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尔王》中人物和语言的悖论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大戏剧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举世公认的语言文学大师。《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悲剧中卓越千古的杰作,因为该剧不仅折射出人性的高尚和泯灭,并且还显示出辉煌的语言艺术风采。正如《李尔王》的故事起因于一场语言与意义互相错位的对话,《李尔王》本身也具有这样的特征:莎士比亚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刻画李尔王、弄人及二者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创造了一系列悖论式的矛盾冲突,揭示了人性与私欲的对抗和冲突,弘扬了人道主义精神,抨击了极端自私的利己主义。考察《李尔王》中的人物及语言,是我们解释李尔等戏剧人物的途径之一,也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和剧本暗含的价值倾向。
《李尔王》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具有深刻的意义和独到之处。剧中包含了多种冲突、斗争,有父女、姐妹、兄弟、君臣、主仆之间等冲突,然而这种种冲突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利己主义和人道主义之间的激烈斗争。但《李尔王》一剧的主要冲突则是李尔与三个女儿的冲突。年迈的老王李尔决定退隐,他将国土分成三份,准备分给三个女儿,但是在交出政权、领土和国事之前,他要求女儿们在宫廷上说出她们对他的爱。最小的女儿考狄利娅由于拒绝像两个姐姐那样阿谀谄媚地向父亲表示爱意,而被暴怒的李尔剥夺了领土并驱逐出境。随后,李尔受到两个女儿的刻薄对待,精神濒临崩溃。远嫁法国的考狄利娅率领军队回到祖国,希望替年老的父亲讨回公道,却全军覆没,最终被夺去生命。
我们至少应从以下两点看待这个悲剧的开端:首先,如果我们以一种现实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李尔,将他看作一个生活中的行动者,一个拥有心理真实的人,那么他的表现就是荒诞不经的,他的要求是古怪、偏执、不合情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将《李尔王》视为与生活的一一对应,而是一种艺术的创造,那么,这个非现实主义的场景就不是不可解释的,而是对于它的理解渠道需要做一些调整,不能简单地锁定到人物和情节安排上,而是要基于多方面和细致入微的考察,尤其是挖掘剧本构架下的隐义。其次,在解释《李尔王》这出戏剧时,不能仅仅从李尔一个人物人手。李尔本人的语言在戏剧一开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他的权威性,而且戏剧本身存在相当多的转述和间接呈现,这些无不提示我们,不能仅仅从李尔的角度来看待这部戏剧。这出戏剧不仅是关于李尔的,也是关于考狄利娅、肯特、爱德伽甚至弄人的,它更关乎他们所在的世界秩序。
由此看来,这个凭借李尔心血来潮的想法所展开的语言竞赛,联系到全剧的含义,就不是荒谬和没有意义的了。本剧的突发事件不是父亲的死亡和母亲的改嫁,也不是晋升的希望落空或对妻子失去信任感这类具有实质性冲突的事件,而是一个女儿没能说出她的父亲希望听到的话。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考狄利娅实际的不恭敬行为触犯了李尔,而是她所遵循的语言规则与李尔执行的语言规则之间的巨大差异导致她激怒了父亲,并被父亲放逐。悲剧的起因很小,但实际上是两种语义规则、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之间的碰触。
李尔的悲剧开始于他早已经被至高无上的权力给他带来的阿谀奉承蒙蔽了双眼。李尔意识不到语言是具有悖论性的:它可以出于虔心,也可能完全虚假。但对于考狄利娅来说,说出的话与它的直接含义应当一致,行动应当先于言语,内心的情感应超过外在的表现,弄虚作假既违背道德也违背良心,与其说出虚夸的言辞还不如选择隐忍地沉默。
在这幕戏里,考狄利娅和李尔一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执拗的,甚至有些不可理解。这出戏里李尔的行为和考狄利娅的行为都需要做出超出人物行为之外的解释。问题不在于李尔提出了一个荒谬的要求,而是在于考狄利娅坚持不说出父亲想听的话;自然,李尔误解了考狄利娅语言的实际含义,他以为考狄利娅没有说出两个姐姐所说的动听话就是因为她不爱他,但是考狄利娅本人也没有对父亲的误解做出必要的解释,她甚至不愿显得委婉以平息父亲的怒火。李尔要求考狄利娅修正她的话,否则她将毁坏自己的命运。但当考狄利娅听到两个姐姐虚张声势、故作姿态的表达的时候,考狄利娅明确地感到了言之凿凿的语言背后情感的虚假。考狄利娅当然知道父亲期待自己说出什么,但是,考狄利娅不能这样做。她知道自己违背父亲意味着什么,她明白对自己感情的诚实说明无疑会在这种虚情假意、谄媚虚浮的语言的对照下相形见拙,但她宁愿被剥夺权利也不愿说出拔高自己对父亲的感情的话。使用这种华丽却没有实际意义的语言,意味着与高纳里尔和里根那种表里相悖、言行不一的人没有差别。
所以,在这幕戏里,考狄利娅并不是斤斤计较于自己的言词、执拗地非要违背年迈的父亲那点儿虚荣的愿望,而是她深刻地理解语言的悖论性――它可能是心灵的真实写照,也可能是对真实想法的完全背离。于是,考狄利娅通过她的语言,把自己与高纳里尔、里根明白无误地区别开了。当高纳里尔夸夸其谈长篇大论地表示自己如何热爱父亲的时候,考狄利娅的旁白说道:“考狄利娅应该怎么好呢?默默地爱着吧。”当里根故作姿态地夸赞自己对父亲虔诚的爱心的时候,考狄利娅又一次旁白道;“那么,考狄利娅,你只好自安于贫穷了!……”相对于浮夸泛滥的语言表达,考狄利娅用沉默表征她对心灵品格的坚持;相对于掌握虚假话语可以带来的权力,考狄利娅宁愿选择真实话语和它带来的失势。
李尔与女儿考狄利娅的对话,触及到了虚假与真实、表达与心灵的对照,这些对照由人物和语言的双重性体现出来,使我们看清了人物的实际处境。李尔的宫廷可以视为一个业已丧失真理的世界;虚假横行、权势泛滥,这种现象最突出的表现便是李尔――国家的统率者、至高无上的君主,陷入语言的僵化和虚假的牢笼,将虚浮的语言当作了心灵的真实。由于人们既可以因表达真实感受而使用语言,也可以在背离精神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某个目的而使用语言,所以,高纳里尔和里根能够蒙骗李尔。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李尔失去了他的权威性,因为他遵循的是一个业已被遮蔽、即将被颠覆的语言――权力秩序。在这个环境里,他认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忠诚的大臣肯特伯爵注意到了高纳里尔、里根和考狄利娅的语言差异,尤其是注意到了李尔把权力维系在语言这种表象上的荒谬行为,以及宫廷中发生的颠倒黑白的状况。有趣的是,肯特和考狄利娅一样,尽可以用一些更委婉、更容易达到目的的方式劝阻李尔,但是他愿意表露的,只有他不容分说的正直。事实上,肯特直率、恳切、不容置疑的话,与考狄利娅不愿表现得可爱动人只愿如实叙述的语言一样,毫不含糊而且并不动听。尽管他可以使用变通的、圆滑的手腕达到他的目的,但是这样一来,他将会把自己等同于那些“口若悬河”、“说得天花乱坠”的谄媚者;他的被放逐,和考狄利娅的殉难一样,是崇高无瑕的品格的证明,是道德理想的践行者和牺牲者。
更为有趣的是,李尔对肯特的警告和他对考狄利娅的警告如出一辙:“肯特,你要想活命,赶快闭住你的嘴。”肯特的语言不仅冒犯了李尔的虚荣心和骄傲,还暗示了李尔在他的国度里颠倒黑白的昏庸做法。李尔要求考狄利娅修正她的话,命令肯特闭上他的嘴,两者基于同样的原因,即颠倒的语言秩序受到了正常秩序的冲击。
语言的双重性除了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还对故事的进展有所帮助。例如,戏剧中存在着两套明显不同的话语系统,通过两种话语的对比,莎士比亚将语言的运用与叙事功能联系在了一起。《李尔王》这部戏剧的开场,并不是从老王李尔开始,而是始于两个朝臣肯特和葛罗斯特的对话。这类语言程式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和他们的意义,而且在戏剧结构中发挥着作用。
如我们所看到,在肯特和葛罗斯特的对话里,充满了猥亵下流的含义和粗野的双关和暗示。葛罗斯特对肯特谈到了他的私生子爱德蒙和私生子的母亲,这一闲聊式的低俗语言与李尔谈论国务时所用的高雅语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高雅语言主要是李尔和他的两个女儿所使用的语言,这种语言形式与李尔的不辨真伪、两个女儿的口是心非联系在一起。但是葛罗斯特坦率地承认自己通奸,这种语言虽然低俗,却是毫不做作、坦诚真实的。于是,葛罗斯特表面上粗鄙实际诚恳的语言,与高纳里尔等人表面高雅实际虚伪的语言形成了对比。这种语言的对照,暗示了宫廷里正在发生的阴暗事件。如迈克尔・莱恩所说,《李尔王》开场低俗猥亵的语言和这种对话的效果“打破了我们对于一场关于国王的悲剧的预期期待……实际上具体阐明了一个贯穿全剧始终的关键程式:低俗语言的运用是为了降低高雅语言的自以为是,并引导观众洞悉真实而远离虚假。”
《李尔王》中充满了这类语言的对照,在戏剧的发展中,莎士比亚将语言的双重性进一步与情节和主题联系起来,表现出了深刻的思想内涵。莎士比亚不愧为文学和语言大师,这部“巨星陨落”式的悲剧《李尔王》以其扣人心弦的尖锐戏剧冲突,独特而高超的悖论手法,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现了文艺复兴思想中那种复杂对立的特点,肯定和否定,热情和忧郁,信念和怀疑。展示了他所处的那个充满矛盾的时代;有力揭示了人类社会带普通意义的矛盾冲突;唤起了读者和观众的人类社会和人生的全方位思考;实现了他的创作主旨――真善美的呼唤,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弘扬,对社会弊端和邪恶势力的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