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运用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引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找好“做”的切入点,架设教与学的桥梁;扮好“做”的角色,实现“教学做”的和谐统一,是实现有效开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落实语文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语文综合性学习 认识 实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和特色之一,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五大板块。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这一解读中不难看出,语文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能停留在理论的分析、知识的条分缕析中,更不能把语文搞成数理化一样,冀通过反复练习、测试来提高,而应在实践上多下工夫。让学生把书本学习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课本资源与生活资源有效融合起来;把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科学地链接起来,让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学习语文素养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这正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的体现。他认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他进一步强调:“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们要在做上教,做上学。譬如游水的事,应当到池沼里去学习,不应当在课堂上传授。”陶行知强调把教学和实践、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在实践中探求真理并且检验真理,在源头上做学问,深刻地揭示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反映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想内涵。

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新事物,很多老师对它的看法还有偏颇。他们认为所谓的语文综合性活动,不过是举办一些演讲、辩论、比赛之类的活动而已,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会有多大的作用;何况时下综合性学习可借鉴的资料又有限,于是索性“绕行”,使综合性学习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只有深刻领会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用这一思想来引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看作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融入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才能使语文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比如,学习《桃花源记》时,我们可以设计“游桃源”、“赏桃源”、“悟桃源”三个活动进行探究。“游桃源”――在学生基本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以探险家的身份简要介绍发现桃源的经过;“赏桃源”――请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桃源优美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淳朴的民风民俗;“悟桃源”――请学生以作者的身份诉说坎坷的人生经历,解释结尾安排“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的初衷,从中解读出“桃花源”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理想追求。这样就把活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巧妙地融合在阅读教学中,开辟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和谐统一的崭新局面,推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实践应用如下:

一.找好“做”的切入点,架设教与学的桥梁。

“教学做合一”强调的是“做”,提倡的是“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讨论,在做上质疑问难”。因此,找准“做”的切入点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立足教材,链接生活。

(1)从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入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册每单元都安排了一次与本单元文本主题相关的综合性活动,1――6册书共有36次。这些活动主题覆盖面广,涉及到成长体验、自然科学、人文历史、民风民俗、音乐艺术、读书、建筑、探险等领域。因此,以教材中这些综合性活动为载体,沟通课内外,链接实际生活,将极大地促进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

不过,人教版教材中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有些也缺乏适切性:有的主题过于严肃,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有的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如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对于没有产“莲”地区的学生而言,就会显得陌生;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探究兴趣不浓。这就需要我们不能唯“教材”是瞻,而要充分发挥“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功能,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生活实际、地域特点以及学生的行为起点能力,灵活巧妙、因时因地因学情制宜,确立主题,如根据当地的物产特点,可把上例中探究“莲文化的魅力”改变为“水仙花的魅力、茉莉花的魅力”等,相信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大大增强。

(2)从课文标题切入。即巧借课文标题,把课文的标题作为探究的话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开展综合性学习。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一篇课文《看云识天气》,我们可尝试开展以“看云识天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设计四个板块:

①搜集天气谚语及云彩图片,展现大自然的奥秘与神奇。

②观云猜天,激发兴趣。

③阅读《看云识天气》,从说明文角度阅读本文。

④以“云的自述”写篇说明文。

四个板块,巧借课文,链接生活,学生的求知欲被唤起,自主合作探究,将知识、能力、实践、体验与兴趣巧妙地融合为一体,整个活动趣味盎然,让学生尝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3)从问题切入。文学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多向性的特点,往往给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产生了分歧,生发了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并不能靠老师的讲解或课堂上简单的讨论就能解决,此时我们不妨因势利导,把这些问题化成综合性学习的方式予以解决。如学了《隆中对》和《出师表》两篇课文后,学生对于诸葛亮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不愧是“智慧的化身”,有人却认为他“愚忠至极”。于是,我便引导学生开展“唇枪舌战话诸葛”专题性探究活动。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和主动阅读意识,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和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辩证思维,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4)从提炼主题切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主题式单元,即围绕同一主题编排单元课文;二是体裁式单元,即围绕同一体裁编排单元课文;三是体裁加主题式单元,即按同一体裁同一主题编排单元课文。

对于主题式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可大致按照单元后安排的综合性学习主题,而对于体裁式单元,我们可以跨单元、跨学段进行整合,提炼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如纵观1―6册教材,我们会发现一组歌颂生命的文章:七年级上册的《蝉》、《贝壳》、《紫藤萝瀑布》,下册的《斑羚飞渡》;八年级下册的《再塑生命》;九年级下册的《热爱生命》、《谈生命》、《那树》。学完了这些课文,我们就可以开展一个以“善待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2.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教学做合一”思想反复强调,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因此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善于采集生活资源这一源头活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地域文化,关注人土风情,关注时代特点、社会热点,开展探究性学习。比如今年是伦敦奥运年,我们就可抓住这一契机开展“奥运文化”的综合性学习;还可针对今年流行的“最美”一词,如“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医生”等等,组织一场“话说最美‘人’”的综合性学习,这样既拓展了语文教学空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搭建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平台,也培养了学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二.扮好“做”的角色,实现“教学做”的和谐统一。

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这不等于说是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因为虽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能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主体还是老师。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不能被忽视,而且要赋予更多的角色内涵。在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既不能袖手旁观,也不能越俎代庖,而要审时度势,扮好“做”的角色,推进“教学做”的和谐统一。

1.做好学生综合性学习先行的组织者、策划者。所谓“先行”, 指的是在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之前,教师应对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方向、活动的目标要求、活动的板块流程、活动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成果的价值意义等等,做出预设,制定宏观的活动计划。

2.做好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在综合性学习开展伊始,在坚持学生自主性前提下,指导学生制定微观的活动方案。内容包括:活动的起止时间、活动的任务、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实施步骤、活动方法策略、成果展示、小组人员组成及分工等等。同时教师要努力创设综合性学习的情境平台,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探究学习,变“要我做”到“我要做”,让他们在“做中学”、“趣中学”。

3.做好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授渔者、督促者。陶行知指出:“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因此,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做”的指导,授之以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给予帮助,在学生困惑时适度给予点拨,在学生偏离活动主题时适当给予纠正;同时,对于有畏难情绪的同学予以必要的心理疏导与激励,对于个别不自觉的同学给予适当的督促。总之,教师要努力唤醒每位成员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做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赏识者、激励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综合性学习成果交流展示阶段,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赏识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闪光点,要淡化成果的优劣比较,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还要关注他们与以前相比的点滴进步与变化,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反馈,促进他们对综合性学习保持长久的兴趣和动力。

此外,在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时,要防止“去语文”、“泛语文”的主题倾向,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上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成了类似史地生知识大荟萃的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边界是语文,要在这个边界内,扩展整合学习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保证学习的落脚点是在语文上。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黄仁贤,涂怀京.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与当代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3)李玉山・认识.实践.评价・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11.12B.

(4)张竹君・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语文学刊(呼和浩特)・2009.5F.

(作者单位:福建平潭县城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