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国际化趋势下高校师资管理制度的创新与转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国际化趋势下高校师资管理制度的创新与转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在这样一种国际化视野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开始走向国际化征程。笔者以“教育国际化趋势高校师资管理制度创新转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国际化视野下,当前高校师资管理制度中的不利因素,并分别阐释了基于这些不利因素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创新与转型策略。以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 高校师资管理

制度创新高校师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教师的自我学习提升等内容。作为我国培养人才最为重要的阵地,教师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以及思想品德与学生个体的成长、能力的培养与实现拥有直接关联性。因此,在教育国际化趋势下,高校师资管理制度该如何更新、如何才能使之更加适宜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更好地迎接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教育国际化趋势下高校师资管理制度中的不利元素

(一)人才引进和流动困难、师资队伍缺乏更新

近年来,由于扩招,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这无疑为高校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力量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和严苛的挑战。一方面高校需要更多地师资力量来从事教学工作,维系日常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高校之间彼此潜在的竞争关系,需要借助更加雄厚的资本、更加优越的条件,来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吸引更多学生报考和入学。而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资本就是极具科研性和专业能力的优秀教师。教育国际化趋势下,高校更需要引进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审视国际先进科研领域和学术知识背景的教师,以先进的师资力量带动高校在学科发展方向、软硬件设施以及教育投入方面迈向“国际化”。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来看,由于其缺乏有效的人才引入和培养机制,导致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师资严重匮乏,甚至还将面临来自其他高校和机构的 “挖人”所造成的人才流失现象。制度的缺失、管理的不完备,导致多数高校在“教育市场”中竞争力愈发低下,陷入了实力、竞争力与影响力三者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当中。

(二)学术氛围薄弱、创新能力欠缺

教育国际化趋势意味着国际有关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日趋频繁,意味着教育资源的相互借鉴与利用,学术课题的相互推动和共同研究。因此高校的学术发展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达到一个能够与国际水平相对话的层次,才有可能充分借鉴和利用国外先进的科研成果及教育方法,使之助力本校的发展和规划。但是就目前部分高校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师资力量匮乏的同时,教师素质的构成也呈现整体偏低的趋势,具备高素质、高学历以及较强科研能力特别是有海外科研经历的教师数量偏低,这就导致整个高校内部难以形成积极稳健的学术氛围,缺乏创新能力,难以保持长久的学习活跃度和教育竞争力的提升。

(三)编制等因素限制,国际化人才难以引进

高校教师的编制属于人力资源配置的一部分,合理优化的配置模式是实现教师职能最大化发挥的必要途径,但就目前我国高校的编制现状来看,“超编缺编”的现象屡见不鲜。按相关规定进入高校编制的师资必须是博士,但普通高校对海外博士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进;国内应届博士研究生未必能适应国际化教育及科研模式的需求;而具有长期海外留学或外企工作背景国际化办学模式所急需的人才得不到编制只能成为编外教师。然而很多编外教师长期以来的学术研究、论文期刊发表得不到公正的评价、拿不到同等待遇的资金扶持。当真正有能力、有创造力的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和工作上的能力长久得不到公平与肯定时,自然无法继续保持工作的热情与上进的态度,高校的教育工作也就很难真正意义上与国际化接轨、向更高端的方向与层次迈进。

二、教育国际化趋势下高校师资管理制度的创新与转型策略

(一)教育国际化趋势下高校师资管理制度呈现出的变化态势

1.教师队伍的管理:由“集”到“激”

在教育国际化趋势下,教师队伍成为高校之间展开竞争的重要砝码。而与此同时,高校内部也开始在教师之间展开合理正当的竞争,将管理模式由“统一、按部就班”迈向激励制、竞争制,通过对这样一种态势的引入,让教师积极参与到这种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中,使之产生一种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促使其产生一种“需要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学术水平和教学视野”的心理,通过外在的激励机制来激发自己对于专业能力、对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2.教育人才的引进:从补充到积累

高校对于教育人才的引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员缺编补充过程,而是在寻求能够同时服务于高校教育事业、并且能为其注入新鲜血液的全新面孔与力量。随着高校对于教师队伍管理模式由“集中统一”向“激励竞争”方向的转变,以及因为国内外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教育事业也开始敞开胸怀、面向世界,迎接世界范围内更加激烈的竞争。近年来,笔者发现,我国的高校人才竞争策略悄然发生了一种可喜的变化:从激烈的国际背景下的人才竞争回归到理性化的人才竞争层面,学会了两条腿走路,即引进人才与高校内部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举。而更加注重由内部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如资助优秀教职工参加世界性的学术研讨、参与重大课题的研究、去海外深造等,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提升高校师资管理制度的创新与转型。

(二)教育国际化趋势下高校师资管理制度的创新策略

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在教育和学术方面的积极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竞争是能够激发个体产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鉴于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学术研究氛围较弱、教师自我学习培养能力较低的现状,笔者认为,高校在师资管理制度的创新性方面,可以直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变以往教师拿固定薪资的“铁饭碗”状态,根据其个人业绩、学术研究成果,决定其最终薪资以及年终福利待遇,即所谓的“薪资绩效”。这样会让高校教师的薪资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层次性,教师的个人能力、工作勤勉程度将会按照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在薪资上得到完整的贯彻和落实,此举能极大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促其更加努力地进行自我提升和“修行”。基于绩效考评和物质奖励而生成的全新综合性的计薪体制,会让人才与学术成果之间形成平衡而稳定的对等关系,使之以更加良好的状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教育事业、服务于社会大众。与此同时,经过“市场竞争”洗礼的高校教师队伍,还能吸引更多热爱学术、潜心专研的人才投身其中,从而构建起一支教学能力强、永葆生命力和稳定的教师队伍。

2.倡导学术自由,并创建多重机制,鼓励学术研究

高校不仅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广大教师能够不断提升个人学习能力、加强科学研究和学术创造的基本平台。因此高校师资管理制度的制定应以服从和服务于教师学术自由为基本前提,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教”“务”分离,让广大教师牢牢把握学术研究的主导权,学校方面要充分赋予教师学术研究自由的权限,鼓励学术研究;其次,广泛借鉴国外高等院校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熟经验,如美国实行的“教授终身制”,免去了聘期每每到来、学校重新聘任的琐碎流程,以此来保障学术队伍的长久与稳定,使之能够在不受(或少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以自主、独立、稳定的状态从事思考和研究;最后,高校层面始终践行“学术自由”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方针,从管理层到学校内部氛围的建设上,始终把握和坚持此方向与主题,让积极而正确的思想意识成为有益于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

三、结论

综上所述,国际化视野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中国诸多领域所不得不着重审视和研究的问题。高校作为我国面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更需要在这样一种国际化的趋势下,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管理,使其能够在发展高校和引导高校前行的道路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当今高校之间竞争压力的不断提升,作为高校竞争重要筹码的师资队伍,更需要自身的发展特点,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学术氛围薄弱、管理层次混乱、人才引进和流动困难的现状,从管理制度和发展氛围两个角度来进行改革和创造,进而让高校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更加适应国际化视野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韩英军,王晓阳,连红军.教育国际化视角下高校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发展研究[J].理论观察,2015(4):159-160.

[2] 陈彦敏.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现状及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5,(4):24.

[3] 胥莉,张惠琴.国际化背景下人才塑造的创新性认识和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139-141.

[4] 曹俊怀,杨聚鹏.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影响的政策学分析 [J].当代教育科学, 2014,(17):24-27.

[5] 崔丽,梁丽.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2,(12):97-98.

[6] 孙德芬.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机制构建[J].教育评论,2012,(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