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融资中小企业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基于系统观视角剖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运行特点与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之间的矛盾
中小企业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发展中往往存在以下运行特点:第一,自身积累少,负债能力低,通过抵押担保方式获取资金的能力受限;第二,没有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不规范,经济效益低下;第三,行业定位不具有发展潜力,目标短视,导致企业寿命短;第四,不重视自身信用建设,信用观念非常淡薄。现实中,商业银行担当着中小企业的主要放贷主体。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是其经营的首要目标和基本原则。这样,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高风险”、“高违约率”、“高倒闭率”以及“低收益”、“低寿命”、“低保障”等运行特点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样使得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进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进一步讲,中小企业运行的高风险、低收益特征以及商业银行运行的安全性、收益性目标都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因而二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本质的对立和矛盾。这决定了单纯地完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等自组织系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
(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大与融资渠道狭窄之间的矛盾
从单个中小企业来讲,规模小,资金需求量也小;但是从整体来考察,中小企业数量多,加之自身积累少,因而整体的资金需求量必然很大。以山西为例,据中小企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多达2000多亿元。另一方面,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选择渠道却很狭窄。债券、股票、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作用甚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进入门槛高;第二,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市场,由于发展滞后,规模较小,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有限,使得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也很难通过二板市场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资金;第三,不少中小企业为股权封闭的家族式企业,对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融资市场认识不足。从理论上讲,资本市场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市场,但不等于说中小企业就不能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但是由于主观、客观等多方面原因,制约了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这样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加剧。
(三)中小企业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之间的矛盾
中小企业产业布局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政府政策扶持倾向,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讲,一个区域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布局,与该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环境关联较强。以山西为例,资源禀赋决定了山西省中小企业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先天性特征,重型、粗级、单一的煤、焦、铁、钢等主导产业的比重占到全省中小企业总量的七成,而这些“两高一资”产业系国家及山西产业政策导向明确指出的禁入或退出领域。另一方面,代表经济发展潜力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却严重不足。金融机构信贷投向重点显然是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科技含量高、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型行业中的企业。这样,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山西省中小企业正好与金融机构信贷投向重点相背离,在信贷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山西中小企业必然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四)民间资本多与中小企业融资难之间的矛盾
资源富集的山西,经过三十年的煤炭开发以及近年来的煤炭整合,沉淀了巨量的民间资本。2009年新一轮煤炭资源整合,山西资本外流拉开序幕。煤炭整合以安全生产为目标,但在煤老板退出时,并没有为这些资金设计适合的产业来承接。在产业兼并的同时,忽视了产权的组合、资本的整合,退出来的山西煤老板们,可选择的行业很窄,巨量民间资本苦寻投资路径,大多选择他们熟悉的采掘业或煤炭延伸产业。而另一方面,具备新兴发展潜力的众多中小企业却苦无融资渠道,很多由于资金匮乏而陷入生存困难甚至倒闭困境。综合以上分析,还可以进一步发现,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是源于以上各种矛盾关系的存在,而且不同矛盾之间其实还存在着紧密的因果关系链,共同构成一个正向反馈机制或正因果关系回路。这意味着,始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资金需求大、资金缺口大的状态,会通过金融机制的缺陷、融资渠道不畅、民间资本投资选择路径狭窄等各变量的相互作用后,使得这种状态得到加强,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会进一步扩大,直至最终陷入倒闭境地。
二、运用系统观思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思维。立足社会复杂巨系统,透视中小企业,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仅是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中一个很微观、很具体的主体之一。上有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有行业定位、诚信建设、融资与税负等具体问题之间的相互影响。任何一部分都既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同时又构成其他系统的子系统,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内容层次来看,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小企业本身及其借贷行为,而要立足社会复杂巨系统,不仅要分析中小企业融资自组织系统内部的构成要素,更要考察中小企业融资与其外部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主体层次来看,不能仅仅依靠中小企业或金融机构,而应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政府为主体,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政策制定、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这样形成联动机制,协调推进,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目标定位来看,中小企业作为社会复杂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或一个要素,显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而只是一个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更为主要的是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促进整社会复杂巨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运用系统观思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系统观思维强调整体地、全局地看问题,注重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协调。运用系统观思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仅要研究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自组织系统内部的完善,更应关注相关主体之间的协调性。可以说,即使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自身已经相当完善,如果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协调性,不存在共存关系,中小企业依然难以摆脱融资难困境。因为按照系统论,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只有对环境开放,同环境相互作用,同外部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才能生存和发展。系统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互塑共生关系。因此,中小企业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自身,如合理进行行业定位、注重诚信建设、更新经营理念等;另一方面要建立与相关主体,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政府、大型企业以及其他中小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在与环境的协调中突破资金瓶颈制约,谋求更持续的生存和发展。
(一)建立中小企业与中小金融机构之间的长期关系型借贷
关系型借贷本质上是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双方为减少和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克服金融交易中市场失效而共同构建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基本前提是银企之间必须保持长期、密切且相对封闭的交易关系,即企业固定地与数量极少的(一至两家)银行打交道。它的维系有助于银行收集关于企业发展前景和贷款偿还概率等方面的信息,进而为做出贷款决策提供便利。建立中小企业与中小金融机构之间的长期关系型借贷,首先需要组建与中小企业门当户对的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来说,中小银行多属于地方性金融机构,组织结构高度扁平化,管理层级相对较少,信息传递较为迅速,决策链相对短,因而中小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提供关系贷款方面具有大银行不可比拟的信息成本优势,使得中小银行更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建立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银行的条件尚不具备。目前,可以考虑将地方性金融机构,如山西晋商银行,打造成为地方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为其提供资金融通。这样,一方面组建了中小企业的对口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地方性金融机构由于规模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在同国有商业银行竞争中的劣势地位,进而促进不同层次金融机构之间在功能定位、服务对象等方面的分工与合作,使金融体系更加完备。
(二)建立中小企业与金融市场(创业板市场)之间的对口融资模式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当前,加快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建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最现实、最可行和最具操作性的举措。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创业板市场已发展成为中小企业获得直接融资的重要舞台。而且创业板市场的准入制度和运行机制都是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而对口设计的,并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使中小企业的融资工具更加丰富,直接融资渠道越来越宽,如美国的NASDAQ、英国的AIM等。因此,创业板市场的定位将直接关系到其服务对象的范围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基于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的功能划分,应该将创业板市场的服务对象和主要使命定位为具有发展前景和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高科技、创业型中小企业。根据中小企业的运行特点,从市场准入、产品设计、管理制度、退出机制等各方面量身定做,使创业板市场真正成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对口融资平台。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为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获取直接融资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服务平台,而且可以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资金,为风险投资资本进入和退出市场奠定制度基础和畅通的渠道。
(三)建立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的产业链联盟关系
大量理论和实践表明,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较,既存在规模、管理等方面的差异,也存在业务、功能等方面的互补。中小企业在技术变革、管理效率、产业变更、满足需求偏好、创造就业机会、降低信息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既存在彼此竞争的必然,也有相互联合的需要,而且对大多数产业来讲,企业间开展专业化协作是更为有利的。中小企业作为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单元,与大企业在产业链、物流链和资金链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这样可以通过分包经营、特许权经营、融资、剥离、培训和咨询、技术和研究开发等方式,将产业链上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为一体,实现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与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之间的信用捆绑和业务捆绑,并以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的资金链为出发点,利用大企业、大集团和担保机构对企业的影响力、组织力,打造银企合作的信用平台,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
(四)建立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用共同体融资关系
中小企业融资难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中小企业信用度低同时又缺少抵押物。建立基于信用共同体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可以将原来局限的“单一银行与单一企业的融资关系”拓展到“单一银行与一个由众多中小企业或其他相关个体组成的共同体的融资关系”,从而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高风险特性与商业银行的低风险偏好之间的风险收益匹配问题。基于信用共同体的中小企业融资关系,在我国实践中已经有一些尝试,比较常用的有互助联保、互助担保两种基本模式。互助联保形式的共同体具有企业规模较小、团体内成员数量较少、无固定的组织形式、与银行的谈判能力较低、抗风险能力较低、团体运作费用低等特点,更加适合小型企业、微小型企业、聚集区的商户或者农户等情况。互助担保形式的信用共同体具有企业资金实力较强、团体内成员较多、有固定的管理机构、与银行有较强的谈判能力、可以获得优惠利率、抗风险能力较强、可通过有效的反担保措施对违约成员施加惩罚、有一定的运作费用等特点,更加适合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基于信用共同体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中,共同体内的各个成员之间自我选择,形成一种相互之间的连带责任和横向监督关系,这样有利于降低成员选择策略违约的概率,提高偿还率,进而缓解银行面对中小企业时由于信息不充分而带来的道德风险和契约执行难题,提高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整体信用度。
(五)加强中小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宏观环境协调
加强中小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宏观环境协调,一方面要求中小企业的发展要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另一方面要求政府为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创造宽松、公平、良好的制度环境。对中小企业而言,要想解决融资难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产业定位,贯彻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使产业布局更符合国家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更符合国家政策扶持倾向;二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经营机制;三要加强企业自身信用体系建设,定期向行业协会以及政府信用评级机构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增强企业经营及财务的透明度;四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发、创新、渗透和应用,提高产品与产业层次,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政府而言,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一要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要“立”与“废”并行,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使中小企业在市场准入与退出、破产与清算、税收等方面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二要建立以政府为中心的各个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即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牵头,强制规定各级财政出资比例,同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加盟,组建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信用担保机构;三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披露机制和评价机制,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机构,对中小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进行全面的信用评价,对于失信企业实施严格的惩戒制度和社会公示制度,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和秩序;四要打破金融垄断,建立自由、公开且平等的金融交易准入审核标准。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允许设立以民间资本为主导的民营银行、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等,为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中小企业搭建合法平台。
作者:郭立平 张晋伟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