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教育生态理念来完善校园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教育生态理念来完善校园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生态为主导理念的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相对应而又息息相关。基于校园文化的特点,倘若要保证不扰,与主流文化共存,就必须和其保持交叉,既不与主流文化相融,又不与其对立。可以说,校园是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教学与科研工作必须保证学术和思维上的独立,与不断变换的社会风气保持一定距离,确保教育生态不会因社会的变化而产生浮躁现象,因此校园文化始终要求以科学为真理,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树立和打造校园文化。同时还要保证民主,允许文化上的百家争鸣,以成果来判断价值,主张多元化的校园环境,抓住教育生态理念要点,维护校园文化的延续。

一、教育生态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内容

1. 校园物质文化

如果说教育生态理念下的校园文化是一张完整的拼图,那么校园物质文化是拼成这幅图画的关键部分,它也是学生最能直观接触的文化内容。物质文化分为两方面,第一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其中包含生活条件、教学设备与相关器材、校园建筑等,另外还有基于教育目的而设置或布置的一些能够体现校园文化内涵的设施,这些物质层面的事物能够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其中校园绿化风格、标志性场馆、橱窗板报专栏等无不折射出文化内涵。第二是学校的软件设施,相对于那些直观可见的外在条件,软件设施主要由师资力量、学科分类、专业化程度等组成,这两者共同构成一套完整的校园物质文化,但是物质本身并不能被称之为文化,同样的事物放在不同的场所便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意义,物质文化本身也是为了延伸和体现校园文化的必要成分,所以物质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2. 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以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形式形成的,在长期办学的过程中,通过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神文化逐渐形成,并凝聚、沉淀,最终以惊人的架势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宗旨个性的写照,它是全校师生的精神财富。而一般意义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指的是师生价值观、文化观和道德观,这些融合在一起,最后形成特定的信念与氛围。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可能从学风、校风、班风或校歌、校训等表现形式中流露出来,对学校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十分深远。校园精神文化是无形的资产,被认为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贯穿师生在学校生活学习的全过程。

3. 校园制度文化

一所学校必然要靠行之有效的制度来维持秩序。这就引申出校园制度文化,它也是校园文化中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是约束和执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为了将教师与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行为进行规范,维持学校教学秩序与活动顺利开展,其所对应的制度也是体现校园文化的另一个要素。制度文化不同于有形的物质文化以及无形的精神文化,制度是规范人内心和意识的一种方式,也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其中包含着学校制度文化中的共性,也能够对不同学校之间的管理模式作出区分,制度文化并非是要约束学生的个性,它的目的在于保护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不受影响,通过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同时学生也在以正确的行为来完善制度,最终形成动态的校园制度文化。学校制度能够体现出学校的管理能力,也是向人表达学校管理思维的一种方式,通过监督、引导和奖惩来帮助校园文化迈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校园制度文化的目标在于,通过制度来让受教育者完成自律,形成正确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这对学生走出校园后的社会生活能够发挥出很大作用。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高级体现,也是实践制度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学生校园社团活动,可以让我们看到制度的运行情况,如果一个学校拥有健康积极的社团活动,那么这个学校的制度文化也必然是十分成功的。

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与校园文化内容相对应,应当以提高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发展作为宗旨,以师生凝聚力为主要目的,将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运用学校所具备的资源来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气氛,为师生提供民主、轻松的工作学习环境,提升教师责任意识,加强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让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获得成功。

1.思维独立与思维借鉴

校园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是我国教育体系持续发展的见证,经过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实践中探寻和摸索,让校园这一社会单位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与特征。校园文化是思维与价值观的体现,不同学校之间的文化气质也不尽相同,能够综合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标志性特征。通过校园文化管理,将文化充分继承与弘扬,让存在于学校的精神文化传达给社会。但是,相对于整个社会,学校无疑是渺小的,文化也不免具有局限性,而学校同时也是构成社会文化的关键,因为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学生受到校园文化感染越深,他们也必然会将其带向社会,从很多人的言行举止中都可以发现校园文化的痕迹,或朴实认真、儒雅风趣,或克己奉公、一丝不苟,所以校园文化的指导作用无疑是非常深远的。另外,校园文化的局限性也从侧面隔绝了许多社会的不良风气,避免了错误的世俗观念让师生出现动摇,不被沽名钓誉的心态所引诱,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进行了过滤,将优点进行发扬,同时又将不良的风气拒之门外,维护着学校这片神圣的土壤。

2.思维独立与集体协和

将孤立的个体充分凝聚到一起,建立文化集体,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习,让文化理念深入到师生内心,而班级与班级之间也需要通过文化来形成交流,共同进步。在校园管理方面,透过对文化的建设,让师生能够分辨是非,在细节中获取知识,理解学校的组织决策,响应活动号召,服从管理。文化集体依赖于所有参与者的协同能力,它能够为文化渗透提供渠道,集合大家的智慧,让团结这一概念延伸到校园生活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教学模式、管理能力与课堂氛围得到升华。

3.思维独立与话语尊重

学校文化建设要避免走入单向输出的误区,师生的意愿个性需要得到肯定和尊重,从理性角度赋予师生包容与理解,实现双方面的认同。校园之所以神圣,原因便是在于尊重,教师与学生,师生与领导,任何形式上的对话都不应该存在阻碍,如果校园文化是一套强制性遵守的程序,那么建设工作很难得到成功,因此赋予学校成员话语权,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沟通渠道对每个人打开,在自由和平等的前提下开展交流,让理想与意愿得到理解和关爱。话语权能够避免校园文化建设走向固步自封,同时也能提升个人的境界,虽然无法将所有的学生想法都归纳到一起,但是却要让大家知道,文化建设需要你的声音,如果有人想要提出意见,那么他必然拥有话语权,在恰当的时机之下都可以提出,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即使是错误的想法,通过交流这一渠道也能够将其转变。校园文化非常需要这种参与意识,在同学与同事之间形成一个大家庭,不应该迷信权威,以某些人的意见代表大众,在评价校园气氛是否民主时,最应该考虑到的便是话语权。

4.思维独立与价值观凝聚

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到学生和教师的自身发展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优秀的校园文化甚至能够作为启迪,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发展,其学习态度和行事作风很大程度上受文化所影响,因此想要让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校园文化也必须与时俱进,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随着我国教育体系趋于完善,教学方法也更为科学,师生对价值观的追求也开始多元化,这种现象应该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与本源,将个人价值观与学校价值观分别判断,对正确的价值观予以引导,对错误的价值观予以纠正,但是仅仅通过语言来沟通无疑是苍白的,如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能够深入身心,无形中便会解决价值观的分歧,让不同的思想殊途同归。价值观很难用“统一”这样的词汇来表达,校园文化需要的是对价值观进行整合,引导师生利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来完成自身价值的提升。

以教育生态理念来完善校园文化,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任何学校通过长期办学所积累与塑造的校园文化都值得我们去尊敬,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来完善自身,必然能够让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海州实验小学,江苏 连云港,2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