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润心·清源·携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润心·清源·携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人曾经说:“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学校;一个不重视读书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可见,读书已不仅仅是摆脱平庸、增长智慧、陶冶情操的个人行为,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阶段是人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孩子们诵读一定数量的经典,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接触一些当代的优秀作品,从而贮存一定的语言和思想资源,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有责任让孩子们畅游书海,呼吸书香,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

如何指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呢?其策略主要有三。

策略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悄然间“润书”于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阅读动力,才能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

1.师生共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的确,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总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应是经典名著的普及者。为了尽可能将全体学生带动起来,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扎进书堆,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从推荐的内容入手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给他们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故事内容、人物性格。课后,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看这些书。每逢活动,还可以买一些名著作为奖品给学生,让他们接受更多优秀作品的熏陶,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

另外,利用自己的示范朗读带动孩子爱上阅读,朗读的最大优点是能再现文章的节奏和旋律,让孩子们能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所传达出来的美和感染力。

2.夸奖赏识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读书所得”的知识、能力及时肯定和鼓励,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最大动力。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柳树醒了》这一课时,提了一个问题:“在春天里,还有什么也醒了?”有位学生在座位上轻轻地说:“春天来了,细菌醒了。”尽管很轻,教师还是捕捉到了,请他说说自己的理由。他认真地说:“春天里,天气温暖潮湿,各种细菌就开始大量繁殖,像感冒病毒什么的……所以我认为春天来了,细菌醒了。”教师不住地点头,孩子们也极有兴趣。教师趁机鼓励:“这位同学把课外学来的知识运用到了课堂上,多棒!同学们也应该像他那样多看课外书,这样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一句简短的鼓励,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阅读的兴趣会很高。

3.亲子阅读

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时间还是校外,与父母一同分享。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影响。

我们要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孩子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激发孩子的读书欲望;建议家长双休日带孩子去书店等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多给孩子亲近书本的机会;平时要尽可能给孩子提供静心阅读的时间、空间和足够多的好书;为孩子建立温馨、舒适的读书角,建立一个家庭图书架;把书作为一种礼物,经常送书给孩子。当然,最重要的是建议家长加入到读书者的行列,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感受,共同进步。

策略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选择适宜课外读物,辨别“清源”活水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

1.思想健康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道德高尚的人谈话。”我们要教育学生读好书,使他们从好书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符合差异

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生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

3.有趣味性

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有兴趣的课外读物。

4.有一定的广度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告诫青少年:专看文学书不好,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也不好。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本阅读的不足。

策略三:“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生活中“携卷”而唱

学生有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挑选了有益的图书并不意味着教师取得了什么教育成果,让学生养成“手不释卷”的读书习惯则更为重要。

1.坚持早读

学校将早读作为学生到校“第一事”是学生养成读书习惯的“必修课”。清早,孩子们坐在明亮整洁的教室里,或大声诵读《三字经》《弟子规》,或潜心沉浸于《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或满怀好奇地翻阅《十万个为什么》……日子久了,习惯养成了。不读,则空虚;读,则充实、快乐、精神饱满。

2.合作阅读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合作起来,自由选择、自我决定,他们就会学到所需要的一切知识。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面及兴趣爱好,同时考虑性格等诸因素,可以将孩子分成若干读书小组,配合相应的读物,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就会达到一定的效果。

3.课余时间合理安排

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若能在课余自觉读书者,实当嘉奖。古人就有“读书三余”论,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如今,也有人归纳出“读书三上”论,即:车上、厕上、枕上。“三余”也好,“三上”也罢,提倡的就是读书精神和学习习惯。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当孩子们爱上读书时,当阅读成为他们一生的习惯时,我们的国民素质将发生根本改观。那是我们民族的福祉,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骄傲。