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和其他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实践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风险的不断显现和多边贸易谈判的举步维艰使得各经济体开始积极构建全球FTA网络。中国为了打破贸易壁垒、缓解对外经济矛盾,2007年提出自贸区战略,积极进行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本文主要对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实践进行总结和梳理,并据此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推断性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自由贸易区;实践
1、引言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起步较晚,最初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部署。但是在逐渐的推进过程中,中国自贸区战略逐步清晰。2008年多哈回合再一次无果而终之后,中国坚定了加强区域合作的决心。截止2011年9月,中国已签协议的FTA有10个(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中国-东盟、中国-巴基斯坦、中国-智利、中国-新西兰、中国-新加坡、中国-秘鲁、亚太贸易协定、中国-哥斯达黎加、大陆-台湾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另外,正在谈判的FTA有5个(中国-海合会、中国-澳大利亚、中国-冰岛、中国-挪威、中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正在研究的有4个(中国-印度、中国-韩国、中日韩、中国-瑞士)。
本文主要对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实践进行分析总结,梳理脉络,并探讨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实践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我国同其他国家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目前建成的最大的自贸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双边贸易持续攀升。目前,东盟是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是东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实施进程一览表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为1303.7亿美元;2006年达到1608亿美元,同比增长23.4%;2007年贸易总额达到20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9%。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2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双边贸易实现了稳健、持续的增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东盟国家来华实际投资520亿美元,占我吸引外资的6.08%。同时,中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东盟的投资也出现了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我对东盟直接投资达2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东盟国家作为主要投资目的地。随着《投资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相互投资和经贸关系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双方业已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也对亚洲及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必须看到,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中国与东盟之所以能形成如此紧密的合作,除了地缘政治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两地在资源、市场等方面高度互补。
但必须指出的是,东盟与中国的合作,仍有若干关键环节需要打通,例如基础设施完善,金融、法律体系对接,以及商品流通网络的建设等。不然,这种互补仍然停留在潜能上,不能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此外,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几乎全部由发展中国家构成,这既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机遇,又带来一系列合作的隐忧,事实上,我国与东盟各国在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的过程中,严重依赖发达国家强势的国际贸易企业以及成熟的贸易规章体系,这就意味着,我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需要通过组建具有公共品意味的大流通平台来加以促成。并且,在法律法规的接轨方面,也需要政府加大力度。
3、中国进行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迄今为止我国建立的自由贸易区中最大的一个,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通过分析其建设进程,我们可以对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推断性分析与总结。
3.1 中国缺乏战略规划与管理
自由贸易区谈判具有谈判难度小、内容丰富以及合作方式灵活等特征,成为各国获得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的贸易战略工具。虽然中国已经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但仍然处于实践的初始阶段,缺乏一套主旨明确、安排有序、措施具体的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规划。这种战略规划上的劣势不利于中国适应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最大限度地获取战略利益。此外,中国自由贸易区谈判涉及外交、金融、商务、农业等众多部门,但却没有专门的机构具体负责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管理上存在劣势,会对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当前自由贸易区网络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各国大都纷纷设立专门的机构对自由贸易区谈判进行综合管理,协调自身在全球FTA网络中的利益。比如,美国不仅制定了目标明确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创造一个有利于美国商品和企业的竞争性自由化环境,为美国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以及安全利益服务,还成立了专门的双边谈判机构和多变谈判机构,进行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的谈判与规划。
3.2 中国缺乏谈判经验和谈判人才
虽然规划和管理是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谈判才是一国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关键。一国对外开展自由贸易区谈判,需要明确的谈判授权和高效的谈判队伍。
中国商务部在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时,缺乏相应的授权支持,在没有更高一级部门进行协调的情况下,谈判的效率和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很容易造成谈判成本和协调成本的增加。同时,中国在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时由于缺乏据有经验的专业人才而出现了能力不足的问题。当然,这与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时间较短有关。因此,我们缺乏一支精通国际规则、熟悉国内外现状、谈判能力强的队伍。在此种情况下,中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速培养有关自由贸易区谈判方面的人才,组建一支具有高水平谈判能力的队伍。
3.3 中国服务业发展缓慢,处于被动地位
现在的自由贸易区谈判不同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只涉及有关货物贸易的内容,同时它更多的牵扯到服务贸易、投资、金融、农业、环境、安全等多各方面。尽管中国在货物贸易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服务业发展方面的相对落后却会对我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产生消极的影响。
据中国外汇管理局统计,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060.36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1589.24亿美元,出口额为1471.12亿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中国总体服务业的出口竞争力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运输、咨询业等生产业。
3.4 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起步较晚,具有后发劣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多变贸易进程受阻,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始成为各国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
要形式。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才开始认识到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性,2007年提出开始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此时,以欧盟为中心的FTA网络已经形成,美国成为美洲FTA网络的核心,中国现在主要的贸易伙伴大都是FTA的组建者或参与者,中国已经失去了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先机。中国构建FTA网络存在后发劣势。首先,如果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组建自由贸易区,竞争对手可以获得竞争优势,占领贸易伙伴国市场,对中国形成贸易转移和投资转移。即使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组建自由贸易区,在商品和投资方面失去的市场也难以恢复,我们的市场进入方面存在后发劣势。其次,如果中国的贸易伙伴与他国组建自由贸易区,他们就会现行根据自身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不管中国加入该自由贸易区还是组建新的自由贸易区,都必须根据已有的标准进行一定幅度的调整,这就意味着中国失去了制定标准的先机。最后,根据“轮轴一辐条”理论,中国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了成为轮轴国的先机,失去了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特殊利益。同时如果盲目进行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很可能成为辐条国,分享不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成果。
4、中国进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策略建议
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起步较晚,既面临挑战,也存在机遇。在复杂多变的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中,中国需要谨慎思考、步步为营,最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由贸易区建设道路。中国需要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FTA网络,以此来落实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策略,营造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外部条件。
4.1 积极参与、合理控制
中国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开放优势、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和大国综合优势,可以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获得贸易利益。因此中国只有通过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才可能获得相应的收益。但是中国在自贸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适当控制,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协调成本和调整成本。要保证每一个自由贸易区协议的执行效果,必须制定相应的监督机制。随着中国参加协定数量的增加,面对着为不同协定而设定的标准,协调成本势必会增加。所以,中国应在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的数量。
4.2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自由贸易区建设,虽然整体上可能提高我国福利水平,但是国内各个产业或产品的发展状况不同,其竞争力水平也层次不齐。对于每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中国应该进行必要合理的可行性研究,权衡利弊,有步骤、有层次的逐步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开放我国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金融投资市场,切忌急功近利。首先,先选择地理位置相近、经贸关系紧密、政治关系和睦的经济体;其次,选择富有竞争力,但是规模较小的发达经济体;最后,选择富有自由贸易区建设经验的经济体,然后发展其周边区域。
4.3 差异化策略
与不同对象开展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谈判的内容和谈判的方式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中国在进行自贸区谈判时必须根据对象的不同实施不同的策略。
对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采取不同的开放政策。如果有的经济体与我国的贸易结构比较相似,可强化彼此之间的产业内分工,通过外部竞争内化的策略,化解外部竞争,以规模经济获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利益。如果有的经济体与我国的贸易结构不相似,优于我国,可通过市场换市场的策略,消除贸易壁垒。获得市场准入,根据产业间分工发挥比较优势,获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利益;汤托有些经济体的贸易结构劣于我国,则中国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领先优势,通过FTA开放我国市场,输入经济体的廉价商品,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5、小结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各个方面。为了促进我国自贸区建设的健康合理发展,中国也需要加快制定中国FTA战略的总体规划,设立专门的机构,具体组织实施FTA战略,处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