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房价下的城镇居民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房价下的城镇居民住房保障问题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房价不断上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政府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保障措施,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待解决的问题,这表明现有的住房保障模式有待完善,也说明了住房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保障性住房制度及实施的过程进行调查,提出问题;第二部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第三部分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建议。这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稳定社会秩序、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公平,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字:住房保障、价格、政策、经济适用房

住房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最基本的物质资料,但由于其价格的昂贵,使得许多尤其是低收入者自身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而成为住房困难户。为保障这一弱势群体的住房权利,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被认同为"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为主要形式"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然而,这一旨在维护社会公平的住房政策目前却在"公平"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不断成为社会争议的焦点,争论凸显了现行住房保障政策的缺陷,社会保障性不足,这一系列问题不是孤立和偶然的,其背景和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是在特定发展阶段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目前虽然建立了严格的廉租房住房保障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但仍有相应的问题存在:

1、建设荒山遭遇"软阻力"

让地方政府拿出相当数量的建设用地和资金以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意味着政府要突破以往的"以地生财"模式,牺牲部分土地收益,向保障性住房输血,对此,出现了保障性住房比例不足的现实。

2、政策缺位

近年来,随着房价的普遍上升,商品房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经济适用房价格通过二手房买卖也大幅提高,由于在经济适用房的再转让的政策缺位,使得经济适用房成为投性购房,炒房的工具。

(二)具体实施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对象界定不明,定位过宽

具有保障性的商品住房,其对象是中低收入家庭,而收益者是除"高收入者"以外的其他家庭,还是"中等+中等偏下"的收入家庭,各级政府无统一、明确的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家庭占多数,中低层收入无论作何解释,定位都过宽,并且,在对中低收入家庭的资格审核中,往往流于形式,从一些大城市出现的"富人套购""投资"等问题看,实际难以操、难以监督,这不仅影响了社会公信力,也侵蚀了社会心态。

2偏离"经济适用"本意

按规定,经济适用房在中套80平米,小套在60平米左右。但在现实中,130平方米以上的比比皆是,虽有高额补贴,但房价的绝对水平仍令中低收入者难以接受,其结果反而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3供需矛盾尖锐化

现行住房政策的根本性缺陷是实施中模糊了经济适用房产品性质后的"保障性缺失",其本指以微利出售给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商品房,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是有保障性的,其意是通过扶贫促进社会公平,结果却由于定位不清、设计漏洞和实施中监管不力而加剧了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

4监管不力,审核不力,分配不公经济适用房

最为世人诟病的问题还在于立项、开发建设、销售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缺乏严格控制和有效的监管。特别是在销售过程中,无法识别真正的政策对象,无法保证开发商按规定审核对象,也难保资源分配方式、手段的合理性。尽管政策规定必须对购买对象进行资格审核,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政府在资格审核制度上未能正视我国个人收入不透明、社会信用制度缺失、权力监督不力和收入审查难以规范的现实,难以保证审核的有效性,分配的公平性。

(三)政府在管理 过程中的职能缺失

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缺乏应有的态度和决心。一些官员认为,拿出一定的土地建设经济适用房,意味着地方政府不能再通过经营土地获取巨额土地收益,还有的地方官认为建立住房保障制度,解决广大中低收入者人群的住房问题,对于提升自己的下线显然有点"慢",不如单纯追求GDP的增长速度那么突出,不能给自己"成绩单"上加分。在这样的思路领导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公共财政支出严重。一方面,政府部门土地出让中获得大量收益,另一方面,却不愿意为建立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体系出钱。

二 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分析

(一)我国居民住房现状

现阶段偌大部分家庭收入住房保障之列,对于绝大多数地区政府的财政来说,几乎是很难承受的,但是,若以租金支付水平作为衡量住房支付能力的标准,住房保障政策惠及的居民家庭仅限于低收入居民家庭,政府财政负担将会大大减轻。

(二)社会住房保障目标的界定

其目标实现的程度和水平,与政府在其中充当的角色有关,住房保障究竟应该实现怎样的目标,是稳定房价、居者有其屋还是住有所居,这是政府建立住房保障制度之初就应首先考虑清楚的问题,住房保障与稳定房价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稳定房价也不能依赖住房保障,因而稳定房价不应该成为住房保障的目标。

(三)政府资助下租赁为主体的城镇保障性供给模式

"直接供给"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政府建管难题,寻租腐败和保障房分类难题以及由此造成的"夹心层"问题等。而实施"租金补贴"模式,尤其是"统一租金"模式,可有效地避免上述难题,对被补贴的家庭来说,租金补贴模式使其具有选择性。

三 我国住房保障对策方案及建议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自建立发展至今,已然取得不少成绩,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方面尚在改革期间,在制度方面还非常不完善,为了应对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需要,健全和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立,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对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任何企图通过弄虚作假、虚报信息、权钱交易等非法手续,骗购保障性住房、牟取利益的行为都须受到法律、法规的处罚和追究。引入银行诚信体系,对于在申请保障性住住房中弄虚作假者,在申请贷款、就业方面进行限制,斩断伸向保障性住房的"黑手",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

(二)注重保障性住房选址的合理性

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不仅会影响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福利水平和发展机会,也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社会空间演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安排、有效的政策工具和成熟的住房市场来实现其空间布局的优化选址。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合理布局,科学选址,把保障性住房安排在交通相对便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而且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的地方。在具体实施当中,也要因地分析各种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低收入人群出行、就业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住房的宏观调控

首先,是明确市场的宏观调控目标;其次,是加强各部门在住房市场调控中的协调。

(四)完善保障性住房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大政策支持,确保分配公平公正进行城镇住房出租现状研究,摸清家底,为实施适宜保障住房模式提供基础资料。掌握基本情况,推进信息共享,保证低收入群体致富后退租,以制度、法规保证廉租房的入住公平性。对于开发商,应对其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督,严格检查建材供给质量、施工质量和竣工验收。对恶意造成保障性住房质量问题的单位、个人加大处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