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不同方案的近期疗效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不同方案的近期疗效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不同方案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4例,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治疗,按照化疗方案分为EC组(表柔比星+环玲酰胺)和ECT组(加用多西他赛),比较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ECT组治疗总有效率84.62%(44/52),与EC组65.38%(34/52),明显更高(P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

乳腺癌采取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肿瘤发展情况,如何提高新辅助化疗疗效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问题。为进一步探讨乳腺癌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特回顾性分析我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经过B超检查确定患者肿瘤转移情况,依照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EC组(52例)和ECT组(52例)。EC组患者年龄34~64岁,平均(46.32±8.68)岁,TNM分期29例患者为II期,23例患者为III期肿,有26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ECT组患者年龄33~67岁,平均(43.65±11.37)岁,TNM分期28例患者为II期,24例患者为III期,有31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分期及转移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EC组患者采用表柔比星100mg/m2联合环磷酰胺600mg/m2的EC方案辅助化疗治疗,在第一天静脉滴注,ECT组患者采取ECT方案,在EC组的基础上添加多西他赛100mg/m2静脉滴注,在治疗中,根据患者世纪情况给予雷尼替丁、托烷司琼等药物缓解胃肠反应,所有患者化疗每两星期为一疗程,化疗四个疗程观察效果,

1.3观察指标

参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变稳定(SD)和病变进展(PD),以CR、PR为有效,SD、PD为无效;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PEMS 3.1对数据进行处理,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以%表示,组间差异采用X2检验,若P

2 结果

2.1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ECT组治疗总有效率84.62%(44/52),EC组为65.38%(34/52),ECT组明显高于E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化疗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基本类似,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受损以及白细胞减少等,EC组患者白细胞减小和血小板低下发生率明显低于ECT组(P

表2 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比较 [例(%)]

3.结论

目前新辅助化疗被认为是乳腺癌治疗中的一种标准治疗方案,有益于患者的综合治疗,但是对于新辅助治疗的具体方案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标准[1-2]。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采用含蒽环类的联合化疗方案要比CMF方案效果好。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方案之一,前者可直接嵌入DNA核碱对之间,干扰癌细胞基因复制,从而对肿瘤起到抑制作用;后者环磷酰胺为常见的烷化剂类抗肿瘤药,在体内经肝微粒体酶催化下可分解出对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的酰胺氮芥及丙烯醛,发挥抗癌作用[3]。我院在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添加紫杉类药物多西他赛抗肿瘤药,可加强微管蛋白聚合作用,并抑制其解聚作用,破坏肿瘤细胞的正常分裂,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4-5]。从研究结果来看,ECT方案治疗有效率优于EC组,两组胃肠道反应、口腔粘膜反应、肝功能损害与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ECT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低下的发生率高于EC组,治疗过程中需注意。

参考文献:

[1] 杨俊娥,陆苏,刘红等.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11,38(7):405-408.

[2]柳光宇,王玉洁.新辅助疗法:乳腺癌抗HER-2靶向治疗的试金石[J].中国癌症杂志,2013,04(8):584-589.

[3]嵇健,刘民锋,杨翼鹏等.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建立人乳腺癌小鼠移植模型[J].中国肿瘤临床,2014,10(10):616-619.

[4]范扬航,吴智勇,黄建豪等.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1,32(8):1059-1061.

[5]王雅婧,刘德权,叶剑桥等.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联合或序贯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J].武警医学,2014,12(9):9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