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学困生转化的几点意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困扰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关心,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帮助,需要家长的理解和社会的支持。作者就学困生转化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学困生转化 转化方法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已成为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困生从失落中找回自我,树立自信,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笔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关爱“学困生”,唤起自信心
“学困生”由于各方面的表现较差,普遍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和自暴自弃的想法,与班主任之间存在无形的鸿沟,对班主任往往采取回避甚至敌对的态度。如果对他们严加管教,晓以颜色,则往往会加重他们的逆反心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学困生”最缺乏爱,最难得到信任。为此,班主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要把“学困生”看死,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具体工作中,要以真诚的态度,给予学习上的帮助,思想上的关心,生活上的体贴入微:用真挚的感情和无私的爱,唤起他们向上奋起的信心和勇气。同时,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及苦衷,尽情听取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一视同仁。用真爱敲开他们内心深处的大门,让他们相信你、尊重你、接受你。班主任在学生内心深处的位置越高,教育说服力就越强,学生的转化效果就越好。
二、洞悉致“困”原因,力求针对性
对心理障碍型的“学困生”,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关心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改善他们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注意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对意志薄弱型的学困生,要磨砺他们的意志。笔者让学困生写“每日一记”,让他们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围绕“今天我发现了什么”,“今天我要感谢什么”等话题写一天中的心得体会。人的意志是在完成一定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每日一记”虽简单,但天天记能培养学困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对受社会上不良团体成员的影响而致困的学生,要提高他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使他们认识到不良团体的危害性,并注意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断他们与不良团体成员的联系。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爱心感化学困生
“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学困生在情感上比较脆弱,最需要的是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与优等生相比,他们会感到一种无形的自卑感,对自己的学困生的身份比较敏感。笔者在对待学困生的态度和方法很大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学困生的学习心态,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笔者在与学困生接触的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和学生有情感的交流,对学生的语气尽可能的亲切、委婉,态度尽可能的和善、温和。要改变那种板着面孔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局面,改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进行交流、讨论,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的鼓励、安慰都是对学生心灵的抚摸,使学困生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效能感。
四、班主任工作是学困生转化的后盾
班级是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挥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最得力助手。班主任负有协调本班各科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作用,而且要保证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特别是学困生的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对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班主任的支持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关心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应称之为“爱之神”。班主任要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心理和生活,还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区分他们的共性和个性,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谈心,根据他们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进行适当的教育。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要通过与各科的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对学生实行全面教育。班主任要与家长交流,通过家长了解学生,也让家长了解学生。班主任应是家长与学生相互沟通的桥梁。特别对于学困生,班主任应更多地关心他们,他们更需要了解。
五、综合教育是学困生转化的巩固
学困生的问题不是出现在智力因素上,而是出现在非智力因素上,仅仅通过教师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还远远不够,教师要加强与家庭的配合。初中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如心理学家所说的,在经历一个“心理断乳期”,“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深深陷入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理解与接近;没有任何人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心理不了解,对孩子出现的一些偏离行为一筹莫展,总是恨铁不成钢,但又不知道该怎么把铁炼成钢。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不断与学生家长沟通,要经常开家长会,写家长信,做家访。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非常热心的。通过以上途径,让家长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过宠、过急、偏爱、不理解、不事实。通过家长的配合,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和家长的理解,他们心理负担便不会再那么大。另外,初中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技能和技术,希望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希望得到一定的认可。他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和敏感,社会责任感增加,他们迫切要求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但知识和经验不足,鉴别是非的能力差,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社会,把社会看成一个课堂。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实践,巩固学习成绩,提高学习兴趣,了解社会。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学困生的转化与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因此,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因势利导,使学困生始终保持不断前进的动力和势头,从而产生转化的动力,这样转化工作才会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陈中永.现代心理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
[3]曹继军.审视差生教育.花城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