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邓窑”寻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邓窑”寻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南阳陶瓷历史上,有史料记载、有窑址可寻的古窑,唯有“邓窑”。多年来,喜爱研究古陶瓷的笔者一直有一个愿望:和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邓窑遗址”来一个“亲密接触”。

“邓窑”零距离

机会不期而至。不久前,应南阳著名收藏家、南阳师院名誉教授、金榜文物馆馆长吴金榜先生的邀请,笔者及南阳师院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先兴博士一行在内乡县乍曲乡党委书记周晓峰的陪同下,就“研究邓窑,复兴邓瓷”进行了专题实地调研:实地调查、采访村民、搜集资料、走访窑工、召开座谈会……所见所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触良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了解邓窑、接触邓窑。

深山藏古窑

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出发,沿沪陕高速公路西行约40分钟的路程就到达内乡县城,再驱车西南行25公里就是闻名遇迩的乍曲石堂山。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邓窑”就坐落在山清水秀的石堂山脚下,堰河边上。石堂山为中原名山,是中国道教的著名圣地,素有“南武当,北石堂”之说。石堂山及其周围的浅山区分布有储量丰富的石灰石、铁矿石、高龄土、鸡窝煤矿等制瓷、烧瓷原料,加上水源、优质粘土充足,这就为“邓窑”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资源保证。同时,这里为内乡、邓州、淅川交界之处,西边不远就是丹江古码头,水运便利,“邓瓷”产品可北上关中,南通汉口。邓窑遗址以石堂山脚下的白杨村大窑店为中心,北起土槽沟,南经店坊、水沟、白杨至上庄村,在长达5公里的狭长地段上,地面上散存着成堆的窑具、瓷片、窑址等遗迹遗物,面积达120多万平方米,“十里窑场”的盛况依稀可辨。

“邓窑”缘何在内乡

上世纪七十年代,内乡县文物工作者余飞先生在田野调查工作中,发现了一处规模很大的古窑址,怀疑即是“邓窑遗址”。但为了慎重起见,文物部门初步将它定名为“内乡大窑店窑”。由于历史地理上邓州和内乡行政区划的多次变迁,包括方志、碑刻等多种资料显示,窑址所处位置在唐宋金元等朝代的多个时期为邓州所辖。直到1975年8月文物部门在遗址西侧石堂山麻衣道场碑林中发现了一通元代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邓州《石堂山麻衣道场重建十方普济宫碑》碑文“孤村陶烟时起,前事宛然在目”的记述,有力证明了该窑址就是“邓窑遗址”,同时也说明在元代至大年间邓窑窑火不绝,仍很兴盛。近年,南阳一收藏爱好者搜集到一块据说出自大窑店、刻有“邓州――内乡”铭文的粗瓷胎褐黑釉水缸的近沿部残片,时代大致是元至明初,为大窑店窑即邓窑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

历史名窑“不出名”

邓窑又名“大石窑”,为宋代北方著名窑场,产品兼具耀州窑青瓷和河南汝系青瓷的风格而又有自身显著的特点。囚窑址在宋代为邓州所辖,故名“邓窑”。邓窑为历史名窑。宋人叶子真《坦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明朝李贤《大明一统志》有载:“南阳府上产瓷,内乡县出,有窑。”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南阳府志》里又有大窑店名称,地点在县西50里。建国后文物工作者多次寻而不见。邓窑虽是历史名窑,在文献中其地位在耀州窑、尼泉窑等之上,但在近现代的陶瓷发展史中却一直默默无闻,人们对其面貌的探究总是云遮雾绕、支离破碎、难窥其详。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一提到“邓窑”瓷器,无论是古陶瓷研究者或者是收藏爱好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那粗糙的青瓷、黑瓷、白瓷、缸胎瓷等民用瓷器,很少能把它和宋元时期的著名青瓷如汝瓷、耀州瓷、龙泉瓷等青瓷器物联系起来。由于对邓窑遗址没有正式进行过考古发掘,“邓瓷”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初级探讨的阶段,知名度并不高。

丹江沉船出“邓瓷”

1992年夏,临近窑址的淅川老县城四关外丹江水库水下沉船中出水了一批瓷器及铁釜、铁炉壁。这批瓷器共77件,除一件月白釉板耳单柄洗外,其余76件全部为青瓷器,以碗盘日用瓷为大宗,青绿釉,多数呈褐青色,柯些内有小黑星,灰胎有杂质,露胎处为深浅不等的褐红色。据河南博物院杨爱玲女士研究,这批青瓷器系内乡人窑店窑金代产品(见杨爱玲《河南浙川沉船瓷器及相关问题》载《中原文物》2004年4期)。另据《浙川县简志》记载,淅川老县城西关外临丹江古河道,为古码头,是商船会聚之地,货物山水路北上可达陕西地区,南下汉口货通长江。沉船瓷器的发现,证叫了宋元时期邓瓷由水路外销的基本事实。

劫后余生“邓瓷”窖藏

2006年8月,南召发现一处金代晚期钧瓷窖藏,据考证这批窖藏瓷器也为邓瓷产品(见李伟男、范云刚《河南南召高庄金代钧瓷窖藏》,载于《中国文物报》2009年3月11日)。窖藏位于南召县城郊乡董店村高庄组村边农户院墙根树桩下,属岭南高速公路高架桥施工区,由于附近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宋元时期文化遗址,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市文物部门已进行了文物钻探,并对发现的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但因窖藏正好埋在树桩下,所以未能及时发现。更富戏剧色彩的是,24日下午挖掘机清理树桩时仅挖了两铲土就完工,谁也想不到小小土堆中竟掩藏着一个惊人的宝藏!当夜下了一场大雨,瓷器被雨水冲刷露出而被村民哄抢。文物部门闻讯快速反应,采取得力措施,使流散的文物绝大部分被追回。经鉴定,该窖藏为单纯的民用钧瓷产品,数量较大,可辨器形的瓷器多达100余件,其中较为完整的58件,包括菊瓣花口大碗、红彩折沿盘、裹足支烧大盘、鸡心大碗、敛口浅腹盘、翻沿浅腹小碟、小杯等。器物以碗为大宗,共39件,均光素无纹,以灰青色石灰碱釉为主,天蓝釉次之,红彩器仅见一件。

“窑司”瓷片显家世

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陶瓷标本室,笔者终于见到了久闻大名但不知其去向的宋代邓窑青瓷刻柯“窑司”字样的瓷片。这是一件乍看很不起眼的略呈三角形的小瓷片,长丘六厘米的样子。它是1985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时任乍曲乡文化站站长的惭青阳先生无意间发现的。是一件刻有“窑司”字样的宋代青瓷壶残片。经由省文物部门确认,这是宋代中央政府派遣官员对邓窑进行窑务管理的实物见证,对于确定邓窑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说明邓窑在宋代已受到皇室的重视和喜爱,很可能具有“有命则贡”的官窑性质。

“邓瓷”浅识

尽管邓窑产品品种异常丰富,五花八门,几乎涵盖了唐、宋、元、明时期我国北方陶瓷的所有品种。窑址上发现的窑具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支烧具,如支钉、垫饼、垫圈、匣钵等;另一类为模具、垫板,如人物范、动物范等。另外还发现有粉碎瓷土、矿物的石碾和盘及擂臼等。散存的瓷片主要是青釉、白釉、黑釉、褐釉等几用生活器物,也见白地黑花器、红绿彩、窑变釉等以及玩具类器物,如羊、狗、狮、小人等。但 历史上邓窑是以青瓷窑口而驰名的,青瓷产品是其主流,具有代表性。根据河南文博工作者的初步调查和研究,如杨育彬先生的《内乡邓州窑》通过器物分析类比证明了邓窑创烧于中晚唐时期(《河南考古》4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而新发现的邓窑青釉褐斑四系罐时代可能早到唐以前;刘建洲先生等《内乡县大窑店瓷窑遗址的调查》(《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4期)以及近些年文物工作者、收藏爱好者的不断探索,发现邓窑青瓷以盘碗为大宗,器表有光素的,有印花的,刻花的较少。纹饰题材主要有两大类:花卉和水生物。花卉题材常见四种:(1)缠枝花卉:常以大小花朵间隔,大花盛开,小花含苞待放,枝叶缠绕其间,组成二方连续图案。这是最普通的装饰手法。(2)折枝花卉:常见折枝的大花大叶的牡丹和小花小叶的分别装饰在盘碗的内壁或底心。以饱满的牡丹花朵为主,用肥壮的枝叶衬托,给人以丰满之感。(3)交枝花卉:以牡丹为主,两枝或几枝花相交构成纹饰。(4)团花:多以菊瓣组成,装饰在碗盘内心,线条流利生动,图案美观大方。水生物题材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以水浪纹为主,在水波中点缀海螺、游鱼、荷叶水草等;二是以游鱼为主,装饰于器物的内底,图案颇具生趣。此外,我们还见到碗内底印或刻有“姚”、“王”、“刘”、“小王二”等字样的窑记。新发现有褐彩书写“风花雪月”字样的青釉四系瓶。

邓瓷鉴识的要点在于其青釉。宋代邓瓷青釉大多为青绿色,釉质温润明亮如碧玉,晶莹润泽,光亮可鉴。釉色虽都为青绿,但与耀州窑、龙泉窑、临汝窑、新安窑、宜阳窑、宝丰窑的青瓷有所不同,它的青要更深一些,不像耀州窑、龙泉窑、临汝窑的橄榄绿、黄杨绿,有黄而明亮的倾向,也不似宝丰清凉寺窑的葱绿色,悬一种独特的麦苗绿。这种麦苗绿呈色略深,偏褐青色,显得老气,稍有发乌的感觉。而且,时代越晚,发乌的感觉越明显。邓瓷青釉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釉中大多出现有黑色斑点,这是其他窑青瓷所没有的,从而成为区分邓瓷青釉的一个重要特征。此外,由于邓窑瓷土含铁量高,配方中杂质较大,故而烧成后,瓷器露胎处和薄釉处多里褐红色或褐黄色。邓窑青釉碗的圈足多数高而窄,与临汝窑等河南系青瓷碗宽矮圈足不同,而且圈足内又多呈紫褐色。这砦风格部反映了邓窑青瓷的本上特色。

“复兴邓瓷”何时梦圆

虽然邓窑尚未经过科学发掘,而且申报发掘之路还很复杂曲折,人们对邓瓷的了解尚较为肤浅,复兴邓瓷的确有点先天不足,但我们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往邓瓷、喜爱邓瓷、收藏邓瓷、研究邓瓷,更有一些寻梦人在为邓瓷的复兴摇旗呐喊、奔走努力。

更令人欣慰的是,省市县文物部门已开始重新认识邓窑,关注邓瓷,正在为把邓窑遗址申报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努力。我们期待着邓窑科学发掘、揭开神秘面纱的那一天,期待着复兴邓瓷的梦圆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