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阳光是否依旧灿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阳光是否依旧灿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太阳照常升起》带我们再次走入姜文的电影世界里,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他的影片是否还会掀起波澜再创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时的辉煌,他到底为我们展现了什么样的电影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关键词]姜文;电影风格;灿烂

从导演的第一部戏《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姜文的导演才能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他也因此挤进了中国第五代导演的行列。新片《太阳照常升起》是否还能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样灿烂夺目,许多人怀着这样的疑问心理走进了影院,走进了充满阳光的姜文电影世界里。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太阳照常升起》,看得出姜文对时代情有独钟,那可能是他风华年少时最为深刻和灿烂的时光,隐藏着他许多梦想,对理想,对追求,包括对性的解读,有人用了一个公式“太阳照常升起=一点苏联怀旧+一点经典国货情结+一点光影魔术手+一点姜文自大的男根意识+阿莫多瓦后遗症+一个二流情爱小说+臭了大街的分段叙事(还自己连不上扣)”来概括自己对《太阳照常升起》的理解,仔细体会有其道理,但这样的说法还是有些狭隘和偏激的。

本片改编自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姜文把小说作了大修改,分成四个独立成章而又一体化的段落,讲述一段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的故事,时间上跨越了民国、解放初期、“”时期以及现代。通过《梦》、《恋》、《疯》、《枪》四个部分为我们讲述一个既简单又深刻的故事。

讲故事任何人都会讲,有的人喜欢按照时间的顺序,从1、2、3……娓娓道来,大师级的高手,往往会标新立异,不是从头开始,而是从中间切入,或者从第8、9讲起,打乱前面的顺序。不管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鬼子来了》,他都在向大师级努力,这部影片同样如此。所以,故事开头,让人捉不着头脑,一派胡言乱语,似乎支离破碎。

本片起初看起来很怪,虽然有着姜文式熟悉的镜头,同样的背景,但我认为《太阳照常升起》却很大程度地异于《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这次的出手可以看出他严肃了不少,我甚至质疑,姜文的幽默感跑哪去了?虽然在演员们的生动演绎下还是有着几分喜感,笑料还是很好,但观众看此片时已经并不是像看《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可以那么轻松,而是把注意力转向理解故事本身和受伤的感情上。可以看出,姜文在这部片子里灌输了很多的思想和拍摄的技巧,叙事方法也开始转变。片中主角们的发疯、自杀、通奸,这些事先没有明确交代原因的剧情,足以让观众觉得匪夷所思。而姜文的高傲使得他不愿自我表明,让观众去自己体会,理解不到的话纵然是观众的损失,也是投资方的损失,所以票房的不济也说明了艺术和商业间的一定问题。但是影片存在着一定的艺术价值是无可否认的。

看姜文的电影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来体会。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性镜头,对于心理学中的意象和符号学还不是太了解的广大观众,自然就无法感受也谈不上去尽情享受姜文在《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影片中所尝试运用的电影语言了。就像小队长身上经常背着的算盘,有一天,就被妈抛到了天空。算盘在蔚蓝色的天空缓慢翻腾,在落地的时候被摔得支离破碎,其中有一粒算盘珠子掉到了一碗稀稀的白米粥里。我认为,姜文在这里想表达的是,人们每天都在精打细算扒拉算盘珠子过日子,可你算来算去你算不过天,算盘在天上转一圈,落到地上,只有一粒是为我们服务的。归根到底我们都是在为自己那一碗饭而忙碌,姜文的深刻不仅在于此。

姜文电影中的意象,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如蚂蚁上树、石头砌成的房子、树、石头等这些事物,与其说带有姜文主观的情感,倒不如说,影片中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不是构成了姜文的意境,其实是心理学的意象在姜文电影中的呈现。对心理学中的投射法和意象多少了解一些的人,都会欣赏姜文对人物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超前觉悟和学习力,并感谢他为探求意象符号语言和电影的结合对于人物心理刻画所做的积极努力。

整部影片是为了光明普照的造型风格与迷醉癫狂的情绪所交织,呈现出一种中国电影从未有过的奇特景观。这种奇观化的视觉体验不同于商业化的视觉奇观,商业化的视觉奇观强迫观众放弃思考在心灵上屈服,而这种奇观来自观众的大脑自身,它强迫观众思考,强迫观众分泌荷尔蒙,当然这种巅峰体验并不是每个观众都能达到,这要视观众的知识结构和审美趣旨而定。

《阳光灿烂的日子》将特定时代里性与暴力纠缠的青春掰裂展示时,背景就是灿烂阳光跳跃于以苏联歌曲、黄军装为标记的历史琴键上,从而为影片带来青春萌动时独有的生命张力。到了《太阳照常升起》,故事不再具有完整的情节,甚至也不是简单的《低俗小说》似的四段式结构,看过该片的人形容那种感觉:“无论画面还是故事都让人晕乎乎的,像陷入一团白雾,也像被正午阳光晒着发晕。”摄影师赵非讲:“因为他这个戏啊,说话啊,人物啊,状态啊,整个故事啊,就是那么一个想象的电影天地。”在这个由姜文创造的世界里,正午阳光正强,你需要小心地将全部身心沉入到情节里,紧随着他走,遗漏某个细节就可能会迷失。而这个中年男人跑得如此之快,让人相信他青春期的冲动仍在,“他才是片中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一个”。

在时下的一片喧嚣中,姜文却能够一直给我以惊喜。我觉得这种心态非常值得鼓励,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到《太阳照常升起》,姜文的电影很少,但是每一部都以其鲜明的风格宣告这是姜文的作品。7年拍一部电影,拍出来的还是一部不向任何人致敬的电影,也许有人说姜文太自我,但是这就是姜文,也是中国电影一直保持活力的地方。 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鲶鱼效应”,西班牙渔民们为了成仓的沙丁鱼不至于很快死去而放人几条鲶鱼使沙丁鱼们保持活力。姜文就是中国电影的一条鲶鱼,在我们都已麻木的时候跑来刺激一下我们的神经。

在商业化大片铺天盖地的今天,姜文依旧固执地走着属于自己的电影道路独享其乐,对于《太阳照常升起》的评论众说纷纭,在纷乱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阳光是否依旧灿烂也就不那么重要了。“阿廖沙,不要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天一亮他就笑了”也许这就是姜文要告诉我们的,日出日落生生不息,所有的一切一切都寓意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