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育同行都有各自见解,但无论如何,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们的共识仍然停留在词汇与阅读方法等如何高效互促。笔者结合长期英语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阅读教学心得,提出了提高高中英语阅读实效的相关教学思路,以期教育同行参考与交流。

英语阅读的教学意义

高中英语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学科组成之一,其中,英语阅读教学又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已然是广大教师的奋斗目标。笔者认为,阅读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伴随学生终身,促成其梦想实现的行为活动。同时,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有所成就的,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词汇的积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能够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和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其在长期坚持中实现阅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实践中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通常都在围绕考试而行,背离了阅读的基本规律,有碍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笔者建议关于英语阅读教学应当回归“阅读”实质,从而强化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策略分析

大量词汇积累,夯实英语阅读基础 阅读教学只有在学生掌握大量词汇的基础上展开,才能够“得心应手”,因为词汇是一门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掌握大量词汇是学好语言的必要前提。同理,英语语言的学习同样需要有大量词汇积累做基础。而积累和识记词汇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词汇的专项训练。词汇是阅读的根基,一旦失去词汇的支撑,阅读便会成为“空中楼阁”,随时面临崩塌。所以,针对词汇的训练可以是抽出部分时间用于集中识记、背诵词汇,比如,按难易程度顺序,或是按字母表顺序,还可以同桌间相互进行汉英互译的提问游戏,将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汇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学习。需要注意的是,记忆词汇的重点在于学生必须每天坚持学习,并识记若干词汇,慢慢地将“小流”积汇成“江海”。科学的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可运用构词法、定义法、对比法、上下文暗示法等来帮助记忆词汇,如“agreement”这一词,便可采用拆词记忆法,即在已识记原有“agree”的基础上,通常“ment”被作为词缀放置在动词后面,与动词合并组成新的名词,意思基本保持不变,所以,“agreement”一词可推断为名词,意思也为“同意”。诸如此类的巧妙方法的运用,能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重视泛读精读,提高英语阅读技巧 课时有限,需合理安排,如何尽可能发挥课时效能,精读教学成了众多教师的选择之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精读即是以最短时间教会学生把握重点,学会正确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从文中读出“知识”。特别是对于典型的词组,要掌握其含义和用法;对于典型的句型,要掌握其表达的结构方式,便于学生能够对此作出正确释义,于日后口语表达或写作时借鉴。由此可见,教师讲授应重视结合思想与知识两个层面,全面提升学生对英语的掌控度,充分发挥“精读”的实质功用。

找准阅读方法,培养英语阅读能力 词汇是阅读的基础,通过阅读又可以从中学到新词汇,以此推动词汇量的增长,二者间并无冲突,且相生共促。要从阅读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和欣赏文章的美感,可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大致了解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情”、介绍了“什么产品”、说明了“什么现象”等。要求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对部分难句和不认识的词汇可以忽略过去,学会快速阅读。也可从文章中找出主题句,再分析疑难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英语阅读中的疑难句解析通常是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难点,对于这些句子的分析主要用提取句子主干的办法,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捋清“枝叶”,使长句变短句,复句变单句,由此将“枝叶”层层剥开,疑难句问题便迎刃而解。

结合地域文化,融入英语阅读思维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学习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学习一门外语的先决基础。英语国家有着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很多内容和中国文化相差甚远,单纯靠我们的民族思维去理解他们的文化内容,往往容易出差错,闹笑话。把握这些国家和民族特有的文化,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便利。所以,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多些为学生介绍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也可以找一些专门的书籍、电影、纪录片等,让学生课后自行探究。在夯实了西方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在日后英语阅读中,更易激起情感共鸣,深入理解文意。

结束语

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践行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首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多个方面下功夫,运用广泛积累词汇量、夯实西方文化基础、多元阅读等方法,进行大量、长期的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贵在坚持,且不可半途而费,这也正是“凡事贵在坚持”的意义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