的年龄阶段,对于硬性的束缚性管理条例,学生很容易对此产生逆反心理,使得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更为困难。在许多高校当中,班级管理是学校的基层式管理,几乎每一个班级的管理制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班级的班委通常拥有主要权利,班级的其他成员难以有效参与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缺乏公平性与民主性。课堂学习是高校学生的核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课堂上的学习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师的能力,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学生管理制度和学生的学习模式。从当前来看,学生的学习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在课堂上听取老师的讲授,老师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自我价值被忽略,缺乏主观能动性。

在西方一些国家或地区,高校的课堂学习并没有教材或者课本,学生的学习获得渠道是通过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渠道,去主观性的知识获取,而不是单一依靠教师的讲授。我们国家的高校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开始习惯依赖教材,学校的各类考试也都是围绕教材展开,在教材上划所谓的重点。这种教育思想存在一定问题。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的制定

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的制定,需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和个性特点。了解学生,可以制定关于学生的调查问卷。如在开学阶段,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问卷中主要调查学生的个人资料、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等。对收集到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使学校和任课老师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够在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中对症下药。除此之外,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还要深入学生的家庭调查,与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放假是否回家,没有回家的学生具体在假期做些什么,以此了解学生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而在班级的管理制度方面,要不断改进班委的管理方式,增强班级管理的公正和民主性,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尽量在班级管理中,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特长。班委的选举与选定,要在公开公平的环境中开展,不能受到某些主观因素的影响。班委初步选出来以后,要设立一个时间期限作为班级干部的试用期,在试用期期间,学生可以对班干部提出建议,要求班委进行改进,如果无法有效改进问题,则可以进行重新选举。

在班委会各成员正式敲定之后,不可进行随意的更改更换。设定班委的任期,如每个任期为一年或者一学期。在期限过后,应进行重新选举。其他的同学都可以积极参与新的选举当中,尽量让班上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实行不同的具有新意的班级管理方式。除了班委的选定和任用,班上的规章制度需要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制定。一个班级的规章制度,是用在整个班级学生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制定完成之后,每一位学生都要严格进行遵守。一般而言,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一部分需要反映学生的要求,其余的可以由班级自由制定,每个人进行遵守。规章制度的制定,可以充分考虑学生自己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进步,促进班级和谐,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同时,也能够维护好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良好关系。

此外,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学生的家长。学生的教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的教育,二是家庭的教育。即使是高校大学生,他们仍然没有走出校园,没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当中,都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学校有学校的管理,在家里则需要家中的协调管理和教育。作为父母,要多花时间关系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状态,多引导孩子积极乐观,避免不良的心理情绪的影响,给予孩子以正确的价值观。

三、W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国家对人才有着更高的需求。如今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更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格素质,有较好的社会实践能力,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介于此,各大高校开始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各大高校纷纷扩大了招生的规模,而招生的要求主要限于学生的高考成绩,这也使得学生具备的能力比较单一,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加大。其次,在高校学习过程中,由于高校处于开放式的生活,并且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那么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当中,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负面的思想影响因素,可能会导致学生衍生出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一些负面思想,这些都给高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此外,有些高校的招生制度正在发生转变,提高了收费标准或者招生要求,多种突然变化的局面,可能会加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学生出现多样化的心理问题。这也是思想教育工作直接面临的新的难题。另外,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步入高校的学生接触网络科技的时间更加充足,在平日的生活中,多数学生会使用到手机、电脑、IPAD等网络工具。学生从紧张的高中学习压力重突然步入这样一个开放、轻松的环境中,一些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不免会沉迷到网络世界当中,受到虚拟网络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心理上和思想上都呈现一些不良的现象。在这种新的挑战上,原有的思想教育工作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需求,与时代相脱离。比如有的高校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上,仍然以一些教育短片的播放为主要教育形式,但是学生对此已经普遍不感兴趣,传播方式缺乏新意。因此来说,当前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急需不断创新。

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以学生为本”的落实

“以人为本”是促进审核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学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同样要以“以人为本”为重要的工作开展出发点与落脚点。

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到当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其具体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真实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多变性特点,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实时的了解。校园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只有不断改进校园环境,改善学习氛围,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观念形成正确的影响。另外,要认识到,这个丰富的社会总是能够带给学生新的事物,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具有活跃的特点。要充分了解学生内心所想,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在此基础上才能更有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当然,需要注意到的是,高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主体是学生,工作的成败关键点也在于学生。因此,在围绕思想教育工作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都必须紧密联系学生,围绕学生开展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优秀活动。这一点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传统教学只需要进行课堂讲座和思想教育,学生的兴趣并不高。以活动形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思想教育效率,提升教育效果。在设计和开展活动时,不仅要紧密联系思想道德教育这一主题,也要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开展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且具有思想教育内涵的辩论议题,开展辩论赛。这种乐行的活动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和学习了思想教育的内容。

五、结束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选择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对于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有利。而实际上,大多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多数管理模式仍然是站在学校的角度,以学校为主体,没能上升至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层次上来,这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这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强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尝试,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管理模式和思想教育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国良.论以学生为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评价[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6-9.

[2]陈静.论高校残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新思路[J].改革c开放,2011,(12):165-166.

[3]李宝珠.高校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114,116.

[4]徐小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J].知识经济,2016,(8):170.

[5]邓红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及其策略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3):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