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有效途径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有效途径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工作范围涉及到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单位,具有鲜明的政府特性,它突出了事业单位的权责发生制,增加了会计资产中的折旧核算,突出了对于公共资产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检查,提高工作质量,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机构设置,提高人员素质,健全事业单位会计审计体制,提高审计独立性,保证会计工作合理有序地开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工作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工矿企业和企事业单位都带来了深刻变革。会计核算是一个企业进行标准化管理和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也是开展日常的经济活动的财务依据。但是,从我国宏观调控和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来看,事业单位中的会计工作还很不完善与具体,没有突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特殊性。探讨和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有效途径,可以尝试从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会计制度的建立完善以及会计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全面等方面不断加强,真正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效率。

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基本特性

在我国,事业单位相对于一般企业单位具有公共性、特殊性和专业性,通过服务于公共服务单位和国家预算管理单位,它反映的是事业单位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所产生的财务收支活动和相关财务会计信息,它的基本特性集中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公共性

事业单位会计的工作范围涉及到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单位,它主要是公共资源的整理统计、公共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公共事业单位日常经济活动的会计核算,它的突出作用在于保证公共事业单位的财务透明化、公共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公共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日常化。当事业单位脱离了会计工作的时候,就会使得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很难保证公共部门的资金做到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进而使得公共事务的会计核算失去依据,导致公共事业单位的财务考核缺乏科学依据。

(二)专业性

事业单位从事的是公共事务管理,履行的是国家赋予的公共职能,这就决定了事业单位的资金具有鲜明的政府特性,它的使用也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具有非常鲜明的专业性特征,它涵盖了:1.事业单位的会计凭证登统、制作、审查和保管等;2.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申报、用途和审查等;3.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职责、分工、管理和培训;4.事业单位资源统计、管理、归档和使用。

(三)非营利性

事业单位属于国家规划组建,其作用是服务于国民,服务于社会,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它不是以营利性经营为目的,也不在意资本的增值能力。与市场上一般的企业会计相比,其会计职能少了对于市场的统计分析、风险的预测监督,增加了对于会计科目、会计核算、会计目标和会计报告等事业单位重点强调的会计管理工作,它突出了事业单位的权责发生制,增加了会计资产中的折旧核算,突出了对于公共资产的管理,而弱化了对于市场经济的管理。

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主要问题

建立科学有效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流程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保障。但是,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重重挑战,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的讲,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会计制度不健全,缺乏执行力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特殊性和部门管理的重要性,本单位会计工作长期以来依靠上级单位统筹管理,这就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虽然国家大力倡导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但是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是总的来说,相应的会计制度不健全依然是突出问题,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是很多会计工作都成了走过场,没有做到严格的执行,从而导致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国家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内部很难采取必要的专项资金管理,对事业单位整体的管理效率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专业性

行政事业单位享受的是国家编制和事业单位管理条例,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会计机构设置只能是根据部门岗位要求来配置。很多时候,事业单位会计机构设置脱离于实际岗位需要,很难做到专业岗位的专业人才配置。首先,事业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只是局限于单位内部的会计基础管理、成本核算和费用核销,其在会计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职能非常薄弱,也不能迎合市场经济发展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全新需求;其次,在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人员储备上,事业单位受制于国家制度和上级主管部门管理,不能结合自身需要进行专业性建设,会计机构的会计人员缺乏专业性培训,会计管理工作大多流于虚表,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不清晰和专业能力不够,会计基础管理工作陷入停滞。

(三)私设财务小金库,缺乏监督力度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建立完善是需要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更需要加强会计管理和职能监督,但是我国事业单位的特色决定了会计监督能力极其有限,这就造成在很多事业单位和部门内部存在着私设小金库。很多事业单位领导和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在财务上采取多报瞒报,设置账外账,私自挪用事业单位的行政资金。究其原因,就是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会计管理工作只是停留在做账和记账,无法开展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核算程序和财务会计制度的监督管理,导致对事业单位的领导和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会计基础工作缺乏有效的检查和指导。

三、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有效途径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和各地行政事业单位现状的改善,都给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对于会计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改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不足,才能适应现代财务管理的需求,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检查,提高工作质量

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简单的记账和报账,它涉及到会计管理和监督职能,可以了解和监督事业单位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可以保证国家财产、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具体措施包括:首先,需要事业单位配置专业的会计巡视员,要求其掌握会计基础知识,熟悉事业单位的会计职责,了解部门的工作范围,其巡视的范围包括会计法律法规的执行、会计账套的登统和归档,会计的报账和算账。其次,需要事业单位定时开展内部检查和评测,每年集中时间对于会计主管人员进行岗位职责检查,对其工作范围内的会计日记账、会计报表、会计档案进行专项检查,对评测结果及时进行公布,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二)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设置,提高人员素质

完善的会计机构体制和人员培训体系,是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保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合法有序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和单位内部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岗位要求,及时加强会计机构的科学建设,及时进行专业培训。

首先,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申请配置完善的岗位人员,加强对于会计管理机构、会计管理人员的合理规划和优化配置,明确各岗位的职权范围,加强会计主管人员的岗位管理。

其次,强化会计人员的素质建设,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事业单位需要组织会计人员定期参加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保证他们能够及时掌握市场经济的最新发展状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及时更新会计管理的理念和模式。此外,事业单位需要组织会计人员定时开展职业道德学习,加强自身的道德意识培养,提高对于工作的正确认识。

(三)健全事业单位会计审计体制,提高审计独立性

完善的会计审计制度是财务制度保障和公共财产保全的重要措施,在事业单位会计审计制度中,可以结合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两个方面共同进行。一方面,事业单位可以委托专业审计部门和会计事务所开展外部审计,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独立性,对于审计的结果及时向事业单位和社会进行公布。需要注意的是,在审计工作前,需要加强调查工作,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拥有全面的认识,才能保证审计方案符合事业单位需要。另一方面,需要事业单位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开展针对会计主管部门、会计主管人员的财务审计和资金审核,确保会计凭证制度、内部会计报表制度科学、合理,保证审计工作能够实现会计岗位的监管、内部稽核制度实施和各种舞弊行为的预防制止。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职能单位岗位职责的更新,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更加认真的对待。我国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需要对于会计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到事业单位内部的诸多不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会计工作合理有序地开展。

参考文献:

[1]罗富珍.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单位会计在财务处理方面的对比分析[J].时代金融,2014(24).

[2]莫豫玲.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内容的变化和创新[J].时代金融,2014(17).

[3]张力洁.行政事业单位推行管理会计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西部财会,2015(01).

(作者单位:单明燕,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中心;程晓梅,济宁市土地综合整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